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重庆第八中学高三上政治定时训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p><p>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p><p>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p><p>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p><p>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干中某农牧区牧民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②中完整地保护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此项高效照明产品的财政补贴支出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这说明</p><p>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p><p>②税收是国家职能实现的物质基础</p><p>③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p><p>④财政有利于实现经济平稳运行</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S省高效照明产品的财政补贴支出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说明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因为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国家职能实现的物质基础,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强调财政的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S省开展2016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500万个最高可享受50%财政补贴的节能灯在全省开售。这表明财政</p><p>A.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p><p>B. 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p><p>C. 是我国税收的最普遍的形式</p><p>D.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S省开展2016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500万个最高可享受50%财政补贴的节能灯在全省开售,表明财政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故B正确;题干未体现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故AD不符合题意;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C表述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天宫一号”突破和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天宫二号”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就</p><p>①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变革社会规律的能力</p><p>②丰富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宇宙空间的梦想和实践</p><p>③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意识活动的创造性</p><p>④说明了意识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①说法不对,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说变革。题干中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到“天宫二号”的验证和应用,再到空间站的建设,这些成就的取得丰富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宇宙空间的梦想和实践,进一步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不对,意识的能动性是可靠保证的说法不对。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回答下面两题。</p><p>【1】该指数过高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的原因是</p><p>①发生物价不断上涨,造成经济不稳定 </p><p>②央行增加货币发行,造成货币供应紧张</p><p>③生活成本提高,手中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p><p>④生活成本降低,手中金钱价值便随之上升</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2】如果面对CPI指数的上升,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p><p>①减少财政的支出 </p><p>②提高税率</p><p>③降低生产的规模 </p><p>④严格控制生活用品出口数量</p><p>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p><p>【1】B</p><p>【2】B</p><p>【解析】</p><p>【1】消费者物价指数过高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发生物价不断上涨,造成经济不稳定,消费者生活成本提高,手中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①③说法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央行增加货币发行。④说法不对,依据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含义可知,消费者物价指数过高升幅,说明消费者生活成本提高,不是生活成本降低。故本题答案选B。</p><p>【2】</p><p>面对CPI指数的上升,政府可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有效措施是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税率,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①②说法符合题意。③中降低生产的规模、④中控制生活用品出口数量的说法均不对。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曾在电光源照明时代占据主角的白炽灯,逐渐被工作电压低、功率消耗低、色彩丰富、环境污染小的LED灯取代。由此可见</p><p>A.人的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p><p>B.人的意识促进事物不断向前发展</p><p>C.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p><p>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创造出世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说法不对,人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说法不对,人的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不断向前发展。题干中LED灯取代白炽灯,说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C说法符合题意。D本身说法不对。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诚信三冬暖,失信三伏寒,要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这就需要</p><p>①国家加大对造假、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p><p>②企业经营者遵循诚实信用原则</p><p>③消费者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p><p>④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决定性作用</p><p>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要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需要国家加大对造假、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需要企业经营者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需要消费者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说法不对,国家宏观调控不起决定性作用。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p><p>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p><p>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p><p>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p><p>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都属于再分配,且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扩大财产性收入属于再分配,但不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公布食品安全新国家标准,明确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加工辅助剂等2314个品种限量值及使用范围。这一做法的经济学依据是</p><p>A.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消除市场调节的缺陷</p><p>B.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p><p>C.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p><p>D.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干主要强调国家公布食品安全新标准,出台标准完善了食品生产的规则,说明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B说法符合题意。A中“消除”的说法不对。C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D说法不对,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之一。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要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农业近3万亿,年均增幅超过23%。这说明</p><p>A.3万亿元属于经济建设支出 </p><p>B.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p><p>C.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p><p>D.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干中为做好“三农”工作,“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农业近3万亿,3万亿元属于经济建设支出,A说法符合题意。B中国家政权、C中改善人民生活、D中社会公平,材料均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经过清理,废止《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对25件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放开215个行政审批事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样做</p><p>①是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资源配置 </p><p>②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p><p>③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p><p>④意味着要削弱政府的职能,强化市场的作用</p><p>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国务院修改行政法规,放开某些行政审批事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说明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是说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不是运用行政手段。④中削弱政府职能的说法不对。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现在已经完成。之所以进行这一改革,是因为增值税</p><p>①是对经营收入征税 </p><p>②可避免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p><p>③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p><p>④可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p><p>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国之所以进行营改增试点的改革,是因为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生产的专业化,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发展生产,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不对,营业税是对经营收入征税。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近几年,我国连续打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的组合拳。这些举措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监管、通过实施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实现城乡全覆盖;稳定物价、并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对家电消费进行补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打击市场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各种举措多管齐下,相互配合协调,居民消费需求日渐升温。</p><p>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措施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监管、通过实施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3分)②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措施可以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高未来收入预期,能够促进当前的消费。(3分)③价格影响消费。稳定物价,并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对家电消费进行补贴,可以提高居民购买力,刺激消费。(3分)④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整顿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消费。(4分)</p><p>【解析】此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措施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解答时,仅仅围绕材料中的措施提炼信息,回扣教材知识,说明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具体可从:影响消费的因素、价格影响消费、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精心组织答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p><p>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和谐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说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每点4分)</p><p>【解析】此题设问明确,知识限定具体“意识的能动作用”,围绕的问题是和谐文化的认识,属于体现类的题。解答时,首先分析材料中“对和谐文化的认识”,逐一对应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面展开,具体作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