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28日,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圈粉无数,该剧不穿越,不玄幻,不戏说,而是直面现实生活反腐。人民检察院老检察长陈岩石和反贪局局长侯亮平一老一少以人民的名义反腐,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支持,镜头下他们的微笑、自信展示出了中国共产党员的风范,该剧相关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法准确的是:</p><p>①检察院是我国唯一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机关具有监督权</p><p>②反贪局作为行政机关,对政府的监督是行政系统内部监察部门的监督</p><p>③舆论监督異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对权力监督有独特的作用</p><p>④该剧反映了作为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检察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但不是唯一的法律监督机关。公民、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机关具有监督权。①项错误;反贪局属于司法机关而不是作为行政机关,②项错误;</p><p>③④项说法准确,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某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 为均衡点。下列能导致均衡点发生E向E1变化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b8af067/SYS201801021920014111762625_ST/SYS201801021920014111762625_ST.001.png" width="158"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国际煤炭产量超预期增长,经济下滑影响煤炭需求(该商品为煤炭)</p><p>②为维护粮食安全,我国政府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该商品为粮食)</p><p>③高铁新开通里程增加,选择民航出行的乘客减少(该商品为机票)</p><p>④钢铁投资规模增加,住房和铁路等建设投资减少(该商品为钢铁)</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由图可知,要使E向E1变化,必须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即供给增加,需求曲线向左移,即需求减少,因此四个选项中能够使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的现象为正确的选项。国际煤炭产量超预期增长,经济下滑影响煤炭需求,①项正确;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使种粮积极性增加,增加粮食供给,担不会直接影响粮食需求,②项不符合题意;高铁开通,选择民航出行的乘客减少,但不会直接影响民航供给,③项不符合题意;钢铁投资规模增加,供给增加,但住房和铁路等建设投资减少,对钢铁的需求就会减少,因此④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b8af067/SYS201801021920015049859806_ST/SYS201801021920015049859806_ST.001.png" width="607"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区人大代表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海选”产生候选人</p><p>B. 该区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制度可以充分考虑候选人结构的合理性,利于充分有效竞争</p><p>C. 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利于选民更好地了解候选人,利于保障选民更好的行使选举权</p><p>D. 该区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财产、性别、婚姻状况都具有选举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该区人大代表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A项错误;等额选举制度可以充分考虑候选人结构的合理性,B项错误;. 该区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财产、性别、婚姻状况都具有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的人除外。D项表述不准确;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定2016年M商品价值为640A国货币,美对A国货币的汇率为1:6.40。如果2017年A国货币对美元贬值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商品出口到美国的价格应该是</p><p>A. 90美元 B. 91美元 C. 110美元 D. 111美元</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2016年M商品出口到美国的价格是:640/6.40=100美元;如果2017年A国货币对美元贬值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商品出口到美国的价格应该是:</p><p>100*(1-10%)=90美元。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的一首诗:一飞来山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号召“全党全军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橹起柚子加油干。”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p><p>①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新的具体联系</p><p>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p><p>③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p><p>④重视实践的作用,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因为追求真理是实践的目的</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考查联系、发展、意识的能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军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橹起柚子加油干。”这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故②③项符合题意;①项与题意无关;④项表述错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选项为C。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墨子号升空的设计师潘建伟,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聚焦2016“感动中国”人物,每人身上都有一种让人震撼的精神力量。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我们</p><p>①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p>②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优良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p><p>④满足人们日益増长的文化需求,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示范作用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①项错误;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示范作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④项错误;②③项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设立自贸试验区,这有利于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这一决定基于的传导预期是</p><p>①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生产要素跨国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p><p>②取消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改善人民基本生活</p><p>③取消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快发展现代菔务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持</p><p>④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更好地分享全球化成果</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市场在资源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①项错误;②项与题意不符;③④项有利于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是</p><p>①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保降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p><p>②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实体经济得到发展</p><p>③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实体经济得到发展</p><p>④营改增进行结构性减税→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会加重实体经济负担,①项错误;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会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抑制消费,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②项错误;③④项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按别人的眼光去追求生活一太累”漫画启示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b8af067/SYS201801021920020205474123_ST/SYS201801021920020205474123_ST.001.png" width="273" height="2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①不能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执着中努力前行</p><p>②要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顽强拼搏自强不息</p><p>③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离不开社会</p><p>④要从每个人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实现价值</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按别人的眼光去追求生活一太累”漫画启示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个人离不开社会;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劳动和奉献中,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故③④项符合题意;①②项表述与题意主旨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作家张爱玲在《红楼梦魔》中写到,人生有三恨:—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下列格言蕴含的哲学寓意—与张爱玲所谓的“人生三恨”相同或相近的是</p><p>A. 不是人人都能活得低调,可以低调的基础是随时都能高调</p><p>B. 希望如火,失望如烟。生活往往一边点着火,一边冒着烟</p><p>C. 小时侯,幸福是很简单的事;长大了,简单是很幸福的事</p><p>D.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更多的东西,却毀掉了现有的一切</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生有三恨,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我们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强调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排除;C项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排除;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实际乃是一部社会调査材料的汇编,周天子通过各地采集来的民歌了解各诸侯国和地方官员政绩。西周采风制度可以说是最初的民意调査,对于现代政府来说,社会调查更是行政决策的基础。为此,政府应该</p><p>①民意是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进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p><p>②坚持深入实际调査研究,决策必须以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作为目的</p><p>③决策应满足人民一切意愿与诉求为根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p><p>④拓宽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渠道,让决策更充分反映民意更广泛集中民智</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政府应重视社会调查,广泛收集民意,集中民智。