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2:25:02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听证制度在我国应用日益广泛。</p><p>材料一:为有效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问题,某市打算召开交通缓堵听证会。</p><p>(1)根据所学,你认为出席听证会的人员应该包括哪些? </p><p>材料二  听证会上,两类措施受到关注。</p><p>措施一:限行。包括大幅提高停车费,小汽车单双号尾号限行等。</p><p>措施二:扩容。包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规划研究等。</p><p>(2)选择自己赞同的观点,并阐述理由。</p><p>(3)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自己对该市举办听证会的认识。</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公交管理部门,市民代表,媒体代表,专家学者,法律代表,公交公司代表等(每个0.5分,共2分)</p><p>(2)(可以从经济、政治、哲学等角度谈自己的看法)例如,大幅提高停车费,可提高用车成本,限制机动车的使用和运行,是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的关键;单双号尾号限行,可立竿见影地缓解交通压力,同时空气质量也能得到提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扩展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发展主城区的近距离自行车服务,可方便低碳理念的施行;加强交通规划研究,认定交通并不仅仅是道路和车辆的问题,更要从城市运行的整体去考虑。</p><p>(3)该市举办听证会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p><p>【解析】本题以召开交通缓堵听证会为话题,真面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试题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考生对民主决策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p><p>(1)听证会的出席人员一定要有当事人双方的代表,如 公交管理部门代表、公交公司代表、市民代表;为增加听证会论证的科学性和法律效力,还应有相关的专家学者和法律代表;为增加听证会的透明度,还必须有相关的媒体代表参加。</p><p>(2)本题较为开放,可从多角度进行说明。如果赞同限行,可从限行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提高等角度说明。如果赞同扩容,可从扩容有利于低碳理念的施行,有利于从城市运行的整体去考虑问题等角度进行说明。</p><p>(3)本题回答较为简单。该市举行听证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民主决策。因此回答对该市举行听证会的认识我们可从民主决策的意义角度去论述即可。</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日益引发人们关注。材料一:中式庭院,强调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居住境界。在围合的形式</p><p>中,常以房屋建筑为骨架,以幽径曲水为血脉,以驻山地形为皮肉,以置石花木为毛发,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也寄托着中国人的思想与情感。庭院文化的各种元素,也以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独特的中国庭院文化。</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aa1d339f/SYS201801021836347902289412_ST/SYS201801021836347902289412_ST.001.png" width="575" height="2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你例举一个中式庭院的设计元素并说明其文化寓意。</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4pt"><td style="width:7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设计元素</p></td><td style="width:325.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寓意</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79.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例:水</p></td><td style="width:32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机和活力;包容和广博等。</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79.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32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r></table><p>&#xa0;</p><p>&#xa0;</p><p>材料二:在高楼大厦日益成为人们主要居住载体的今天,那些传承着中国文化价值精髓的庭院建筑,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生活需要现代化,而情感表达需要中国化。人们又开始怀念中国传统庭院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及其围成的一天一地。</p><p>(2)依据材料,请你为我国中式庭院的发展提两条建议。</p><p>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3)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简要论述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重大意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1)</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86.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设计元素</p></td><td style="width:298.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寓意</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8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例:水</p></td><td style="width:29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包容和广博、生机和活力</p></td></tr><tr style="height:33.75pt"><td style="width:8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竹</p><p>石</p><p>鱼</p></td><td style="width:29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岁寒三友,风骨气节等</p><p>稳定,文雅贵气等(园无石不贵,室无石不雅。)</p><p>金玉满堂,吉祥如意等</p></td></tr></table><p>(2)情感表达需要中国化说明我国中式庭院的发展需要继承优秀传统因素,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与价值取向;</p><p>生活需要现代化说明我国中式庭院的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吸收时代与世界各国优秀建筑元素,创新发展。</p><p>(注: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若有学生从其他模块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对我国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p><p>【解析】本题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选材新颖,富有生活化气息。考查方式灵活,突出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基调。试题也突出了对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要求。</p><p>(1)回答本题时,先要选取一个恰当的中式庭院设计元素。如果对此问题不甚了解,考生可从材料一中的图片中进行选取,如假山、石、竹、窗、凉亭都有可说之处。</p><p>(2)回答本题需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生活需要现代化,而情感表达需要中国化”。“生活需要现代化”说明中式庭院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吸取借鉴现代建筑中的合理元素;“情感表达需要中国化”说明中式庭院的设计要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考生结合这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就切合问题的主旨了。</p><p>(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可从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它有利于交流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多角度说明。 </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走向深入,引发人们关注。</p><p>材料一:下面是中国商务部投放全球的宣传广告部分内容</p><p>•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 </p><p>• 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欧洲风情”</p><p>• 法国顶级模特的时装上印着“中国制造,法国大师设计”</p><p>• 一名商务人士向飞机窗外望去,机身上写着“中国制造,全球工程师结晶”</p><p>(1)从材料一广告的内容中你可以获取哪些经济信息? </p><p>材料二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低迷,一些国家频繁采取贸易保护手段,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制裁。