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6:49

届河南新乡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股权激励,是公司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公司用于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而实行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条件的给予被激励对象部分股份、股权等,使其与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有助于公司长期目标的实现。实施股权激励</p><p>①有利于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   </p><p>②有利于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p><p>③是公司调整经营战略的客观要求   </p><p>④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投资风险是由市场决定的,故排除;材料中的“股权激励”,实际上是公司通过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手段,故题肢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公司经营战略调整,故排除题肢③。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全球影响早已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p><p>材料一 2016年6月6日,习近平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提出,培育中美两国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 中美两国如果共同的朋友越来越多,那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必将越来越多,对话和合作必将越来越多,互相了解必将越来越深,矛盾必将越来越少,为两国和世界所做的贡献必将越来越大。</p><p>材料二 共同的经济利益是培育和发展两国共同“朋友圈”的重要基石。2015年,中美贸易额达5583.9亿美元,同比增长0.6%。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双方投资保持增长,截至2015年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6.6万个,实际投入774.7亿美元。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保持良好增势。美国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目的地。</p><p>中国已成为东亚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发展引擎。截至2013年,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额达到1.3万亿美元。中国的对外投资大多流向周边国家。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出口倍增计划” 重点实施对象、TPP谈判的多个成员都在亚太地区。</p><p>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为什么要提出“培育中美两国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p><p>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中美两国培育共同的“朋友圈” 所具有的有利经济条件。</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有助于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4分)便于两国沟通,增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避免战略误判。(4分)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4分)</p><p>(2)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且发展态势良好。(4分)美国是中国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重要对象,两国都是促进彼此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5分)亚太地区足中美两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流向地,中美加强合作符合双方经济利益。(5分)</p><p>(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为什么要提出“培育中美两国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材料中的“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必将越来越多,对话和合作必将越来越多,互相了解必将越来越深,矛盾必将越来越少,为两国和世界所做的贡献必将越来越大”,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可以从符合两个共同利益的角度分析说明;然后可以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角度分析说明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最后可以从我国外交宗旨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中美两国培育共同的“朋友圈” 所具有的有利经济条件,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设问中要说明的所具有的共同的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中的共同的经济利益是培育和发展两国共同“朋友圈”的重要基石可知,下面的论述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进行的。具体说来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双方互为贸易伙伴而且发展势头良好;二是彼此是重要的投资国,对各自的经济贡献大;三是亚太地区对各自的意义都很大。</p><p>【解析】</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河南新乡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