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云南民族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P2P金融是指借助电子商务弩业网络平台实现的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为2595家,但当月新增问题平台106家,这其中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选择跑路、停业的平台愈八成,下列对P2P金融的认识正确的是</p><p>①扩大了人们的投资渠道,利于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p><p>②为借贷双方搭建了资金交易平台,提高了融资效率</p><p>③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带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p><p>④投资者廊兼顾投资的吲报率和风险性 </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P2P金融指不同的网络节点之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指个人),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款。这种金融平台的积极意义在于为借贷双方搭建了资金交易平台,提高了融资效率;有利于投资者廊兼顾投资的吲报率和风险性。故②④入选。①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③选项提高资金利用率表述错误,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打造众创、众包、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包容多方面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这一政策能够</p><p>①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p><p>②助推小微企业的成长</p><p>③体现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重视 </p><p>④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p><p>A.①③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不是非公有制经济。④选项错误,政府打造平台实现多方面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没有直接影响,故排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助推小微企业的成长;这也体现了体现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重视。故②③入选。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某地根据风能、太阳能在昼夜和季节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的特点,把独立的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组合为风光互补发电,有效克服各自缺陷,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这一做法</p><p>①创造了新的联系 </p><p>②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p><p>③说明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p><p>④表明实践是自觉能动的活动</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够随意创造联系。题目中没有说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故排除③。题目中,某地根据风能、太阳能在昼夜和季节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的特点把独立的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组合为风光互补发电,有效克服各自缺陷,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也表明了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故②④入选。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热词亮点,“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强调,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这表明</p><p>①我国政府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逐步减少权力</p><p>②我目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p><p>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p><p>④政府审慎用权,自觉接受监督</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能随意的减少或增加。④选项强调了政府要接受监督问题,与题意无关。题目中,,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这表明我目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国家性质。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国内外两个发展大局,把握新时代发展新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新蓝图。这反映了</p><p>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p>②社会意识有直接现实性</p><p>③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p><p>④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p><p>A.①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故排除。题目中没有谈到意识的特点,故排除④。23.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国内外两个发展大局,把握新时代发展新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新蓝图。从唯物史观上看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员全部脱贫。我国加强扶贫脱贫工作</p><p>①意味着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p><p>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p><p>③属于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表现 </p><p>④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要求</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我国加强扶贫脱贫工作,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员全部脱贫,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要求。故②④入选。①选项是对题目的简单重复,排除。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蒿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物质。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依据我国古代文献,用沸点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抽取青蒿提取物,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屠呦【1】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提到的青蒿让屠呦呦找到了方向,但提取物药效并不明显;东汉葛洪著《治寒热诸疟方》中提到的“绞汁法”,使其再受启发,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从而避免了青蒿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而大获成功。这一过程说明</p><p>①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p><p>②创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继承和突袭</p><p>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p><p>④表明人们根据实践需要建立新的联系</p><p>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p><p>【2】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抑制疟原虫的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屠呦呦再次翻阅我国古代文献,发现有文献记载青蒿里有青蒿汁,但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高温煎熬法不同。对青蒿素的认识</p><p>①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p><p>②表明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p><p>③是在反复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p><p>④表明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p><p>【1】D </p><p>【2】B</p><p>【解析】</p><p>【1】①选项表述错误,事物的发展是受规律的制约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不能够起决定作用,故排除。④选项错误,人们不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题目中,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从而避免了青蒿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而大获成功。这一过程说明创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继承和突袭,也说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②③入选。</p><p>【2】题目中“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抑制疟原虫的效果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后来发现了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高温煎熬法不同说明了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种真理性的认识是一种反复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故②③入选。①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④选项表述错误,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拥抱分享经济。