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2:44

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新一年经济政策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回答下列小题。</p><p>【1】会议强调,稳中求进政策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从哲学上看,实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应坚持</p><p>①在辩证的否定中既有“扬”之自信又有“弃”之自觉</p><p>②从宏观指导之“硬”到微观实践之“活”的认识顺序</p><p>③政策的连续性之“静”与调整之“动”相结合</p><p>④在量变之“稳”与质变之“进”的圆圈中循环</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p>【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中求进。为此,各级政府应</p><p>①完善法规和政策,提高炒房的经济成本</p><p>②推动房地产开发,向社会提供优质房源</p><p>③贯彻共享发展的理念,建设保障性住房</p><p>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营造房价下降态势</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A</p><p>【2】C</p><p>【解析】本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考查运动、辩证的否定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等有关知识,解答时需要认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相关知识。</p><p>【1】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稳中求进政策总基调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之“静”与调整之“动”相结合,③适合题意;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实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应坚持 在辩证的否定中既有“扬”之自信又有“弃”之,①适合题意;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是错误的;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④错误;故本题选A。</p><p>【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中求进,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指导,完善法规和政策,提高炒房的经济成本,或者贯彻共享发展的理念,建设保障性住房,①③适合题意;政府可以加强宏观调控,但不会向社会提供优质房源,②是错误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营造房价下降态势,④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些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政府通过竞标并支付一定服务费用,将部分特定公共服务事项委托给具有资质的专门社会组织来完成。政府购买服务(    )</p><p>①能提高社会组织管理国家事务的本领     </p><p>②是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p><p>③直接目的是拉动经济,加快发展速度     </p><p>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政府购买服务又利于发挥专门组织的作用,但却不能管理国家事务,①说法错误;政府购买服务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水平,③说法错误,排除;政府购买服务属于创新,②当选;也有利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④当选,本题选B。</p><p>考点:自由与法律的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断推动农村和农民共享发展成果。</p><p>材料一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于2月5日正式发布。农业现代化是近三年农村发展的主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5%,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1亿多;反腐深入基层,打击村官腐败,查处一系列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行为,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通过村民大会、村务公开等形式,保障了村民当家作主权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推动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稳步增长。</p><p>材料二  当前中国农业面临诸多难题,竞争力不断下降。在农业结构上,我国大米、小麦供需基本平衡,玉米严重过剩,国内产量已经供过于求,又进口了880亿斤,大豆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达到80%,共进口了1634亿斤。从价格上看,我国有2.3亿农户,平均每户的耕种面积不足0.5公顷,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高,粮价补贴政策又扭曲了市场,不能有效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导致国内价格背离国际市场价格;从质量看,我国的粮食产量虽高,但品质有待提高,优质、安全、有机的农产品,依旧供不应求。</p><p>(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推动农村和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p><p>(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并说明这一改革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制定农村发展战略,致力于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②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重视农村社会治理,完善基层自治制度,推动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村和农民共享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③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就业和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p><p>(2)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②有利于解决农业发展种植结构和供需结构问题,提升农业竞争力。</p><p>如何提高:①坚持科学宏观调控,完善粮食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③要根据市场需求,推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适度规模经营。</p><p>【解析】本题以我国三农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以及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总体来看设置比较科学,体现了重点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农村和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考生要明确题目中的主体是党。故解答本题可以主要围绕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依法治国以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等相关知识点展开分析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并说明通过这一改革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小问题,考生在作答时需要分开解答。第一问中,着重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提升农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问中,着重从宏观调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率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