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3:25

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区附近要建造一座变电站,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引起争议。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就此问题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以下举办听证会的步骤,你认为合理的是:</p><p>①将同学分成小组,各组分别准备资料</p><p>②依据所争议问题,确定听证会的主题</p><p>③根据各组发言情况,听证会主持人总结</p><p>④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组代表陈述观点</p><p>A. ①&#xa0;→③→②→④</p><p>B. ②→①→④→③</p><p>C. ③→②→①→④</p><p>D. ③→①→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举办模拟听证会,应先确定听证会的主题,再将同学分成小组,各小组分别准备相关资料。小组资料准备完毕后,可召开模拟听证会。模拟听证会上,按照相关程度,各组代表分别陈述观点,最后根据各组发言情况,听证会主持人进行总结,故合理的步骤应为②→①→④→③,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在“二十四节气”的主题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有道理的是:</p><p>① “春夏秋冬雨露霜雪”,二十四节气是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p><p>②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三朝赏牡丹”,二十四节气是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我们应该尊重</p><p>③ 文化具有继承性,二十四节气作为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世代相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p><p>④ 俗语说“冬至大如年”,但现在很多节气讲究都没有了,只有饮食习俗传了下来,北方吃饺子,南方好多地方吃汤圆,说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更持久</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三朝赏牡丹”,二十四节气是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的表现,而不是规律。④选项错误,此观点说明了不同地域人们的传统习俗不同。故排除法①③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曲线图中,养老服务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不考虑其他因素),E点会向E′点方向移动。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359093689982_ST/SYS201801021840359093689982_ST.001.png" width="97"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359093689982_ST/SYS201801021840359093689982_ST.002.png" width="84"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359093689982_ST/SYS201801021840359093689982_ST.003.png" width="91"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359093689982_ST/SYS201801021840359093689982_ST.004.png" width="76"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全面放开养老市场后,养老市场相关商品和服务的供给量会增加,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因为不考虑其他因素,养老市场相关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视为不变,需求曲线D不变化。符合这一要求的图像只有B,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小羊的“想法”:有阴影陪伴我的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启示我们:    &#xa0;</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360968884345_ST/SYS201801021840360968884345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①要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即真理性认识</p><p>②要正视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p><p>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p><p>④正确对待矛盾,一分为二地看问题</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着眼于全局的认识未必就是真理性认识,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①不选;虽然劳动很累,但也有明亮的阳光相伴,这启示我们要正视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②正确;价值判断是否正确有客观的判断标准,③错误;既要正视“阴影”,也要看到随阴影而来的还有“阳光”,这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矛盾,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部《从湘江到遵义》的话剧,引起极大反响。在话剧结尾时,那些革命英烈们在舞台上大声发问:“我们为之奋斗的梦想实现了吗?共产党人有没有忘记当年对老百姓的承诺?……还有人愿意为信仰付出一切吗?!”面对这些发问,中国共产党应(   )</p><p>A. 完善对权力机关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p><p>B. 强化对党员的宣传教育,履行好各项职能</p><p>C. 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p><p>D. 从严治党,代表人民更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完善自身建设的相关知识。面对材料中的发问,中国共产党应加强自身建设,而不是完善对权力机关的监督,A项不选;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B项错误;面对发问,中国共产党应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C项正确;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中国共产党不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D项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缩影。社科院编纂的《中国语言地图》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区、粤语区、吴语区、客语区、闽语区等10区,各方言区内部还可再细分。但如今,会讲  方言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一些地方尝试方言文化进课堂的活动,希望让学生对本土方言有更多的了解,最适合解释这一现象的是:</p><p>A.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p><p>B. 文化塑造人生</p><p>C.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D. 传承优秀文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方言文化进课堂,让学生对本土方言有更多了解,这是对本地区方言文化价值的肯定,这体现了要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A项正确;优秀文化塑造人生,B项说法不正确;材料中只是体现要对本地区方言文化进行保留与传承,没体现方言文化在交流中传播,C项不选;方言文化并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课时,政治阚老师举例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抓问题要抓到点子上。说明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这个例子中牵牛要牵牛鼻子是为了着力解决:</p><p>A. 绳子与牛的矛盾</p><p>B. 人与牛鼻子的矛盾</p><p>C. 人与牛的矛盾</p><p>D. 