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二模考试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政府在更好的服务民生方面不断努力。随着社会的变化将医保标准不断提高和医保目录不断丰富,以有效保障人民健康。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看,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p><p>①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群众观点是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p><p>②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p><p>③努力改进政府工作,体现了上层建筑的作用</p><p>④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尊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实践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和基本观点,①错误;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材料中服务民生的价值观念影响了我国政府的行为选择,②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服务民生的思想观念促使政府努力改进工作,这体现了上层建筑的作用,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不属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市民小张在网上发微博实名举报本市主要领导,被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处以行政拘留10日。小张不服警方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p><p>①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p><p>②实名举报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体现,公民应依法行使监督权</p><p>③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小张处以拘留,做到了公正司法</p><p>④公民应有序参与民主管理,增强公民意识</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小张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①正确;小张进行实名举报这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体现,公民应依法行使监督权,②正确;警方属于行政机关,不是司法机关,“做到了公正司法”的观点错误,③不选;材料中小张的行为不是参与民主管理的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今,现代人对着手机屏幕的浅阅读盛行,真正对诸多经典书目“啃读”却日益衰微。针对这个问题,有政协委员连续15年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建议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设为国家阅读节,以仪式感对疏于阅读的人们加以警示和唤醒。要让国民养成“不读书会有饥饿感”的习惯。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目的在于</p><p>A. 正确看待儒学文化,保存传统文化的稳定性</p><p>B. 树立和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文化“一元论”</p><p>C. 突出加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p><p>D. 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公民的文化修养</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们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不是保持传统文化的稳定性,A项不选;坚持文化指导思想“一元论”,不是坚持文化“一元论”,B项不选;加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指的是思想道德建设,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目的没有直接关联,C项不选;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目的是要让公民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公民的文化修养,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市开启“政府大院拆掉围墙建社区公园”工作,将机关大院变成市民的社区公园,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市民可随意进入院内散步,游览人工湖,累了还能坐在椅子上休息,俨然一座漂亮的城市公园。这一举措</p><p>①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理性表达政治诉求</p><p>②把公共空间还给市民,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p><p>③实现绿色空间共享,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p><p>④拉近政府与百姓距离,增强了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某市的举措与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无关,①不选;“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把政府大院变成了社区公园,这实现了绿色空间共享,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公共服务,③正确;市民可随意进入院内散步,休闲休息,这一举措有利于接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增强了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姓氏前加上职业,以显示对其“口碑”高度认同,如“刷子李”“泥人张”等。换用现代营销学里的术语,就是“品牌”。但是这样的“品牌”却是这些艺人长期心无旁骛、刻苦训练与钻眼产品细节与客户需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结果,这正是我们今天企业发展所应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大力工匠精神,因为这有利于企业</p><p>①提升服务质量,广泛赢得客户,保证市场占有率</p><p>②了解市场信息,把握消费需求,增强生产针对性</p><p>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p><p>④遵循价值规律,尊重市场,促进生产合理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保证市场占有率“的说法绝对化,①不选;“钻研产品细节与客户需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这说明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企业了解市场信息,把握消费需求,增强生产针对性,②正确;发扬工匠精神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没有直接关联,③不选;“钻研产品细节与客户需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这说明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企业遵循价值规律,尊重市场,促进生产合理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设2016年某企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保持一致,生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5元,2017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2017年的价格总额相对于2016年而言</p><p>A. 减少1/15</p><p>B. 减少1/14</p><p>C. 增加1/15</p><p>D. 增加1/14</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设2016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总量为X,则2016年该企业的价格总额为15×X元,2017年该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应为15÷(1+50%),该企业2017年生产的商品数量应为X(1+40%),2017年该企业创造的价格总额应为15÷(1+50%)×(1+40%)X=15×14/15X,15×X-15×14/15X=15×1/15 X,即2017年的价格总额比2016年的价格总额减少了1/15,故本题答案应为A。</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变化情况</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变化后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4"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某国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N元</p></td><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N÷(1+ m%)</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m%</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N÷(1- m%)</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m%</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N÷(1+ m%)</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8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p></td><td style="width:13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N÷(1- m%)</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时间去哪里?能否找到它。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p><p>①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p><p>②承认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p><p>③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 </p><p>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这启示我们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抓住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①正确;运动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错误;“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观点绝对,③不选;“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这启示我们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下列与此古训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p><p>A.