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撒贝宁接到诈骗电话的新闻,在网络、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许多人惊叹骗子竟然连撒贝宁也敢骗。其实撒贝宁的遭遇并非个案,据统计,仅2015年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就有59.9万起,经济损失约200亿元。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引起民众公愤。为此,政府应该</p><p>①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法律支撑 </p><p>②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对电信网络运营商加强监管</p><p>③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p><p>④履行好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职能,依法打击电信诈骗活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政府的职能的知识。选①说法错误,因为“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说法错误,应由人大立法,故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因为公正司法是对司法机关的要求,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创)“互联网+”分享经济正深刻改变着我国的出行行业。2016年7月28日,我国《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公布,从国家法规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规定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只要取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就可以合法营运,并鼓励拼车。对此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认识错误的是</p><p>①淘汰出租车行业,提高出租业服务品质</p><p>②盘活闲置资源,加大出行领域的供给</p><p>③减少堵车和尾气排放,有助于生态发展</p><p>④改善出行体验,创造更多灵活的就业机会</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知识。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要选错误的选项。选项②④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选项①③说法明显错误,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p><p>①能够消除社会各种矛盾冲突 </p><p>②有利于人民实现最广泛的政治参与 </p><p>③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p><p>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解决和缓解社会各种矛盾,但不是消除,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排除;题肢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指出,希望大家学习全国文明家庭,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暧、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开展学习全国文明家庭活动的哲学依据是</p><p>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p>②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p><p>③矛盾的特殊性包含于普遍性之中</p><p>④道德模范体现了普遍的道德规律</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选项②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故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应为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6月24日,英国宣布退出欧盟,当日英镑兑美元跌到了自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金价创下自2008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英国经济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大量的投资者纷纷抛售英镑购入黄金避险。由此可以认识到( )</p><p>①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故不能代表社会财富 ②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货币代表着社会财富 ③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货币财富的增减 ④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强制规定纸币购买力</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题意,英国经济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大量的投资者纷纷抛售英镑购入黄金避险,可以看出黄金作为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货币代表着社会财富。也说明了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货币财富的增减。①选项错误,纸币本身没有价值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能够代表货币财富。④选项错误,国家不能强制规定纸币购买力。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月4日晚上,Master完胜第59盘棋的时候,突然发声自认:“我是AlphaGo的黄博士”。Master之前以横扫千军的姿态战胜几乎所有中国的围棋大师,包括“棋圣”聂卫平和柯洁,这进一步让世人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刮目相看!因此,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终将超越人类智能。下列选项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p><p>A. 人工智能是人类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了现实的东西的</p><p>B. 人工智能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p><p>C. 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p><p>D. 人工智能机器可以通过自己否定自己以实现自己发展自己</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实践的特征的知识。要选对“人工智能终将超越人类智能”进行质疑的选项,“质疑”两字很重要。A选项属于质疑。尽管世人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刮目相看,但人工智能是人类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了现实的东西,因此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果,而不是思维本身,B说法错误;C、D选项都不是对材料观点的质疑,而是对观点的肯定,要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价值冲突是人们面对多个价值选择时出现的选择困境。下列选项中不存在价值冲突的是</p><p>A. 是休学创业还是先上大学</p><p>B. 要不要如实公布PM2.5指数</p><p>C. 是否要全面推进资源税的改革</p><p>D. 国务院是不是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清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的判断称为事实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称为价值判断。国务院是不是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要求作出事实判断,A、B、C三项要作出价值判断。故本题答案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若撇开其他因素,则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下列传导路径中不正确的是</p><p>①全面实施营改增——企业税负减轻——扩大投资——刺激经济 </p><p>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通货币量减少——平衡供求——CPI回升 </p><p>③提高个税起征点——税后实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生产</p><p>④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大优质商品有效供给——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需求量增加</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宏观调控的手段的知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市场流通货币量增加,②说法错误;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加大优质商品有效供给不能导致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④说法错误。故 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6年10月16日,2016扶贫日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旨在交流扶贫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献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氛围。