绳子与牛鼻子的矛盾</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牵牛要牵牛鼻子是指人牵牛时要牵牛鼻子,才能使牛听话、服从,牵别的地方就起不到这样的效果。故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的是人与牛的矛盾,C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下图所示,假如“企业”代表社会总供给,“公众”代表社会需求,“进水口”代表政府宏观经济政 策,“出水口”代表公众储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企业”>“公众”时, 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365812752812_ST/SYS201801021840365812752812_ST.001.png" width="222"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有效供给</p><p>B.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实现“企业”和“公众”总量平衡</p><p>C. 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p><p>D. 从“进水口”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保持管道中流量的稳定</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增加有效供给应是企业做的事,不是政府可采取的措施,A项不选;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不利于消费需求的增加,无法解决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问题,B项不选;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能有效解决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问题,C项正确;缩小生产规模是企业做的事,不属于政府应采取的措施,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p><p>  材料一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363155784192_ST/SYS201801021840363155784192_ST.001.png" width="516"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注:根据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了维护经济的稳定,欧盟各成员国的赤字率原则上不能超过3%。目前世界上相当一部分国家仍在用这一标准来衡量财政状况。</p><p>材料二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对于2017年财政支出,本次会议提出三大要求: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有权威媒体将此次会议的财政政策导向概括为:减税增支并重,营改增继续落实,减税效应扩大,个税改革有望突破。“更加积极有效”将成为2017年财政政策的关键词。</p><p>(1)解读材料一中的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2017年我国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效”的理解。</p><p>(2)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谈谈2017年“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p><p> 材料三  财政专家L说,不少人担心中国财政赤字率达到3%的所谓“国际警戒线”存在风险,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3%的标准是欧盟成立时的财经纪律,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当今的中国,并十分不客观。各国确定赤字率警戒线应当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债务余额、财政政策取向,及国际经济形势等情况综合考虑。</p><p>(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专家L在此段论述中坚持了何种思想方法,并且是如何运用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1)2013‐2016年,我国中央及地方财政赤字和赤字率逐步增加,赤字率触及国际通行预警标准;&#xa0;但相比欧美部分国家,我国财政赤字率仍处于较低水平。&#xa0;更加积极:表明我国将继续采取以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更加有效:表明我国将更加注重财政在保障民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降成本)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等方面发挥针对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避免财政风险。&#xa0;</p><p>(2)&#xa0;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解放发展生产力;&#xa0;有利于实现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改革税制、稳定税负、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xa0;</p><p>(3)该专家在此段论述中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的思想方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来看待赤字率衡量标准。&#xa0;既看到了与赤字率标准相关的各种因素,又将赤字率标准的过去和现状联系起来考察;既看到了在不同经济体制下,赤字率标准的根本性质的不同,又抓住了赤字率标准变化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p><p>【解析】本题以2017年我国的财政政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经济学常识》《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财政政策、财政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唯物辩证法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比较两张图表,考生可得出2013-2016年,我国中央及地方财政赤字率增加并触及国际通行预警标准,但与欧美国家比,赤字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结论。材料中我国提出将采取减税增支并重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这会刺激社会总需求,使我国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国家提出财政将在“保民生,降税负”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将视实际情况适度扩大支出,这将使我国的财政政策更加有效。考生从这几个方面解读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即可。</p><p>(2)本问的回答考生可从此财政政策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实现科学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等方面进行说明。</p><p>(3)材料中财政专家看到了赤字率警戒线与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债务余额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关系,这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财政专家认为不能用欧盟成立时的财经纪律来衡量当今时代的中国赤字率,这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中财政专家认为确定赤字率警戒线既要注意到国外的经济形势,又要分析好国内的经济状况,这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冒险网络游戏《重走长征路》根据长征的历史细节改编,玩家扮演一个普通的小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要不断做出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人物命运。相比一刀直升999级的网页RPG,《重走长征路》(http://m.66rpg.com/h5/739733)的 画面土土的一点儿不酷炫,反而倒显得挺真诚。