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6:10

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9月,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0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三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5.00%,股市整体依然低迷。根据上述情况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可取的投资方式有(  )</p><p>①存入部分资金到银行获取利息 </p><p>②购买一定的国债,因为风险小</p><p>③大量买进股票,等待股票上涨 </p><p>④购买基金,无需承担风险</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中强调了股市整体依然低迷,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00%,所以对于投资者的启示是存入部分资金到银行获取利息,同时三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5.00%,所以要购买一定的国债,因为风险小,①②正确,选A;③错误,股市低迷,风险较大,不易大量买进;④错误,基金也是有风险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与该商品相关联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下列图示(Py表示Y商品的价格,Qx表示X商品的需求)对商品关联性的标注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93e81840/SYS201801021813316092806477_ST/SYS201801021813316092806477_ST.001.png" width="301"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减少,二者为正相关;若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二者为反相关;若二者为无关商品,则一种商品的价格升高,另一种商品需求不变,依据以上内容可知,A表述正确,其它选择表述错误。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p><p>①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p><p>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p><p>③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p><p>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p><p>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客观唯心主义者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这些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表明这些人的行为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②正确;“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者,③正确;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①错误;④错误,唯心主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辛弃疾的《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p><p>A. 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p><p>B. 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主观反映</p><p>C. 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p><p>D. 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是这种反应是一种能动的反映。材料中“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体现了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选B;A不选, 意识不是人脑自生,而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不选, 因为任何意识的产生都要通过实践;④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p><p>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价值。</p><p>(2)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26.(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珠算申遗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4分)②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珠算申遗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4分)</p><p>(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4分)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古代日益发达的经济活动,推动了珠算的出现。(4分)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4分)(如只答原理不结合材料,该要点不得分)</p><p>【解析】(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考生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价值,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要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来分析。首先设问中提到了珠算申遗,所以考生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珠算申遗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其次,珠算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表现,珠算申遗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所以考生从传统文化的特征来分析即可、</p><p>(2)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考查实践和认识关系,要求考生分析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 创新驱动部分国家R&amp;D(研究与开发)经费占世界比重注:2014年,我国全社会R&amp;D投入占GDP的2.1%,其中企业支出占76%以上,而发达国家的R&amp;D投入占GDP的3%到3.5%。</p><p>材料二 2016 年9 月15 日22 时04 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 顺利奔赴太空,尽管起步晚,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航天事业: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 校和社会团体等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鼓励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保持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系,开启了我国航天新时代。</p><p>(1)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p><p>(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开启航天新时代。</p><p>&#xa0;</p></div></div>
<div><p>【答案】27.(1) (5分)①材料一说明,与2000 年相比,2013 年中国R&amp;D 经费占世界比重大幅度提高,(1 分)超过部分发达国家,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1 分)②2014 年企业已成为我国投入的主体,(1 分)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1 分)但我国全社会投入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1 分)</p><p>(2) (12分)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不断优化在航天技术创新中人财物的配置。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建立多元化航天投资体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释放活力。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④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充分发挥以企业为主体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每点4 分,任意3 点即可给满分)</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回答本类试题,要注意对材料的信息进行概括与总结,并对材料中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与2000 年相比,2013 年中国R&amp;D 经费占世界比重大幅度提高,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4 年企业已成为我国投入的主体,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我国全社会投入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p><p>(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开启航天新时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 校和社会团体等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体现了要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强调了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建立多元化航天投资体系;“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体现了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系”体现了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充分发挥以企业为主体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