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官网上更新了“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库。该数据库扩展了货币范围,历史上第一次单独列出人民币的持有情况:从规模来看,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规模为84.51亿美元,占国际外汇储备排名的第7位,份额约占国际外汇储备的1.07%。这意味着IMF正式承认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p><p>①能够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降低汇率风险</p><p>②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优化我国的外贸结构</p><p>③有利于减少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减少外汇资产缩水</p><p>④改善我国金融市场环境,方便我国居民海外消费</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汇率的相关知识。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有利于我国减少外汇储备规模,减少外汇资产缩水带来的风险,有利于我国居民海外消费,选D;①不选, 因为人民币国际化不一定会使人民币币值稳定;②中的“优化我国的外贸结构”与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无关,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的替代形式,是中央银行试发行的一种法定货币。其发行、流通遵循传统货币原则,且支付可以不经过第三方支付这个“二传手”,直接用于消费和支付,实现点对点的支付。下列关于数字货币发行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p><p>①提升交易便利性,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p><p>②丰富货币形式,使现金货币需求增加</p><p>③货币的流动性增强,实际供应量增加</p><p>④货币周转次数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数字货币因为“支付可以不经过第三方支付这个二传手,直接用于消费和支付,实现点对点的支付”,所以数字货币有利于提升交易便利性,降低货币使用成本,有利于促进消费,从而使货币周转次数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①④正确;②不选, 因为数字货币的发行可能会减少现金的使用;③不选,因为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使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货币的实际供应量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次数决定的。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然而当前实体产业与金融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却引发了资本“脱实向虚”的倾向,这令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加大,为此国家应</p><p>①综合运用货币政策等手段,支持推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p><p>②依靠科技并加强经营管理,增强实体企业对资本的吸引办</p><p>③调整行业报酬结构性失衡,吸引各种要素向实体经济回流</p><p>④重点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实现规模扩张以推动经济增长</p><p>A. 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当前实体产业与金融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却引发了资本“脱实向虚”的倾向,这令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加大,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调整行业报酬结构性失衡,吸引各种要素向实体经济回流。同时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等手段,支持推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①③项符合题意要求;依靠科技并加强经营管理属于企业行为,不是政府行为,②项与题意不符;④项不是政府行为,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地方法治建设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法治的整体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法治建设的综合水平。提高地方法治建设水平,需要政府</p><p>①依托权力清单制度,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p><p>②完善行政执法模式,促进行政执法规范有序</p><p>③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审慎行使决策权</p><p>④保障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行使监督权</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错误,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是党而不是政府。④选项错误,政府不能保障公民的此项权利。题目中,提高地方法治建设水平,需要政府依托权力清单制度,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行政执法模式,促进行政执法规范有序;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垄断行业是指因存在资源稀缺性、规模经济效益而由一个或少数企业经营的自然垄断和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行业,这些行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垄断行业成本监审制度不够完善,经营成本不够透明,价格形成不够合理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此,2017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垄断行业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首次对垄断行业科学定价实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以成本监审为基础,以科学定价机制为支柱,建立健全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垄断行业定价制度,以此促进垄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p><p>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立健全垄断行业定价制度的合理性。</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价值决定价格,商品合理的价格必须充分体现其生产成本,垄断行业定价制度以成本监审为基础,是尊重价值规律的表现;②在立足成本基础上重视企业合理收益、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定价机制,既维护了公众对垄断行业产品的消费利益,也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③垄断行业定价制度既坚持了市场的基础地位,又加强了政府价格监管,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利于垄断行业可持续发展。</p><p>【解析】本题以建立健全垄断行业定价制度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这样做的意义,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用已有知识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较高,难度很大。</p><p>设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立健全垄断行业定价制度的合理性。首先分析设问,“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知识范围限定宽泛;我国建立健全垄断行业定价制度,体现的关键词有国家、健全制度、垄断性行业、价格。这些关键词和主体形成答题的隐形知识范围,可采用关键词联想法把关键词之间建立横向联系,从而准确作答。然后分析材料,抓住国家出台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科学定价”说明垄断企业的价格应该遵循价值规律;“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可以维护消费者和生产商的利益;“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垄断行业定价制度”属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了市场的决定作用,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促进垄断行业的健康发展。把结合材料的分析与教材理论结合,就可形成较完整答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今年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多次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有病不能乱投医,得找准“病根”进行靶向治疗,治理雾霾,也需对症下药,监测并找准污染带。怎么测得准?如何找准污染带?北京市顺义区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相关科研人员的不断丰富经验和提高认识能力,并通过安装新型监测站,引入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平台实时监测,为监察人员提供了精准督查方向。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的逐步深化,有利于人们精准施策,诊治雾霾。</p><p>随着2017年春节的临近,一则有关“春节不再燃放鞭炮”的倡议书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引发关注,并被大量转发。众多市民呼吁:为了我们共同的蓝天,春节不要再燃放鞭炮了。也有网友发出不同声音,认为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一部分,完全禁止燃放鞭炮并不现实。一位环保专家表示:“制定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既要考虑环保和安全因素,也要考虑公众需求,在‘春节能不能燃放鞭炮’的问题上应该实现综合平衡。” </p><p>(1)结合材料,谈谈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p>(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在“春节能不能燃放鞭炮”的问题上实现综合平衡的理解</p><p>(3)某小区物业准备向全体业主发出春节期间禁放鞭炮的倡议,请你就此拟两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6个字)</p><p> </p></div></div>
<div><p>【答案】(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近年来,雾霾天气所带来的危害这一新问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p><p>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安装新型监测站,引入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平台实时监测,促进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的发展;</p><p>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科研人员在实践中经验不断丰富,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也使得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逐步深化。</p><p>(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通过燃放鞭炮这一传统习俗,庆祝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能够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p><p>传统习俗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具有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春节燃放鞭炮作为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不应该完全抛弃。</p><p>同时也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量消除由燃放鞭炮而引发的不良后果;</p><p>并且继承传统文化不应墨守陈规,需要不断创新。庆祝春节的习俗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创新。</p><p>(3)例:自觉遵守禁放规定,文明欢度新春佳节;欢度佳节众人喜,安全意识放第一。</p><p>【解析】本题以我国出现的雾霾天气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创新等知识的理解,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p><p>(1)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要求考生分析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回答本题要注意设问的哲学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知识指向非常细,为小切口试题。考生根据教材上讲的三点内容,即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等加以分析即可。</p><p>(2)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对在“春节能不能燃放鞭炮”的问题上实现综合平衡的理解。根据材料中的观点,所谓的综合平衡是指“既要考虑环保和安全因素,也要考虑公众需求”,所以考生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即可。考虑到环保和安全,其实是考查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量消除由燃放鞭炮而引发的不良后果;考虑到公众需求则要分析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考生要回答庆祝民族节日的意义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积极作用来分析。</p><p>(3)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要求考生为发出春节期间禁放鞭炮的倡议写出宣传标语,考生要注意围绕主题,注意朗朗上口,不要超过16个字。</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