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县中学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9月30日施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机制。这表明养老业发展应</p><p>①发挥价格机制作用,推进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p><p>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p><p>③降低养老服务价格,增加养老服务数量 </p><p>④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p><p>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推进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机制,这表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应发挥价格机制作用,推进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养老服务价格在材料中都未体现,应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8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提出加大减税降费,通过“放水养鱼”(下图)增强实体经济内生动力,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减税。“放水养鱼”发生作用的传导路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3/10/996ce736/SYS201807231004385417175477_ST/SYS201807231004385417175477_ST.001.png" width="109"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取消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实体经济内生动力</p><p>②降息降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p><p>③降低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p><p>④增加“营改增”试点——降低企业税负——激发企业活力</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两会”代表委员提出加大减税降费,通过“放水养鱼”(下图)增强实体经济内生动力,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减税,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降息降准是货币政策,而减税降费是财政政策,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降低出口退税率会提高而不是降低企业出口成本,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歌法。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有利于</p><p>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国家决定权</p><p>②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p><p>③保障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p><p>④从法律上捍卫国歌的神圣,凝聚民族精神</p><p>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歌法。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不是决定权,①是错误的,排除;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有利于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从法律上捍卫国歌的神圣,凝聚民族精神,②④适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相互尊重、互利互惠,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给地区及世界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双方认为,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未来。两国能够“合作”“共赢”表明</p><p>①国家间利益的一致性是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基础</p><p>②中美两国求同存异,共谋发展</p><p>③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p><p>④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有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是错误的。两国能够“合作”“共赢”表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②④适合题意;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美国不是,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从文化生活角度告诉我们</p><p>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p><p>②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p><p>③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兼收并蓄 </p><p>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p><p>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共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从文化生活角度告诉我们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p><p>①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p><p>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p>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p><p>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尽在“五色”之妙,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墨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但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③说法错误;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不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p><p>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p><p>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p><p>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述的科学性。</p></div></div>
<div><p>【答案】①经济发展决定消费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必然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是由客观的物资生产状况决定,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发展经济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撑。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p><p>【解析】本题以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述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生产与消费、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阐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述的科学性。回答正确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解答本题要认真解读材料有效信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动运用经济发展水平、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改革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要求。</p><p>2017年2月7日晚总决赛,武亦姝最终胜出,成功登顶。古典的气质,文雅的举止,深厚的底蕴,这个 00 后才女让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之韵和诗词之美。“武亦姝现象”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这对于我们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启示?</p><p>为此,有专家提出建议: </p><p>首先,应多提供好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常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们要为传统文化的大显身手提供类似《中国诗词大会》这样好的舞台。 </p><p>其次,应加大诗词等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比重。必须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让国学成为课本中的重点内容,真正的基础教育应该是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让一代代青少年都经历传统文化的洗礼。 </p><p>最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融入生活是必然之路。影视传媒要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让古典诗词、传统文化融入人群和生活,成为活的文化基因。家庭、学校和社会,也要把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置放到各种发展的首要位置,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中华文化释放璀璨的光彩。 </p><p>(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指出专家上述建议的依据。</p><p>(2)某中学要在校园文化长廊宣传、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你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内容积极、健康、有文化内涵。每条不超过20个字。</p></div></div>
<div><p>【答案】(1)①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因此,要为传统文化提供好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p><p>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加大诗词等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比重,让国学成为课本中的重点内容。</p><p>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所以要加大诗词等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比重,增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认可,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p><p>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生活和人群,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上进行创新。</p><p>(2)范例参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儿女优秀品质。读经典诵经典,涨内涵提素质。</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指出专家上述建议的依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指出专家上述建议的依据,属于原因、依据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大众传媒、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功能、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p>(2)某中学要在校园文化长廊宣传、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题请考生设计两条宣传语,本题比较开放,考生要围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要求内容积极、健康、有文化内涵。每条不超过20个字,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