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测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红船精神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以下对红船精神与新时代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p><p>A. 文化催生社会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B.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p><p>C. 文化有其自身传承性,具有跨越时空局限的价值</p><p>D. 以红船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B错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D说法错误。C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9月,某校举行了以“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开学典礼,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p>①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p><p>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p><p>③是抵制西方文化的迫切需要</p><p>④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故①错误;西方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抵制西方文化”的说法错误,③排除;材料中,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故②④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坚持“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原则,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7年10月,我国已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乡、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这表明</p><p>①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活动</p><p>②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p><p>③我国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较好地实现</p><p>④国家为群众参与文化、创造文化提供平台</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材料并没有表明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活动,①不选;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体现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无关,②不选;材料中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表明我国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较好地实现,国家为群众参与文化、创造文化提供平台,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p><p>①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p><p>②能促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p>③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p><p>④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能促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④适合题意;教育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①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成功不仅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更是中国古代医学哲学智慧的成功。这体现了</p><p>①具体科学伴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p><p>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p><p>③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p><p>④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p><p>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材料中,屠呦呦运用了中国古代医学哲学智慧指导了青蒿素的研究,获得了的成功,这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世界是可知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故②③正确;哲学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故①错误;材料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但没体现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故④排除。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间-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适用了,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表明</p><p>①真理和谬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p><p>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p><p>③创新是埘既有理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p><p>④真理是相对的,已有真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推翻</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没有体现真理和谬误相辅相成,①不选;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牛顿运动定律并不适合于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和微观运动领域,这说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也说明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②③正确;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p><p>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p><p>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p><p>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p><p>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p><p>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它要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故②④符合题意。以往旧哲学也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因此,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故①错误。以往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社会功能,故③表述不准确,应排除。答案选A。</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 材料一: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以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创新2.0模式,即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并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需要弘扬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的综合体现,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p><p>(1)结合材料二并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创业精神的依据。</p><p>材料二:2018年8月21题,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要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p><p>(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简析“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创业精神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创业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的重要源泉。③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体现,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弘扬创业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创业精神也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创业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p><p>(2)①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p><p>【解析】</p><p>本题以“弘扬创业精神”和“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是“说明弘扬创业精神的依据”。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需要弘扬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的综合体现”、“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关键信息,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体现,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创业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创业精神也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创业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的角度回答即可。</p><p>(2)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是“简析‘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原因”。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课本中有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的知识,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角度回答即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材料一: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p><p>(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p><p>材料二: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这引发了人们围绕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超过3%这一传统控制线的热议。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从金融危机的教训中,需要考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要作调整,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p><p>(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反思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p><p>(2)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促使人们反思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有利于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的体现。</p><p>【解析】</p><p>本题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和“《政府工作报告》”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规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是“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关键信息,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角度回答即可。</p><p>(2)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哲学生活的知识”,设问是“分析反思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的原因”。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从金融危机的教训中,需要考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要作调整,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等关键信息,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角度回答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