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cc5e77d5/SYS201801021757554308850365_ST/SYS201801021757554308850365_ST.001.png" width="366" height="2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P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p><p>①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  </p><p>②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p><p>③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  </p><p>④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图表表明2009~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开始加大,对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企业税费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①不选;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②应选;降低企业税费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③应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不是减少财政赤字,④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张在商店里买了一件打折的商品,原价为50元人民币,实际支付了40元。在这一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 )</p><p>A. 支付手段 B. 流通手段 C. 储藏手段 D. 价值尺度</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格桑在商店里买了一件打折的商品,原价为50元人民币,实际支付了40元,在这一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B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财政收入包括(  )</p><p>A.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p><p>B. 税收收入、外债收入、利润收入以及其他收入</p><p>C. 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利润收入以及其他收入</p><p>D. 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根据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外汇收入和外债收入不属于财政收入,BCD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2016年2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对钢铁业的过剩产能怎么去?去哪些?债务怎么办?人员如何安置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画出了清晰的去产能“路线图”。意见明确加强奖补支持、完善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做好职工安置、盘活土地资源等一系列支持钢铁行业去产能实现脱困的政策措施。五类过剩产能必须依法关停退出: 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意见设置了这五条红线,凡是有一项不达标的钢铁产能必须退出。职工安置被视为去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安置计划不完善、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不得实施。意见特别要求,对就业困难人员,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基本生活。</p><p>材料二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p><p>《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p><p>(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去产能”及其意义?</p><p>(2)结合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市场经济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按价值规律办事。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去产能”调控,促进经济发展。③政府加强“去产能”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水平及产品质量。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p><p>(2)①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②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③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节,引导民众广泛参与。</p><p>【解析】(1)设问要求分析政府“去产能”的原因和意义。考生分析时要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分析,立足政府主体,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说明政府去产能的原因。政府加强“去产能”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发生,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2)本题属于原因类简答题,要求分析《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功的原因。考生分析时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引起强烈反响,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说明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节,引导民众广泛参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p><p>材料一 </p><p>1978—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63a403f3/SYS201801021806381863700058_ST/SYS201801021806381863700058_ST.001.png" width="288"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978年与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61%; border:2.2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0.2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1978年</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14年</p></td></tr><tr style="height:21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贫困发生率(%)</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97.5</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7.2</p></td></tr><tr style="height:20.2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贫困人口(亿)</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7.7</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0.7</p></td></tr></table><p> </p><p>注:贫困发生率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贫困人口按照年人均收入2 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p><p>材料二 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p><p>(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p><p>(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道理。</p><p> </p></div></div>
<div><p>【答案】(1) ①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p><p> ②2014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 </p><p>③但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巨大,扶贫任务艰巨. </p><p>④我国的GDP和人均GDP的不断增加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p><p>(2)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p><p>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考生在解答图标题时要求主意以下几点,一般来讲,相对完整的图表由表头信息、图表本身内容和“注”三部分构成。图表本身内容是最突出的,也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往往容易忽视“注”,在注解中往往隐含着部分答案。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表格,考生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另一方面,需要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最后,说明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巨大,扶贫任务艰巨.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本题考查的是财政的作用。本题难度相对较小,根据财政的作用然后结合材料进行组织答案即可。本题中主要阐述的是扶贫问题,故重点考查的是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这一作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