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2:31

届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的刑事诉讼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等方面增加了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的这一修改</p><p>A. 体现了人民民主,司法独立的要求</p><p>B. 构建了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法樽体系</p><p>C. 立足于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护</p><p>D. 体现了既惩治罪犯犯罪又保护了人权的法制精神</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我国,“司法独立”的观点是错误的,A项不选;材料中只是体现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这不属于构建了“法律体系”,B项不选;增加了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这一修改立足于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护,C项正确;材料中的修改只是体现了保护人权方面的内容,并没有体现惩治犯罪的内容,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我田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外贸服装加工企业转行的现象。下列对外贸、服装加工企业转行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p><p>A. 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p><p>B. 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需求不振</p><p>C.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符合中国国情</p><p>D. 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服装的价格优势逐步丧失</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外贸、服装加工企业转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A项正确,不选;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与外贸、服装加工企业转行没有必然关联,B项错误,应选;在人口红利消退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这些加工企业要转行,C项正确,不选;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服装企业的价格优势逐步丧失这也是这些加工企业转行的原因之一,D项正确,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下图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54f88ca/SYS201801021901500858749594_ST/SYS201801021901500858749594_ST.001.png" width="354"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可知需求量没有过大变化,变化的使供给量,因此平移的应该是供给曲线,而非需求曲线,故排除选项题肢③④;同时由于是供给增加,因此供给曲线应该是向右平移,题肢②符合题意。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5年1 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p><p>材料一</p><p>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截止2015年底,我国已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中国奇迹。</p><p>然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p><p>材料二</p><p>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八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p><p>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A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左图、右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54f88ca/SYS201801021901499608476747_ST/SYS201801021901499608476747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2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p><p>(2)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话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p><p>&#xa0;</p></div></div>
<div><p>【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实施精准扶贫是坚持和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是践行党的宗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④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在要求,可以调动广大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和提升国际形象。(2)问题:①与世界平均承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②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对策: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④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p><p>【解析】本题以扶贫攻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工作的原则、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考生可从消除贫困是我国国家性质的要求,是政府对人民负责的要求,是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要求,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体现,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在要求等方面扩展回答。</p><p>(2)从材料和图表中可分析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着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该问题实质就是要解决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结合教材中关于如何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论述,考生可从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进行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