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1:43

天津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共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具有十分重大的深远意义。这说明中共共产党在</p><p>①密切党群关系,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p><p>②引导社会风气,履行国家的政治职能</p><p>③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p><p>④坚持依法执政,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p><p>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材料表明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共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重要意义,这有利于中共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履行国家的政治职能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中国共产党,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执政在材料中未涉及,应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线同标同质”是指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实施“三同”工程意在:</p><p>①全面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xa0;&#xa0;&#xa0;&#xa0;</p><p>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p><p>③引导购买力回流,扩大内需&#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p><p>④提高产品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企业经营发展的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根据题意“同线同标同质”是指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这样做有利于引导购买力回流,扩大内需;提高产品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故③④正确;①“全面”错误;题干强调的是质量问题,没有提到生产成本,②排除。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由香港中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太空养蚕”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在太空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实验,目的是想验证在失重情况下蚕吐出的丝会比较且韧性较强,可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制作航天服。这说明</p><p>①意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p><p>②实践是客体通过中介系统作用主体的过程 </p><p>③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p><p>④通过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②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其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是2016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近年来中方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国际峰会。G20峰会(  )</p><p>① 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p><p>② 旨在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潜力 </p><p>③ 目的是管控分歧、避免竞争 </p><p>④ 是我国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要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肢③表述错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我国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其目的在于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这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徒法不足以自行”,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对法治社会具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做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表现为(     )</p><p>①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p><p>②公民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p><p>③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决策</p><p>④公民采取合法方式行使质询权</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合法、合格公民应表现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①正确;合法、合格公民应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②正确;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不是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③不选;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普通公民没有这项权利,④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 年网约车开始在中国城市出现后,新老业态局部冲突时有发生。2016 年国家出台和实施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从国家法规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并规范了管理,网约车的合法化为交通运力加入新的血液。网约车合法化的辩证法依据是</p><p>①规范交通运营的愿望出发,创建了事物间新的具体联系</p><p>②新老业态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p><p>③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p><p>④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事物的顺利发展</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联系与发展的知识。题干设问明确限定“辩证法依据”。题肢①错误,创建事物间新的具体联系,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而是从客观的实际出发;题肢④错误,外因不决定事物的发展,只能影响;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品牌强则国家强。自主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骨气与底气。</p><p>材料一当前我国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比较突出。2016 年6 月20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我国将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这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是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的需要。</p><p>(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的理由。</p><p>材料二 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某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友展理念,坚持“制造向创造、速度向质量、产品向品牌转变”的发展方向,围绕“诚信立本、科技创新、质量保证、消费引领、情感维护”的品牌经济内涵,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营造有利于品牌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加快形成城市品牌、行业(区域)品牌、产品(企业)品牌的品牌经济发展体系,深度破解商务成本不断攀升、资源承截面临制约等问题,提升品牌对经济发展贡献度。</p><p>(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促进我国品牌发展。</p><p>(3)中国品牌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请你就品牌建设发展问题指出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p><p>(4)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请你为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两条建议。</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是由我国当前品牌建设的现状决定的。②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③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④有利于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⑤有利于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p>(2)①人大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为品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②政府加强市场监管,舆论宣传,创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文和化环境。③完善品牌标准体系,为品牌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④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为品牌发展提供法规、政策支持,营造品牌发展的法治环境。</p><p>(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品牌建设。</p><p>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助推品牌建设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p><p>(4)在国外举办中国品牌展览活动;扩大中国品牌出口;加强对国际品牌的兼并与联合;在世界主</p><p>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等(以上各题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p><p>【解析】(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的理由,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我国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的理由,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经济生活的知识来组织答案:“当前我国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可从是由我国当前品牌建设的现状决定的,有利于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角度来回答;“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可从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角度来回答;“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可从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角度来回答;“是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的需要”,可从利于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角度来回答。</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促进我国品牌发展,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国家应如何促进我国品牌发展,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考生本题可结合材料二中的 “营造有利于品牌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和“加快形成品牌经济发展体系”等信息从人大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文化职能、政府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p>(3)中国品牌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题请考生就品牌建设发展问题指出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学常识中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请考生就品牌建设发展问题指出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调动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的知识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p>(4)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本题请考生为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两条建议,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考生解答时要注意围绕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这一主题,可从不同角度提出两条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地方方言。方言是地域特殊生活方式的口头表达,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养料和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口流动和国家推广普通话,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不少方言开始消失。而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为此保护方言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p><p>(1)针对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的相关知识,说明重视方言保护的重要意义。</p><p>材料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p><p>也发生急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p><p>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p><p>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p><p>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p><p>(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方言展示了不同地域的特色,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借鉴。</p><p>②方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重视方言保护有利于表达民族情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p><p>③方言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使用方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文化创新</p><p>(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受到的教育等不同,所以对使用普通话或者保护方言的态度不同。</p><p>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或“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人们对普通话或者方言的不同态度正是基于不同的价值判断做出的选择。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对于使用普通话或者保护方言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p><p>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该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推广使用普通话或者提倡保护方言应该做出既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又合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择。</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的相关知识,说明重视方言保护的重要意义,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重视方言保护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方言的地地域性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可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分析说明;其次是方言是我国各民族情感的表达,可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角度来分析说明;最后方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从保护好方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角度来分析说明。</p><p> (2)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即历史唯物主义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二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津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