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2:52:06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九次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网络暴力时有发生和蔓延之势。频发“爱国之文”驳斥“抹黑中国论”的网络  作家周小平最近遭到少数极端网民无端指责、谩骂。我们不禁要问:“爱国本是天经地义、 理所当然,为何现在却成为一个问题,以致公开表达爱国情感竟成了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这告诉我们(  )</p><p>①有理有据地坚持国家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p><p>②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是有序政治参与的必然要求</p><p>③公民主动地履行政治义务是行使政治权利的前提</p><p>④加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中频发“爱国之文”驳斥“抹黑中国论”的网络作家周小平最近遭到少数极端网民无端指责、谩骂。公开表达爱国情感竞成了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可以看出,这告诉我们应自觉地履行政治性义务,加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③④适合题意;①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对我国民主选举方式认识不正确的是</p><p>①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    </p><p>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职责 </p><p>③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事先确定候选人 </p><p>④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出乡镇一级的人大代表及政府成员   </p><p>⑤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p><p>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题目。要求考生回答不正确的选项。目前,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我国县乡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故①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⑤选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法,本题正确答案②③④。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村民自治”的提法始见于1982年中国修订颁布的《宪法》第111条,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下列关于“村民自治”理解正确的是</p><p>①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基础</p><p>②村委会有权决定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情</p><p>③《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形式有利于规范村民及村干部的行为</p><p>④村委会成员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方式</p><p>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说法不对,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委会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不是村务公开。②说法不对,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不是由村委会决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形式有利于规范村民及村干部的行为,村委会成员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方式,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地不断完善“四位一体”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结构。 “四位一体”的意义在于</p><p>A. 有利于更大程度上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直接决策</p><p>B. 扩大了村民的政治权利,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p><p>C. 创新民主管理模式,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p><p>D. 促进了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四位一体”的意义在于创新民主管理模式,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故C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说法错误,“四位一体”的意义不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直接决策,排除;B说法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排除;D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而不是基层政权,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给谣言“插上翅膀”。这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即理性的心态,这才能让网络形成静水深流的力量。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公民必须</p><p>①增强参与意识,体验民主管理的价值                </p><p>②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p><p>③创造多种条件,充分表达意愿                      </p><p>④提高公民素养,有序政治参与</p><p>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中体验民主管理的价值,题干没有体现。题干是说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公民必须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提高公民素养,有序政治参与,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区有些居民晚上经常一起打牌娱乐,影响了一张姓居民的正常休息并引发争执。居民委员会就此召开居民会议,通过表决,会议作出了这些居民可以继续以原方式娱乐的决定。该决定(&#xa0;&#xa0;)</p><p>A. 错误,因为它没有吸纳张姓居民的意见</p><p>B. 正确,因为它是居民会议民主决策的结果</p><p>C. 错误,因为张姓居民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p><p>D. 正确,因为居民的娱乐要求受法律保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即公民要依法有序参与而不得损害了他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应法律保护,C符合题意,B、D错误,A与题意无关。</p><p>考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演员黄渤发布微博称:“那日帕劳潜水,正为上帝的奇作美景唏嘘不已,突看见水面漂浮一烟盒,心中暗骂哪来的无德之人,这么干净的水怎丢的下手!突然看见烟盒上两个大字 ‘××’(配图为中华牌香烟)!臊得我上去一把捏在手里,像做贼一样生怕被别人看见、一直带回岸边。朋友啊,去别人家做客咱客气点,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这说明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p><p>A. 维护国家荣誉</p><p>B. 维护国家安全</p><p>C. 遵守宪法和法律</p><p>D. 公共场所不吸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乱丢垃圾影响的不仅是个人的形象,还有国家的形象。A项符合题意;BC项与题意不符;D项不属于政治性义务;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微博成为公民表达民意的途径和方式。但法治社会不容公众“微博先审判”犯罪嫌疑人,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这告诉我们应  </p><p>①正确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p><p>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和有序政治参与</p><p>③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制度的作用</p><p>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p><p>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法治社会不容公众‘微博先审判’犯罪嫌疑人,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因此公民应该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遵循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故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排除;③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为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与深化开拓了新的视野,也为各地进行村民自治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村民自治,变的是实现形式,不变的是</p><p>①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p><p>②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p><p>基本职能③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的目标</p><p>④村务公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村民自治,变的是实现形式,不变的是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不变的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的目标,①③项符合题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②项与题意不符;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学习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这一节课,小东在网络上搜索到以下素材:</p><p>①某中学生通过网站针对本地政府的环保工作提出建议 </p><p>②一些村民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为顺利抓获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创造了条件 </p><p>③某选民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投下神圣的一票 </p><p>④某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在奥运会上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若分别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p><p>A. 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p><p>B. 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p><p>C. 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p><p>D. 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对本地政府的环保工作提出建议这是在行使监督权、在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投下神圣的一票是在行使选举权,①③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体现,应归为一类;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在奥运会上为祖国争得荣誉这是公民履行政治义务的体现,②④应归为一类,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4321”民主决策工作法中,“4”指村党支部提议、村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3”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过程公开,“2”指民主决策程序的监督和对实施结果的测评,“l”指民情沟通日。由此可知</p><p>①村委会属于基层政权</p><p>②村民自治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p><p>③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p><p>④村内重大事务由村委会决定</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4321”民主决策工作法是村民在民主管理方式上的创新,是对村民自治的丰富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表明村民自治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②③项符合题意;村委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①项说法错误;村内重大事务由村民大会决定,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用“网上述职”、“暗访式考察”等考核方法,吸取群众意见,群众投票不满意率达到50%就不称职,不称职者将进行组织调整或降职安排。这使得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p><p>A. 调整干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p><p>B. 任免干部,管理国家政治生活</p><p>C. 民主监督,管理国家政治生活</p><p>D. 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并不参与调整干部和任免干部,A、B不选;公民对干部任职情况进行投票,这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体现,不是管理国家政治生活的体现,C项不选,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大部分民众有序参与政治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件。能否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p><p>A. 决定着公民能否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p><p>B. 决定着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p><p>C. 决定着公民能否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p><p>D. 