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一次复习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6年是《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实施之年。</p><p>材料一</p><p>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p><p>材料二</p><p>2016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发布2016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级部门要创新模式优化流程,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转变职能,通过政务公开、引入第三方、招投标、网上公示等多种形式提高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行政干预和自由裁量。要统筹协作,加强监管,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明确各级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确保项目信息真实、执行得力,达到预期效果。</p><p>⑴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实现目标提出政策建议。</p><p>⑵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如何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通知》要求。</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实现制造业强国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知名品牌。②实现制造业强国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实现制造业强国应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实现制造业强国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p><p>⑵①切实履行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为制造业发展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打造便民利民政府。②坚持依法行政,明确责任,做到权责统一,减少行政干预和自由裁量权,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③自学接受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增强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④在落实《通知》过程中,政府要执行得力,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树立政府威信。</p><p>【解析】本题以《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政府相关措施为话题,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战略、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政府的权力受监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等方面的知识。</p><p>(1)本题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度为实现目标提出具体建议,属于建设类或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此问题时,应紧密结合材料,找出材料中《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中会面临那些困难,再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结合材料,可发现所面临的困难有“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等措施。</p><p>(2)本题要求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政府应如何落实相关要求,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解答时要先分析材料中都“要求”了什么,结合材料可知通知要求“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转变职能”“提高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行政干预和自由裁量”“明确各级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明确了这些要求之后再结合政府的相关知识逐条分析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可从政府要切实履行并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等角度有针对性地回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二十四节气”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 成功申遗</p><p>①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②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p><p>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自信</p><p>④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继承,文化自信,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排除法。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非古代科技,故①错误;中国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说明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故②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材料表明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故③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文化的包容性,故④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这</p><p>①表明国家依法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大力提高按劳分配所得比例</p><p>②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p><p>③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p><p>④表明分配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更加重视效率</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现能力。准确识记教材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这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故②③符合题意;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不是提高按劳分配所得比例,而是提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例,故①不符合题意;初次分配既要重视效率,也要重视公平,故④错误。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p><p>从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到长征五号胜利首飞,再到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2016年可谓是中国航天的丰收年。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 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中国航天人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推动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埋头苦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中国实际,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p><p>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国家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只有最强大的国家和最优秀的民族有勇气和能力去向那未知的深空发起一次又一次远征,而中国就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在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太空经济” 也迅速发展。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我国累计有数千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p><p>⑴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取得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的。</p><p>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p><p>⑶太空游客是指通过选拔可以进入太空旅游的普通人。假如有机会成为一名太空游客,面对美丽的地球、浩瀚的宇宙,你将有何感悟?请简要列举两条,每条不超过20字。</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中国航天人的工作是在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的进行的。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航天工作者在“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将“载人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③中国航天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他们立足中国国情,既尊重科学,又埋头苦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p><p> (2)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p><p>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强</p><p>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民族创造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②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航天科技的突飞猛进,航天科技的发展又反过来改善民生,助推国家产业升级,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航天科技应用于经济领域有利于催生“太空经济”并促进其发展。</p><p> (3)①珍爱地球,保护环境! ②时空变幻,物质永恒!(考生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借助“航天精神”这一热点问题而设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观引领作用。试题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中“意识的作用”及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相关考点,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p><p>第一问:“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包括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在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取得成功这说明发挥了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作用;将“载人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了发挥意识活动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作用;航天人“以科学的理念,精益求精的精神埋头苦干”则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从而创造了奇迹。</p><p>第二问:航天科技是文化的表现,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就可用文化发展的作用意义来回答。根据所学“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从航天科技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等角度展开回答。</p><p>第三问: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感想只要价值观正确,对人有启发意义即可,但要注意语言的精炼。</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