①②项符合题意;③项“决策应满足人民一切意愿与诉求为根本”表述错误;我国公民不直接参与政府决策,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p><p>材料一:教材是教育的工具和载体,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之后,四书五经成为历代读书人步入仕途的“必读教科书”,对儒家思想流传至今功不可没。现在一些大学的国学课和国外的孔子学院,也选修四书五经。</p><p>2016年秋季学期,数百万册新改版的教育教科书投入使用,在新教科书修订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作品是教科书选文的骨架。初一教科书收入了莫言《卖白菜》一文,被媒体视为一大亮点,初一学生跟当时的莫言差不多同龄,在学习文章的语言、行文特色之外,还能受到诚信教育;教材中也选用了一些世界名著;历史中增加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内容,并在“知识拓展”中,介绍了中国人民在南海诸岛活动的历史。</p><p>材料二: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蘊、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b8af067/SYS201801021920010674119748_ST/SYS201801021920010674119748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2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结合材料,说明教育改革中对教材的修订对于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积极意义。</p><p>(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评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p><p>(3)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政府依法行政中加入了“法未授权不可为”的内容,请提出一条你对政治教材的修改建议,并指出方法论依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材是教育的载体和工具,编制、修订教材选修四书五经体现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②教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四书五经”对儒家思想流传至今功不可没, 国外孔子学院使用“四书五经”,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③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容性,教材中也选用了—些世界名著体现了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体现了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材加入“一带一路”“南海开发”等内容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体现化自信应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立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利于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生义精神文明。(学生回答增加,说明教材对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文化竞争力,综合国力而树立自信。)</p><p>(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 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体现了事物内部各部分是普遍联系的。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应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六个方面的要求,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③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注意分析和把握六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从中国实际出发,培养“中国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④要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思想;注意遵循“核心素养”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核心素养”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运用遵循“核心素养”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核心素养”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从学生六个方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成“中国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p><p>(3)修改建议一:将旧材料更换为新材料,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p><p>修改建议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p><p>(答案只需要一条建议即可。学生选用其他方法论观点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解析】关于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教育改革中对教材的修订对于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积极意义。</p><p>没有要求用哪块知识,但从树立文化自信的积极意义来看,显然使用的是文化生活知识。</p><p>为什么修订教材对于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有积极意义呢?主要是因为教材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教化、育人的功能,是因为教育在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结合材料并联系文化生活中关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知识点加以分析说明。</p><p>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材修订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②教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材修订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③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材中也选用了—些世界名著体现了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体现了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材加入“一带一路”“南海开发”等内容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体现化自信应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立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利于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生义精神文明。</p><p>关于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评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p><p>材料中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及其关系可用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知识加以评析;可站在民族整体的高度,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从要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性、注意遵循“核心素养”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核心素养”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等方面进行评析,</p><p>关于第(3)问,要求就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政府依法行政中加入了“法未授权不可为”的内容,请提出一条你对政治教材的修改建议,并指出方法论依据。</p><p>方法论依据显然是要求使用哲学观点看问题,可围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建议,建议要言之有理,切实可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向社会发布,提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p><p>材料一</p><p>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工收入增长慢,财力紧张,对农村投入增幅明显回落。从内部看,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迫切要求。</p><p>材料二</p><p>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某省政府推出系列新举措、新要求:减少和下放涉农行政审批事项,探索农林水利等领域的综合执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活动,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推动农业科技专家与经营主体信息互联互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等。</p><p>(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有效解决材料一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p><p>(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新要求的依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力度。②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③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绿色生产。④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增强产品竞争力。⑤深化农村分配机制等综合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增加农民收入。</p><p>(2)①政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行政。该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意见要求,放管结合,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②政府具有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等重要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是政府的职责。③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求真务实,保障农民利益。</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有效解决材料一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为有效解决材料一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属于建议、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一中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针对材料中的“财力紧张,对农村投入增幅明显回落”,可从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角度来提出建议;针对“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可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的角度来提出建议;针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可从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绿色生产的角度来提出建议;针对“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可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增强产品竞争力的角度来提出建议;针对“农民工收入增长慢”,可从深化农村分配机制等综合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来提出建议。</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新要求的依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该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新要求的依据,本题的主体是政府,属于依据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政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行政、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