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天津宝坻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湖北省政协调研组赴宜昌、恩施,采取“暗访”和“突击检查”的方式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中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政策落实情况等方面开展专项检查。下列活动中,政协履行的职能与其一致的有( )</p><p>①全国政协就“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重点提案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踪</p><p>②政协委员参加卫计委专项督导组督导检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落实情况</p><p>③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主题建言献策</p><p>④全国政协召开“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材料的专项检查属于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全国政协就重点提案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督导检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落实情况属于民主监督职能,①②正确;政协的建言献策属于参政议政,召开“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属于民主协商职能,③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月26日,“潮源诚信认证系统”正式上线。此系统旨在督促电商和生产者提高商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生产者而言,提高商品质量有利于( )</p><p>①顺利实现商品价值 </p><p>②优化消费者的消费结构 </p><p>③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p><p>④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商品质量高,可以使商品顺利地卖出去,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有助于树立生产者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①④正确。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与商品质量无关,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诗句。下列对这些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p><p>①道经坦途常遇覆,慎迈危辙则常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p><p>②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p>③天下大势循法则,蝗臂当车不自量——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p>④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要看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矛盾、联系、规律以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②体现的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联系的观点,因此错误;③强调的是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也是错误的。①④对应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门前的小河里有鱼,山上的林子里有鸟,青瓦白墙的小屋冒着炊烟,邻家大伯的笑脸透着和善……”这是文人笔下对故乡的思念和儿时美好的回忆。</p><p>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针对城市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某地区想方设法建设新农村。该地充分借鉴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成功经验,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并派专人深挖历史古韵,延续古风民俗,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同时,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建设村级文化综合阵地,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p><p>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该地做法。</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该地区面对实际,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体现了这一点。(3分)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地充分借鉴了试点县的成功经验。(3分)③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坚持抓主要矛盾,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3分)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措并举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3分)</p><p>【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观点,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阐释问题的能力。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较广,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分析该地的做法,属于体现说明类题型。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准确概括总结材料中该地的做法,然后调动矛盾观的相应原理结合材料说明。“该地区面对城乡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建设新农村”体现矛盾具有普遍性,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借鉴试点县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确定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体现了抓主要矛盾;“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