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p><p>B.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p><p>C.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p><p>D. 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与题意不符,A项不选;“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强调的是做事物要抓住主要矛盾,这与题意不符,B项不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与题意不符,C项不选;“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享经济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如今,分享专车、分享酒店、分享教育、分享资讯、分享养老、分享物流,甚至知识、人脉、时间都可以通过某种经济模式得以分享,以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一下对分享经济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有</p><p>①利与资源要素流动,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p><p>②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把一切资源都转换成商品</p><p>③促进价值创新,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p><p>④降低恩格尔系数,改善消费环境</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分享经济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分享,它有利于资源要素流动,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①正确;“把一切资源都转换成商品”观点错误,②不选;分享经济实现了闲置资源的价值创新,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③正确;分享经济与降低恩格尔系数无关,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2016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化解过剩产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要继续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对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企业和产能,坚决依法依规处置或关停。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同时落实差别化水、电价格和严控新增授信(新增贷款额度)等措施,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对打击新增钢铁产能和违法违规制售钢铁产品不坚决、化解过剩产能不力,甚至搞地方保护、给违规产能和制售地条钢企业充当保护伞、知情不报的,要严肃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p><p>材料二 在2017年3月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如何“去产能”这一话题提交了议案。其中,人大代表谢超英认为,政府在去产能过程中需要为失业人员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失业救济、转岗培训、低保救助,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社保方面“托底”。人大代表卜昌森建议,在去产能煤矿资产与债务处置等方面,尽快修订和完善“破产法”,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渠道,提高产业集中度及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p><p>(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坚持市场化原则推动“去产能”,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p><p>(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人大代表针对“去产能”提出意见、建议的依据?</p><p> </p></div></div>
<div><p>【答案】(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要加强政府的科学宏观调控。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及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竞争规则,打击地方保护主义。运用经济手段,落实差别化水、电价格和严控新增授信等措施,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企业和产能坚决依法依规处置或关停。</p><p>(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享有提案权,应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代表人民提出议案。政府应履行组织社会建设的职能,应完善失业救济、转岗培训、低保救助等相关制度。人大应履行立法权,完善《破产法》,为去产能提供法律保障。</p><p>【解析】本题以化解过剩产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资源配置、宏观调控、企业兼并、规范市场秩序、政府的职能、人大代表的职权、人大的职能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政府如何推动“去产能”工作,考生可从政府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质量和效益;政府应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政府应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加强对相关企业的调节和管理,以推动“去产能”工作的开展等方面展开论述。</p><p>(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拥有提案权,所以要针对“去产能”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人大应履行立法权,所以人大代表提出要尽快修订完善《破产法》;政府有履行组织社会建设的职能,所以人大代表提出政府应完善失业救济、转岗培训、低保救助等相关制度来说明人大代表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的依据。</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等部门举办了“中国航天日”论坛、科普展示、航天开放日、院士专家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航天成果展,力争将“中国航天日”打造成建设航天强国主旋律的重要载体和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使之成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p><p>材料二 60年来,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航天发展之路,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和卫星导航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航天工程系统复杂、技术密集、综合性强。上个世纪由于我国航天事业起点低,综合考虑技术薄弱、资金短缺和市场需求小等因素,我国认为没有必要研制大推力火箭。本世纪,我国重新评估代理火箭的战略价值和世界航空技术前沿,做出发展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部署。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通过长期刻苦攻关,实现了技术的重大突破,2016年,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国家航天工作者持续推荐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以及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等工程的科学探索研究,力争在空间科学前沿领域取得新的重大发现和突破。</p><p>(1)结合材料一,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说明我国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文化意义。</p><p>(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过程的知识,分析我国发展航天事业是永无止境的探索。</p><p>(3)请你为即将到来的第二个“中国航天日”拟两条宣传标语,用以普及航天知识,宣传科学精神。</p><p> </p></div></div>
<div><p>【答案】(1)设立“中国航天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的活动,营造科学氛围,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风尚。通过展示航天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培植创新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为化自信,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为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精神力量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航天强国,增强文化竞争力或/综合国力)。</p><p>(2)立足实践,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航天人立足于中国特色航天发展之路,不断实现了技术的重大突破,提高了对航空领域的认识,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航天工程系统复杂性、科研实践水平和对前沿技术认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曾经对航天研究做出错误评估。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航天实践的深入,持续推进科学探索研究,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在技术研究和空间科学前沿领域取得新的重大发现和突破。</p><p>(3)言之成理即得分。</p><p>【解析】本题以中国航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回答本题,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考生可从设立“中国航天日”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精神力量支撑等方面论述说明。</p><p>(2)运用认识的过程的相关知识,考生可从认识具有反复性,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对航天研究也曾做出错误评估;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航天实践的深入,人们在航天领域不断取得重大发现和突破;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航天人立足中国特色航天发展实践,不断创造辉煌成就等方面来说明我国航天事业是永无止境的探索。</p><p>(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发散思维,从“学习航天精神,发展航天事业”“献身蓝天,报效祖国”“学习航天知识,提倡科学精神”等方面拟定宣传标语。</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