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3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强调:要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这要求我们</p><p>①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②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p><p>③要从贫困地区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p><p>④扶贫过程中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要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这要求我们要从贫困地区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主观符合客观,排除;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提出拓展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推进物流仓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大力推进物联网、RFID等信息技术在铁路物流服务中的应用。此举</p><p>①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克服了市场固有的弊端</p><p>②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使物流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p><p>③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p><p>④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拓展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推进物流仓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大力推进物联网、RFID等信息技术在铁路物流服务中的应用。这样做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③④适合题意;克服了市场固有的弊端说法错误,排除①;使物流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说法错误,排除②;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9月4日,中国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全面叫停代币融资。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叫停代币发行融资是</p><p>①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p><p>②“虚拟货币”的流通降低货币流通次数,加剧经济下行风险</p><p>③“虚拟货币”不具有货币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p><p>④“虚拟货币”所基于的区块链技术存在信息伪造和篡改等安全隐患</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虚拟货币”不具有货币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③适合题意;叫停代币发行融资是有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①适合题意;“虚拟货币”的流通并没有改变货币流通次数,②错误;④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因对大型对撞机科研价值和耗资等的不同认识,2016年,“中国现在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的问题在国内引起广泛争议,丘成桐、杨振宁、王贻芳等大师级科学家相继“发声”。正反双方的论战</p><p>①坚持自己的观点,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p><p>②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发现真理</p><p>③有利于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科学决策</p><p>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评价标准</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正反双方的论战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此,我们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发现真理,②③适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7日至8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共谋塑造联动世界,助推经济进一步增长。从杭州到汉堡,以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包容等为关键词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上越来越深入人心。这( )</p><p>①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p><p>②体现了中国引领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p><p>③说明合作与开放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p><p>④符合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国方案在国际上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既符合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也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中的“引领”说法错误,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这说明在我国</p><p>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p><p>B. 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p><p>C. 国务院作为立法机关有制定和撤销行政法规的权力</p><p>D. 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领导</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C选项错误,国务院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机关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D选项表述错误,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但是“受全国人大领导”的表述错误。题目中,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这说明在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故B选项入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p><p>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p><p>“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p><p>习近平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p><p>(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谈谈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p><p>(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应该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并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②征税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有着光明的未来。</p><p>(2)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我们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发展,我们要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交流借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p><p>【解析】(1)设问要求谈谈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考生分析时要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角度,结合材料,从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等方面分析说明。</p><p>(2)本题属于措施类简答题,要求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考生分析时要从文化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我们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分析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海内外各界人士高度关注,此项改革再引领中国经济驶向新轨道,打开新局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僵尸企业”大多是规模大、员工多、产能过剩行业,基本属于比较低端的制造业领域,如果排除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干扰,按照市场的法则让“僵尸企业”出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中国经济“供给侧”的真正升级,政府将不再以规模和低端来追求华而不实的GDP,产业竞争的思维就会发生质的飞跃。</p><p>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应该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加强市场监管,清理“僵尸企业”,切实履行经济建设职能;②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完善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安置下岗职工。③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树立求真务实工作作风。④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僵尸企业”出局原则。⑤依法行政,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p><p>【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简答题,要求说明政府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应该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生分析时要明确知识范围,结合材料,从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履行社会建设的职能,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等方面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同答问题。</p><p>材料一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只有26. 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80%以上高端技术仍依靠从国外进口,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档。</p><p>材料二 作为中国制造“新名片”的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正在快速走向世界。中国建设的土耳其“安伊高铁”己于2014年正式通车,中国承建的南美第一条高速铁路委内瑞拉迪阿铁路正在施工,另外还有数十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高铁协议或合作意向书,不仅包括亚非拉国家,而且包括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内容涵盖装备,枝术转让和服务等。</p><p>(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应如何发挥作用。</p><p>(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发的角度,分析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正确性。</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企业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主动适应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的变化。②企业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含量和附加值。③企业应转变生产方式,活生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企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④企业应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和优秀人才引进,鼓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p><p>(2)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中国高铁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③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品牌,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p><p>【解析】(1)本题属于措施类简答题,要求分析我国企业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汇中如何发挥作用。考生分析时要围绕企业主体,结合材料,针对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企业应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针对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只有26. 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企业要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附加值;针对我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企业要转变生产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推进企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p><p>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档,要求企业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和优秀人才的引进。</p><p>(2)设问要求分析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正确性,考生分析时要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从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发的角度,结合材料,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品牌,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等方面分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