&#xa0;人员、商品、资本自由流动的壁垒愈发明显……“中国制造”在这种“反全球化”的浪潮中也遭遇了很大的困难。</p><p>(2)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请你为“中国制造”突围出谋划策。</p><p>&#xa0;</p><p>&#xa0;</p><p>材料三 15年前,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按照签订的WTO入世协议,中国本应在加入WTO15年后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近日,美国、日本正式通过决定,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p><p>(3)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请你对材料中美、日的行为进行评价。</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制造、美国科技、法国设计等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体现。</p><p>②不同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p><p>③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我国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加快制造业的发展。</p><p>(2)①调整市场战略,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同时,积极扩大国内需求。</p><p>②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p><p>(注: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若有学生从其他模块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3)美、日的行为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日的行为违背世贸协议,一定程度上凸显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p><p>【解析】本题以经济全球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1)回答本题,需要仔细审读材料。材料中“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 “法国大师设计”“全球工程师结晶”都表明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也体现出了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中国制造”、“美国科技”、“法国设计”这体现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的比较优势不同;“中国制造”与“美国科技”“法国设计”等相联,这说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要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加快发展制造业的发展。</p><p>(2)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外部因素保护自己,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另一方面我们要从自身入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多元化贸易。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出口产品结构等。</p><p>(3)美日的行为说明了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表明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美日的行为违背了世贸协议,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存在。考生围绕上述几方面说明问题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漫画“立竿见影”(作者:盖桂保)给我们的启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aa1d339f/SYS201801021836351808960696_ST/SYS201801021836351808960696_ST.001.png" width="482" height="1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要重视量的积累,善于促成质变</p><p>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C. 要善于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p><p>D. 要善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质变有向上的积极的质变,也有向下的倒退的质变,“善于促成质变”的观点不正确,A项不选;漫画中“立竿见影”是强调采用了新方式新方法后,效果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做工作要善于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没有强调做工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B项不选,C项正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漫画中不能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法治网,就要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实现依法办网、依法管网、依法上网三者的有机统一。下列做法与左栏要求对应正确的有</p><p>依法办网:①网站应对接网友心理与需求,提供各种网络服务</p><p>②网站要完善网内规章制度,严格审查网络信息</p><p>依法管网:③司法机关要加强网络监督执法</p><p>④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弥补法律空缺,防止打擦边球</p><p>依法上网:⑤民通过政民互动平台参与政府效能满意度调查</p><p>⑥民在网络论坛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p><p>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⑤</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提供网络服务一定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提供各种网络服务”是错误的,①不选;完善规章制度,审查网络信息符合依法办网的精神,②正确;司法机关加强网络监督执法体现了依法管网的要求,③正确;政府不是立法机关,“加强网络立法”错误,④不选;公民通过政民互动平台参与政府交通满意度调查符合法律规定,⑤正确;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错误,⑥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为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是</p><p>A. 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p><p>B. 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p><p>C. 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p><p>D. 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税率</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经济增长滞缓的情况下提高存贷款利率,不利于货币的流通,难以刺激经济发展,A项、B项均不选;在经济滞缓的情况下,应增大货币的供应量,C项不选;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税率有利于释放货币流动性,刺激经济发展,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村民今年将自己承包的20亩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担任技术员,合作社按每亩地800元的标准给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并按月支付劳动工资。在这里</p><p>①土地的经营权改变,所有权不变</p><p>②该村民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p><p>③这种变革利于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p><p>④这种变革利于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土地的经营权已发生变化,流转给了村合作社。土地的所有权不变,仍归村集体所有,①正确;材料中该村民所获的土地流转费不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故②说法错误;将农民个人承包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有利于开展适度规律经营,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③正确;这种变革与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无关,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班开展“先进人物进课堂”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班主任展示的李保国同志的部分事迹:</p><p>※他每年有200多天扎在太行山里,一干就是30多年,与农民摸爬滚打,手把手传授农民科学技术,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p><p>※他埋头耕耘、不图回报,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呕心沥血,奔波忙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当代愚公精神,赢得了百姓的由衷爱戴。