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4:44

届广东罗定实验中学高三11月考文科综合政治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研究表明,秦汉以前,长江中下游以南至台湾、海南及东南亚,都广泛分布着古越人。闽西地处山区,是古越人居住的重要地带,闽西出土的这些文物,证明了古代闽西越人与台湾古越人属同种、同源和同文。这与台湾古越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表明(     )</p><p>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p><p>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台湾文化融于中华文化之中</p><p>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p><p>④特定的文化环境对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p><p>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表明台湾古越人与大陆在许多方面有联系,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这也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对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故题肢①④符合题意;题肢②观点错误,台湾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它与中华文化之间是个性与共性.叶与根的关系,台湾文化只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故排除;题肢③观点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强制的,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反映我国2013~2016年宏观经济状况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走势图,从长远来看,PPI的不断下滑对生产的影响传导合理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77e35d63/SYS201801021826420318322000_ST/SYS201801021826420318322000_ST.001.png" width="496"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①居民的购买力提高     ②工业产品价格下降     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⑤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⑥企业营利能力减弱</p><p>A. ②→⑥→①→④   B. ③→⑤→⑥→②    C. ②→⑥→⑤→③   D. ②→③→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从短期看,PPI下滑好像有利于消费,但是上述材料中要求的是从长远来看,PPI的不断下滑对生产的影响,因此PPI下滑首先是减少企业的利润,然后导致规模缩小,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的排序是②⑥⑤③,故故本题答案选C。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北京申办2020年冬奥会的三大理念——“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与《奥林匹克2022议程》高度契合,也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可。这三大理念</p><p>①是北京申办冬季奥运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p><p>②是激发我国全民参与健康运动的根本动力</p><p>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价值追求</p><p>④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理念是一种意识,意识不起决定作用,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理念不是激发我国全民参与健康运动的根本动力,故排除。题肢③④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习近平对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同3国领导人和3个区域组织负责人深入会谈交流,此访共签署52项合作文件,习近平主席此次历史性的中东之行是一次成功的深化传统友好之旅、谋求合作共赢之旅、促进地区和平和解之旅、推动各国和平与发展之旅。中国重视与沙特、埃及、伊朗的合作,原因在于(     )</p><p>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p><p>②沙特、埃及、伊朗3国是我国的最大地区贸易伙伴</p><p>③中国与其积极合作有利于发展互利共赢伙伴关系</p><p>④“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p><p>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肢②观点错误,沙特、埃及、伊朗3国并不是我国最大地区贸易伙伴,故排除;中国重视与3国的合作,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中国与3 国积极合作有利于发展互利共赢伙伴关系,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④观点错误,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不是引进来和走出去,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    2015年12月1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拥有“智慧小镇”之称的乌镇举办-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p><p>    材料一  “互联网+”颠覆式传承传统文化</p><p>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今天,必然伴随软实力的输出。纵观内地传统文化,可以用“ 漠视 、争议、脱节”总结现状。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应该从不变中求变,人们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更期待互联网给传统文化持续的生命力和更强的适应性。</p><p>    材料二  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圈”战略</p><p>    中国是整个全球互联网竞争最残酷的市场之一,任何一个行业刚刚出现的时候,竞争越残酷、越充分,对整个行业发展越好,因为有竞争才会有更多的创新;互联互通是要消除恶性竞争,在竞争中找到积极的、互相学习的地方,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 发展。未来的互联网在竞争中走向竞合。</p><p>    材料三  网络改变世界,科技成就未来</p><p>“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是精准把握互联网规律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理念;新提“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则彰显出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依法治网关乎世界安全,人类利益超越彼此分歧,平等、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乌镇就像太平洋上那只蝴蝶,正在扇动翅膀,引领一场更广地域、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与经济转型;互联网自普及以来,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就互联网话题展开国际磋商、平等交流、互惠合作的平台。互联网所具备的开放性,注定网络“共享”必然事关全球,中国一直是推进全球互联网“共治”的践行者;中国互联网发展离不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互联网发展更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应该从不变中求变”的理解。 </p><p>(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对“未来的互联网会在竞争中走向竞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p><p>(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或哲学知识,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两条建议。</p><p>(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合乎逻辑。②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简要分析、论证。③术语规范,语言精练。)</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中国经济崛起的 今天,我们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力量,因而在文化传承中,不能改变传统文化本来的精神。②当今时代是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推动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③传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需要借助互联网为载体,互联网又能给予传统文化持续的生命力和更强的适应性。</p><p>(2)①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②从对立中发现和利用同一。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要避免恶性竞争,在竞争中找到积极的、互相学习的地方,通过相互合作,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③从同一中发现和利用对立,各行业竞争越残酷、越充分,才会有更多的创新,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因此,除了竞争,未来的互联网会走向竞合,而且合作的机会会更多。</p><p>(3)生活与哲学角度:①联系是普遍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国互联网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立足整体,搞好部分。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担当。(若答系统优化方法,可斟情给分)</p><p>文化生活角度: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在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传播。②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利用网络,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p><p>【解析】</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应该从不变中求变”的理解,属于理解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然后考生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当今时代是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推动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需要借助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对“未来的互联网会在竞争中走向竞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属于辨析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对立统一关系的原来,然后考生可以首先分析说明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然后分析说明其关系。最后可以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p>(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或哲学知识,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两条建议,属于开放类型的解答题。考生提出的建议只要符合观点紧扣主题,合乎逻辑、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简要分析、论证、术语规范,语言精练的建议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   材料一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通过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等方式,促进经济供给能力的提升,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惯性作用下,一些重化工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同时存在着结构性的有效供给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产能过剩,很多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一些进口产品受到国内消费者追捧。例如去年“双十一”,澳洲奶粉、日本马桶盖、韩国化妆品、美国手机等都在最畅销的“海淘”商品中名列前茅。供给侧的滞后造成当前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而且满足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能力也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p><p>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有两大关键点:一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要通过减税切实减轻企业、居民税赋等措施,释放供给活力;二是简政放权。这就要求政府切实做到是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公平竞争的有效监督者,改革的推动者,并在系统性风险 冒头时果断加以应对。</p><p>(1)分析材料一中供给侧改革体现的经济生活依据及改革根本目的。</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1)依据:①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p><p>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并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p><p>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激励创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p><p>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政府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改善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化解过剩产能, 使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p><p>根本目的: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p><p>(2)①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p><p>②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简政放权,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p><p>③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减轻企业、居民税赋,释放供给活力。</p><p>④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营造公平竞争环境。</p><p>【解析】</p><p>(1)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一中供给侧改革体现的经济生活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考生首先根据材料,分别从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生产决定消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对于后一问改革根本目的是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设问主体是政府,然后考生可以吃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广东罗定实验中学高三11月考文科综合政治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