游戏背景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苏区岌岌可危:你可以选择长征或其他支线剧情,比如留着跟陈毅、项英打游击,不过那更凶险;在路上你随时遭遇敌军的围追堵截,记住千万不能冒进,也不能太怂,否则就错失了机枪打飞机的立功机会;一味顾及自己的性命,不肯为他人牺牲,是不可能活下去的,比如被空袭时只顾自己隐蔽,仍然会被驮物资的驴子暴露目标而造成全员牺牲;但如果你每次都争着打头阵,一不留神就会“光荣”了。你得随时斗智斗勇,兵不厌诈,才配得起国军张师座那句“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的名言……</p><p>    【玩家感悟】</p><p>    ID:马哈鱼的星星之恋——都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战士,很难想象当时他们是怎么坚</p><p>持下来的,再反观我自己现在面临的那些问题,真的都不算什么了。&#xa0;</p><p>    ID:吥喓ソ哭☉著 ◇說ァ後悔ㄨ——我用了50多条命才通关,可当年红军的命可只有一条……</p><p>    ID:独立团团长首席司号员——主旋律游戏,生死与共,厉害了我的团!</p><p>(1)结合“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所理解的长征精神是什么。</p><p>(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款网络游戏的《文化生活》价值。</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是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突出表现,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xa0;</p><p>  (2)《重走长征路》以游戏的方式(营造环境)引导人们体会长征精神,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xa0;《重走长征路》以游戏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了文化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更好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p><p>【解析】本题以人们对《重走长征路》这一游戏的感悟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民族精神、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创新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结合教材知识,考生可得出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突出表现,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p><p>(2)结合材料及教材知识,回答本题,考生可从《重走长征路》以游戏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我们的人生,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文化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角度进行回答。</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来,“共享单车”开始风靡街头,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橙色。“共享单车”结合互联网的创新模式、针对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凸显了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的社会效益。“最后一公里” 原意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xa0;,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最后而且善始善终重视末端、重视细节、重视衔接。近年来,“最后一公里”概念逐渐被一些行业使用, 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实生活中,你有哪些“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体验和认识?请列举一个事例,并提  出一条相应的解决办法及这个解决办法在《思想政治》学科中的一条理论依据。(“共享单  车”及举例除外)</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357999740059_ST/SYS201801021840357999740059_ST.001.png" width="544" height="2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开放性试题,事例、办法、依据各2分。酌情给分。</p><p>【解析】本题以“最后一公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要求我们列举生活中的一个“最后一公里”的具体实例并运用相关理论来说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试题开放性极强,要求学生对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和感悟,同时又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首先要例举出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最后一公里”的一个具体实例,如考生可例举生活中学习什么技能遇到了“最后一公里”的困难,学习中学习什么科目和具体知识遇到了“最后一公里”的困难。最后要阐述自己是如何解决的,并结合解决的措施提出解决办法的理论依据。</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作为传统习俗,花灯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对于花灯经营户而言,商机不可错过;但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若放任花灯经营户随意摆摊,无疑会给市容市貌带来不小的影响。是堵,还是疏?一道考题摆在了城管面前。堵,省事;疏,需要做大量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丁酉年元宵节,如皋城管部门集中办理元宵灯市便民服务点,专门绘制了元宵灯市平面示意图,设置了23个花灯经营临时摊位,方便了市民按图索骥选购花灯。经营户不必走街串巷,不必东躲西藏,而是有了固定摊位,一堵一疏,相较两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后者取得的理想效果就是城市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营户利益得到保障,也方便老百姓选购,欢欢喜喜闹元宵。这个“花灯地图”一目了然,盛满了城管对经营户的爱,对市民的爱,人们从中读出了政府的人文关怀。</p><p>    与经营户换位思考,站在经营户和老百姓的角度想一想,告别延续多年的“堵”术,取 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疏”招。无论是田家庵的“西瓜地图” 还是北仑城管绘制的“桔子地图” 再到眼下的“花灯地图” 用行动证明人民利益至上,温暖着广大民众的心,就连外省的网民看了这样的消息,也在拍手叫好。只要城市管理者杜绝简单粗暴、一“罚”了之的粗放管理,以人为本、堵疏结合的创新服务层出不穷,相信管理服务的对象也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主动配合,我们的城市也会更文明、更和谐。</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在“XX地图”中体现的行政智慧。</p><p>&#xa0;</p></div></div>
<div><p>【答案】“**地图”创新了行政管理手段,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xa0;城市管理部门绘制并发布“**地图”,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市场监管的职能。&#xa0;“**地图”从商贩和市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便民利民,实现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求真务实)。&#xa0;“**地图”向社会公众发布,做到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政务公开),提高了行政的效率和服务水平。</p><p>【解析】本题以某地政府的“地图”管理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的职能、我国政府的宗旨、原则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元宵灯市平面示意图”创新了行政管理手段,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西瓜地图”“桔子地图”等的使用,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职能中的市场监管职能。各种地图的使用,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来回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