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童年》是台湾歌手罗大佑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欢快的节奏,贴切的歌词,给人希望,让人充满无限的回昧。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下面《童年》的歌词中,能清晰地体现哲学这一界定的是</p><p>①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②阳光下蜻蜒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p><p>③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④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p><p>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产生的知识。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有两个关键的界定:对实践的追问以及关于世界的思考,③④正确;①②没有明显的思考的因素。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形势下推进强军事业发展,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习近平强调“四个意识”的哲学依据是</p><p>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p><p>②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p><p>③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p><p>④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调“四个意识”的哲学依据是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四个意识”作为正确的思想认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③④项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项说法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国情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基本国情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基本国情没有变,就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国情的内涵在变化,就必须以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来更好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判断蕴含的哲理有</p><p>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③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④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知识。选项①错误,应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体现了静止的相对性,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②正确;根据基本国情的具体情况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巾心,确定新的举措,体现了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曲折性,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75年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证明,黑洞由于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物体都会被其吞噬而永远无法逃逸。在后来的国际学术会议上,霍金当众推翻了自己赖以成名的这一黑洞理论,新的结论是:由崩溃的星球形成的黑洞其实不会吞噬和消灭一切物质,而会保留被吞噬物体的些微痕迹,最后以残破的形式“吐”出来。霍金的认识过程坚持了</p><p>A. 量变是质变的结果的思想</p><p>B. 创新促进思维方式变化的思想</p><p>C. 辩证的否定观</p><p>D. 彻底否定的形而上学观点</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辩证否定观的知识。霍金是著名物理学家,他的一个著名理论就是黑洞理论,起初他认为,黑洞会吞噬一切,后来他认为会吞噬极多,但也会有“些微痕迹”不会吞噬,他坚持了既肯定义否定的思想,也就是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选C;A错误,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霍金的新理论是一个创新,但并没有引起思维方式的变化,B不选;霍金并没有完全推翻自己的思想,D不选。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下列与汪国真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p><p>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p><p>B.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p><p>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p><p>D.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对前途充满了的信心。“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所含哲理与其相同,B项与题意相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是江南风景,A项与题意不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寓意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必然战胜旧事物,C项与题意不符;“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强调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墨子》记载,耕柱子受到墨子的批评后说:“老师,你这么严厉地批评我,难道我没有比別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用牛和马,你认为赶牛好还是驱马好?”耕柱子说:“当然驱马好。”墨子问:“为什么?”耕柱子说:“驱马,马可以跑得更快,牛则不然。”墨子说:“你就是这样一匹可以驱赶的快马啊!”上述问答表明</p><p>①墨子和耕柱子处在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 </p><p>②墨子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耕柱子个性特点的把握 </p><p>③墨子看到了耕柱子在成才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挫折</p><p>④墨子对耕柱子的严厉批评是一种辩证否定的过程</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上述问答表明墨子在“教”,耕柱子在“学”,墨子和耕柱子处在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①正确;墨子认为耕柱子是“一匹可以驱快的马”,所以对它严格要求,这是墨子把握住了耕柱子的个性特点,困材施教,②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墨子看到了耕柱子成才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挫折,③不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墨子对耕柱子的严厉批评不属于辩证否定,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塑料管理保障食品安全的通知》,要求全国要严格执行限制使用农药(含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实行专柜销售、实名购买的溯源管理,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国务院的这一做法</p><p>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p>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p><p>③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判断</p><p>④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国务院关于加强农药塑料管理保障食品安全的做法,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④项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项说法错误;要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价值选择,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热带雨林中,植物有争地盘的习惯,他们都是成群成群的盘聚。只有高大的乔木不成群结队,彼此孤立,用根紧紧握住泥土,自己的目标,努力朝天空的方向生长,直插云霄,他们懂得更广阔的天空才是自己的生命的舞台。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p><p>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p><p>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p><p>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p><p>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靠成群成群的盘聚,努力为自己争得生命的舞台的道理,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力拚搏,砥砺自我。③④项符合题意;①②项强调人生价值是什么,与题意主旨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不相符合;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p><p>材料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通俗来说,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助飞传统行业。</p><p>当前,“互联网+”正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当中,“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家居,从最初的共享信息,逐步向消费领域、生产领域渗透,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模式,“互联网+”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大众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p><p>材料二:“互联网+”也不是一个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地方政府在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时,要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策略,以防决策失误。</p><p>(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互联网+”的发展。</p><p>(2)结合材料,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将“互联网+”战略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推进“互联网+”的发展,要将互联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p><p>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我国应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建立新的联系,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p><p>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互联网+”正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当中,要注重联系的多样性,要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p><p>④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坚持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既要搞好局部,又要树立整体意识。</p><p>(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互联网+”战略要充分考虑本地传统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p><p>②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互联网+”战略需要发挥正确的意识的作用,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智慧。</p><p>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互联网+”战略需要按规律办事,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利用规律,造福人类。</p><p>【解析】(1)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设问指向积极稳妥地推进“互联网+”的发展。解答时首先要调动联系的相关知识,如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等等;然后结合材料积极稳妥地推进“互联网+”的发展进行分析。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熟悉相关的知识点,最好懂得分析材料,把知识点和材料结合起来分析,避免材料与知识点两张皮。</p><p>(2)本题考查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点,要求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将“互联网+”战略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解决哲学的简答题,我们首先知道唯物论的知识包括哪些,唯物论的知识包括哪些,在脑海里形成唯物论的知识框架,唯物论的主要知识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原理和方法论。其次,考生需要结合材料分析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原理和方法论。</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科学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p><p>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许多国家采用“跳出去”建新城的方法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我国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展。设立雄安新区,吸收借鉴了这些国内外有益经验,为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铺就一条新路。 </p><p>设立雄安新区,是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建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新区范围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费'泺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p><p>习近平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把祈区建设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绿色生态宜居、创新驱动发展、协调发展的示范区。</p><p>“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科学战略选择”。请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p><p> </p></div></div>
<div><p>【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新区的设立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借鉴了国内外的普遍经验,尊重了城市建设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新区具有区位、交通、生态环境、资源等优势,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最佳选择题;它将有力地推动京津冀协调发展,为我国其他省区解决“大城市病”,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新型城市提供示范和借鉴。</p><p>【解析】本题以雄安新区的设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新区建设考虑到新区具有区位、交通、生态环境、资源等优势,这坚持了矛盾的特殊性;新区建设借鉴了国内外的普遍经验,这坚持了用矛盾普遍性指导特殊性;新区建设经验为我国其他省区解决“大城市病”,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新型城市提供示范和借鉴这又体现了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方法等角度来说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科学战略选择。</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