江西瑞昌第一中学上高三月考三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中消协消费维权主题为“新消费,我做主”即要树立“消费者优先”理念,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引导科学理性消费,提倡依法维权,让消费者主动做新消费的支持者。这折射出</p><p>①政府依法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我国人民的权利具有真实性</p><p>③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 ④中消协是维护公民权益的司法机关</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消协是社会团体,不是政府和司法机关,且材料涉及公民的经济权利,而不是政治权利,故题肢①④错误。从题干“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看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实现,体现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真实性,故题肢②正确;举办消费维权大会,让消费者主动做新消费的支持者,体现了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故题肢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2015 年11 月10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p><p>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p><p>材料二“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p><p>(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该如何做。</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②国家宏观调控是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④供给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p><p>(2)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中高端产品的生产。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技术创新。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p><p>【解析】</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本问,首先要注意经济活动的主体如国家、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等,然后围绕材料中关于“供给侧改革”的相关内容,可联系生产与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宏观调控、企业的地位等知识组织答案,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的有效对接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说明我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该如何做,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本问的关键是注意限制主体为政府,首先要回顾政府的知识点,包括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政府决策和接受监督等相关知识点。其次审材料,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确定具体知识:结合材料“面向低收入群体”“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能力相对较差” “源环境承载能力”“削弱了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联系政府的宗旨、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及政府的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职能,然后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