</p><p>材料一 为解决贫困问题,全国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福建宁德用20多年的时间,以“滴水穿石”“弱乌先飞”的精神,立足闽东资源实际,“大念山海经”、推广“种养加”,大力发展特色农渔产业和生态旅游。通过政府补助,整合搬迁资金“挪穷窝”,完成易地搬迁脱贫35.6万人;通过信贷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将产业发展推向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创造出扶贫工作的“宁德模式”。</p><p>材料二 精准扶贫的成败在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核查是精准的靶心。为此某县采用了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县委牵头成立精准扶贫甄别工作领导小组,精选多名书记,派驻到136个帮扶单位;县政府组建420个工作队进驻村组,收集村民意见建议6万条,拟定帮扶措施,核查调出建档立卡贫困户5780户,调入建档立卡贫困户5810户,建立了精准施策的大数据平台;召开屋场院子会,让村民当裁判,民主评议筛选贫困户对象,对乡镇政府的甄别工作评头品足,用“火眼金睛”识别出“谁穷、谁不穷、谁真穷、谁最穷”,让干部担起责任,让群众体现公心。</p><p>(1)结合材料一,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宁德模式”是如何通过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来实现精准扶贫的。</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该县三位一体的模式对我国精准扶贫甄别工作的启示。</p><p> </p></div></div>
<div><p>【答案】(1)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运用市场调节,激发社会活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政府科学实施宏观调控,充分运用财政、信贷等手段,加大对精准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培育产业支撑,实施易地搬迁,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现当地经济发展。</p><p>(2)①某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挂帅帮扶单位启示我们:要做好精准扶贫的甄别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某县政府组建工作队,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施策的大数据平台,启示我们:要做好精准扶贫的甄别工作需要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③村民积极参与屋场院子会,民主评议筛选贫困户,评议政府甄别工作,启示我们:做好精准扶贫的甄别工作公民应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改进政府工作。</p><p>【解析】本题 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论坛的开幕为话题,介绍了该论坛的目的旨在交流扶贫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献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氛围,然后详细介绍了我国不同地方关于扶贫开发的具体举措,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模块进行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p><p>、坚持党的领导、政府和公民的有关知识。</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宁德模式”是如何通过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来实现精准扶贫的,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设问中是“如何通过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的知识限定,因此考生要明确的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是市场和计划,因此结合材料分别从市场是如何发挥决定性作用和国家是如何实施宏观调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该县三位一体的模式对我国精准扶贫甄别工作的启示,属于启示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从政府的角度,可以从政府的工作原则、政府的职能、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以及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p><p>中国慈善伦理思想有着深远的文化血脉,内容丰富。儒家以仁义济众为志趣,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道家以慈善积德为核心,认为“积德累功,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乐以养人,周穷救急”等;佛家以慈悲利生为宗旨,认为“慈”是指以慈爱之心给予人以幸福,“悲”则指以怜悯之心拔除人的痛苦;墨家以兼爱交利为核心,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p><p>慈善法立足国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发展了中国慈善伦理,在慈善伦理规范体系中注入了法治的理念、平等的精神。慈善法拓展了慈善活动的范围,既包括传统的扶贫、济困、救灾等,也包括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公益活动,同时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活动也纳入其中。</p><p>(1)慈善法体现了慈善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p><p>(2)发展慈善事业,需要个人自觉自愿,通过内在良心激励和推动,同时也需要国家依法治善,通过法律为其保驾护航,二者既互补又各有侧重。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应如何看待个人“自觉自愿”与国家“依法治善”的关系。</p><p>(3)某校在师生中开展“关注贫困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请就此写出两条具体措施。(所提的措施要围绕主题,切实可行。)</p><p> </p></div></div>
<div><p>【答案】(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慈善法坚持中国慈善伦理思想与现代法治文明的统一。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慈善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承接了中国慈善伦理思想的文化血脉,汲取了其丰厚的滋养,做到了优秀传统慈善伦理思想的法制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慈善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注入法治的理念、平等的精神,强化了慈善的价值追求,丰富了慈善文化的内涵。同时立足国情,创新了慈善文化的形式,拓展了慈善活动的范围,为践行慈善文化提供了新途径。</p><p>(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自觉自愿”与“依法治善”双方在方式上互补,在价值上交融,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作为不同主体采用不同方式,“自觉自愿”侧重内在激励,“依法治善”侧重外在约束,两者存在差异、相互对立。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巾。没有“自觉自愿”与“依法治善”的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双方的互补与交融;个人“自觉自愿”与国家“依法治善”双方在互补与交融巾,又要实现各自的目的与价值。③矛盾双方既对立义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自觉自愿”与“依法治善”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p><p>(3)示例:通过学校向贫困留守儿童捐献书籍,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建议学校团委与贫困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所提的措施要围绕主题,切实可行。)</p><p>【解析】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为话题,以中国慈善伦理思想有着深远的文化血脉,内容丰富为载体,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两个模块设题考查,主要涉及的知识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p><p>(1)本题以慈善法体现了慈善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为话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性的知识。因此考生首先要分析说明继承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然后从继承性和发展性两个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p>(2)本题以发展慈善事业,需要个人自觉自愿,通过内在良心激励和推动,同时也需要国家依法治善,通过法律为其保驾护航,二者既互补又各有侧重为话题,要求考生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应如何看待个人“自觉自愿”与国家“依法治善”的关系,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考生分析说明二者是对立统一,然后分析说明二者是怎样对立的,接着分析说明二者是怎样统一的;最后分析说明二者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即可。</p><p>(3)本题某校在师生中开展“关注贫困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为话题,要求考生就从哪些方面参与写出两条具体措施,比较开放,考生所提的措施职要围绕主题,切实可行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