</p><p>材料一:生活中的闲置品超乎我们的想象,据统计,一辆小轿车每天平均的闲置时间有23小时,小区停车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空着的……分享经济应时而生,“不求拥有,只求使用”成为了新潮流。以下是分享经济的几个典型场景:</p><p>将自家的空闲车位在网络平台上登记,安装好智能共享车位锁,需要停车的司机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在地图导航下准确找到车位,停车结束后,费用自动结算。</p><p>在网络平台申请成为顺风车司机,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打开平台的应答系统,顺路搭载一位乘客,路上有人可以聊聊天,搭乘结束后,通过网络收取一定的费用。</p><p>外出旅游时不选择传统的酒店,而是通过网络平台预订,住进当地人家里,享受本土化生活,房主也可以赚取收入。</p><p>材料二:   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的方式,转而在互联网上寻找商品分享服务。但新的烦恼也产生了,税务部门指控短租房东没有交税,交通管理部门认为私人专车是非法运营,消费者担心网络另一边的陌生人不可信,分享经济中的劳动者发现自己将缺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p><p>(1)阅读材料,描述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一般情况下,环保主义者、出租车公司老板和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是否都乐于拥抱分享经济?从经济学角度说明理由。</p><p>(2)当创新的速度超过了监管的能力,政府如何面对这一挑战?</p><p> </p></div></div>
<div><p>【答案】(1)(14分)特征: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支持、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大众参与、低交易成本等。(4分)分享经济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满足需求,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环保主义者会乐于拥抱分享经济。(4分)分享经济会增加市场的供给,给传统产业带来冲击,挤占出租车公司的市场,影响企业经营,给出租车公司老板带来挑战。(3分)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不太善于使用互联网技术(数字鸿沟),会感到不便利,或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不容易参与。(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p><p>(2)(12分)政府既要为创新提供保障,又要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使好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完善法规制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3分)完善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保障消费者权益。(3分)完善税收征管,避免税收流失。(3分)将分享经济的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其合法权益。推动分享经济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3分)</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描述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一般情况下,环保主义者、出祖年公司老板和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是否都乐于拥抱分享经济?从经济学角度说明理由。首先,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分享经济其特征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支持,能够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二是大众参与降低交易成本。其次,考生需要根据分享经济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说明环保主义者、出祖年公司老板和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是否都乐于拥抱分享经济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其主体涉及到三类人,要求考生一一做分析。比如对环保主义者来说,分享经济能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他们会赞同,但是对出租车公司的老板来说会对他们公司增加竞争,因而他们不愿意这样的局面出现,故不会赞同,第三类人就是老年人他们的上网技术可能会受到限制,故他们不易参与。</p><p>(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当创新的速度超过了监管的能力,政府应如何面对这一一挑战。本题中主体是政府,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从政府的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首先,作为政府而言既要管理又要服务,即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完善法规制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其次,政府在社会化信用制度建设方面、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方面都要有所作为。第三,政府可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进行,比如完善税收的征管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 孔于思想不仅承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同时也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中英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孔子》于2016年元旦在央视播出。</p><p> 该片以孔子的故事为切入点,为解决讲好孔子故事的难题,办法之一就是到民间去,到现实中去,让生活在儒学氛围里的中国人来诠释活着的儒学;聘请知名海内外专家,特别是外国专家,对孔子和儒学进行解读,是本片的又一个特点和优点;面对现实,追随时代,是本片的第三个对策。</p><p>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纪录片《孔子》的拍摄过程中,中英创作团队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不断的交流、切磋、磨合中圆满完成了该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l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p><p>(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能够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p><p>(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让孔子的故事和他“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p><p>(3)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合这句话,就我们如何学习提两条合理的建议。</p><p> </p></div></div>
<div><p>【答案】(1)(12分)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存在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4分)②世界各国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存在斗争性。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他们又存在同一性。(4分)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各国着眼于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分歧,加强沟通与合作,以推动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4分)</p><p>(2)(10分)①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对孔子及其“和而不同”的思想加以批判继承,并注入符合当代时代主题的新元素,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②创新“和而不同”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在实践中践行“和而不同”思想,提升其影响力。(2分)③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2分)④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p><p>(3)(4分)①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态度。②虚心好学,有海纳百川的胸襟。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④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每条2分,答出任意两条给满分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能够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的角度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明确统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然后从世界各国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体现出矛盾的统一性;同时,世界各国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存在斗争性。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既对立有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于东变化发展。</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让孔子的故事和他“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要让他的故事与思想得到其他国家的人们的理解与赞赏首先要增强对自己本民族这些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并注入符合当代时代主题的新元素,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其次,要充分运用文化传播的手段,提升其影响力,最后,我们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p><p>(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就我们如何学习提两条合理的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