决定着公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能否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公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项符合题意;能否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与公民能否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之间没有直接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B项夸大了公民能否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的作用;能否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影响着公民能否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但不能决定,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制定行政法规的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这种“开门立法”的方式</p><p>A. 保障了公民行使基本政治权利</p><p>B. 根本目的是树立政府的权威</p><p>C. 有利于公民积极行使立法权</p><p>D. 有利于推进立法民主化、科学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通过“开门立法”的方式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有利于体现民意,集中民智,推进立法民主化、科学化,D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A项与题意不符;“开门立法”方式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B项说法错误;公民没有立法权,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为此需要:</p><p>①拓宽监督渠道,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利益</p><p>②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p><p>③实行民主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p><p>④完善选举方式,由公民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拓宽监督渠道,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利益,①是错误的;县乡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④是错误的,排除;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②③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审计“风暴”、新闻发言人制度、“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已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你来概括这些变化,你会选择:</p><p>①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落到实处</p><p>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发展中完善</p><p>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p><p>④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的途径日益广泛</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从材料反映的这些变化,概括地说是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的表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民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问题,①项与题意不符;我国公民不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要让人民更多获得感,需要</p><p>①广大人民对公共决策有最终决定权 </p><p>②始终坚持广大人民的主体地位 </p><p>③规范基层自治政权的组织体系  </p><p>④提高广大人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热情</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没有决定权。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坚持共享发展,要让人民更多获得感,需要始终坚持广大人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广大人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热情。故②④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按照自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人肉搜索”,如累对公民个人隐私和权益造成侵害时要承担侵权责任,但不妨碍公民通过网络搜索和网络曝光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这体现了</p><p>①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行使监督权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p><p>②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官员和百姓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p><p>③国家切实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公民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p><p>④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自觉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体现了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障,因此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行使监督权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国家切实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公民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官员和百姓违法都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内容,②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公民自觉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设立雄安新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契合三地民众的利益共识,作为公民也需要“不以一利之小私,损三利之大功,要大气不要小气”。这启示我们要坚持(     )</p><p>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p><p>B.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p><p>C.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p><p>D.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公民也需要“不以一利之小私,损三利之大功,要大气不要小气”。这启示我们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D适合题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A不适合题意;B、C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原则,但题目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某村的办公地点并列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村民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村总支部委员会”。对此说法正确的是</p><p>A. 三块牌子挂在一起,意味着其组成人员是一样的</p><p>B. 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另两个组织的日常工作</p><p>C. 村党总支部委员会支持和保证村民委员会依法开展活动</p><p>D. 它们层级相同,都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三块牌子虽并列挂在一个办公地点,但各自分工不同,村党总支部委员会是党的基层组织,代表着党对基层的领导,应支持和保证村民委员会依法开展活动,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C项符合题意;三块牌子挂在一起,但其组成人员是不一样的,A项说法错误;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都要接受村总支部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B项说法错误;村总支部委员会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并不是群众性自治组织,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日,来自北京、浙江、广东、云南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名政府官员、学界专家-媒体人齐聚杭州,就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突发事件如何用好微博、微博时代官民如何良性互动等话题展开讨论。“微时代”里,微博问政、网络问政发展如火如茶。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截至目前,仅腾讯微博中就有万余个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账户,其中副厅及以上级别的高级官员有266人,涵盖各个部门和地区。政务微博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网络有效整合了民众的智慧和意见,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社会民主环境,也产生了无所不在的监督和约束,遏制腐败。另一方面,网络也为执政者和施政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崭新的对话方式,可以更为清H析、理性、全景式地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氛围,从而有的放矢地工作,与时俱进地提高执政、施政能力。</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国家重视微博问政、网络问政的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监督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③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国家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有助于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④网络在传递信息、听取意见、解释民惑、快速辟谣、接受监督、遏制腐败有积极作用;利用网络信息公开、阳光政府等,维护了政府的威望和亲和力。</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重视微博问政、网络问政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首先需要将本题的设问过渡到国家为什么重视网络民意,明确这点后,考生可从国家性质、公民权利、科学民主决策和接受监督等角度进行回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听证会、政务公开、“开门立法”、基层政权直选试点、政风行风热线……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越来越宽广。“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p><p>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由。</p></div></div>
<div><p>【答案】①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国家机关改进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③有利于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④有利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p><p>【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由。</p><p>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广大公民越来越能够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推动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可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从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义等方面,简要分析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由。</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围绕“依法治理污染,建设美丽中国”,某校高一</p><p>(2)班学生搜集了以下信息:治理环境污染,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治理力度、企业积极肩负起治污的社会责任,更需要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与政府协同治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p><p>结合材料,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公民如何参与依法治污。</p></div></div>
<div><p>【答案】①参与治污过程中,公民要遵循法律法规规定,有序参与环境保护;</p><p>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在享受“美丽中国”福利的同时,应践行绿色消费,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环保的社会风尚;</p><p>③参与民主决策。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应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等形式,参与治污决策,推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p><p>④参与民主监督。自觉对治污过程中法律法规的贯彻及国家机关工作进行监督,形成保护环境的合力。</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公民如何参与依法治污。</p><p>建设美丽中国,治理环境污染,人人有责。可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从公民应依法有序参与环境保护、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并结合材料对问题进行回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九次考试文综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