</p><p>※ 他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把课堂搬进山沟,把实验室放在果园,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被人们称赞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p><p>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在李保国同志的事迹中汲取了哪些营养。</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李保国同志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太行山的改变和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从李保国同志的事迹中我们领悟到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p><p>②李保国同志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赢得了成功,赢得了群众。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③李保国同志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坚定理想信念,顽强拼搏,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所以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不断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p>【解析】本题以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观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突出了对考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先要仔细审读材料,从李保国一生为太行山区的改变和人民的脱贫而奋斗,从他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他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深入实践等方面入手,结合人生价值观的知识,可从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角度具体展开论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双十一”,某公司推出智慧物流:自动驾驶集装箱车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途经城市居民区,小电瓶车自动从集装箱中开出来,直接送货上门,消费者扫码收货;在农村,一队无人机自动起飞,到达客户位置,自动悬停在一米高度,将货物交给消费者。智慧物流</p><p>A. 是对传统物流的彻底否定</p><p>B. 是人类依据事物固有联系而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p><p>C. 实现了电脑超越人脑</p><p>D. 突破了主客观条件的限制</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智慧物流并不是对传统物流的彻底否定,是一种辩证否定,A项不选;智慧物流是人类根据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等这些事物间固有的联系而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B项正确;电脑不可能超越人脑,C项错误;联系和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可能实践主客观条件的限制,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下面漫画寓意解读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aa1d339f/SYS201801021836359152945041_ST/SYS201801021836359152945041_ST.001.png" width="368"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p><p>B.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p><p>C. 整体部分互相制约</p><p>D.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漫画中指出:占便宜成为一种习惯,离吃亏就不远了。这是说“占便宜”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吃亏”转化,这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转化,A项正确;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不是漫画要强调的,B项不选;漫画不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C项不选;量变只有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说法不准确,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段时间,微博出现的一则“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种出来的”的网络谣言,让果农损失严重。人们虽然非常痛恨各种微信、微博谣言,但不会因为这一点而拒绝使用微信、微博。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人们在对待微信、微博时坚持了</p><p>①画龙点睛,充分肯定了主要矛盾的作用</p><p>②瑕不掩瑜,分清了矛盾的主次方面</p><p>③抓住主流,认识到了微信、微博利大于弊</p><p>④统筹兼顾,促使成了主次矛盾转化</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微信、微博的使用,有利有弊,人们正是看到了利大于弊这一方面,因而没有拒绝使用微信、微博。认识到利大于弊,因而不拒绝使用,这是分清了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住了主流,故②③正确;材料中不涉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关问题,①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你受邀观摩某市政协会议全过程。在此活动过程中,你看到的场景可能有</p><p>①审查和批准了市“十三五”规划纲要    </p><p>②决定任免市政府某些职能部门负责人</p><p>③就各种热点、难点、社会问题建言献策      </p><p>④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政协不同于人大,它没有审查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权力,①不选;政协没有任免权,不能决定任免市政府某些职能部门负责人,②不选;政协委员可以就热点、难点、社会问题建言献策,③正确;政协委员可以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摒弃“以洋为美”,讲好中国故事。总书记的讲话强调的是文艺创作要</p><p>① 各美其美,传承好中国优秀文化</p><p>②美人之美,借鉴好外来先进文化</p><p>③&#xa0;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p><p>④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摒弃“以洋为美”是强调文化创作应“各美其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传承好中国优秀文化,故①③正确;摒弃“以洋为美”就是指不能只“美人之美”,也要继承好自己的优秀文化,②不选;外来文化也有糟粕与精华,不顾一切的“抵制”是不科学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Tao Te Ching(《道德经》)、fengshui(风水)……这些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已经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中,“Kungfu”(功夫)、TaiCh(太极)等词更是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这体现了</p><p>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在交流中达到了融合</p><p>③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中华文化日益融入世界</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功夫、太极等词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这体现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文化在交流中与其他文化融合,②不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③不选;中国历史文化词汇已经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语中,这说明中华文化日益融入世界,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当你的孩子爱上阅读,他将同时学会爱的方式,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这表明</p><p>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p><p>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p><p>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p><p>D. 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当你的孩子爱上阅读,他将同时学会爱的方式”这说明阅读这种文化活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人,A项正确;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来,B项不选;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没有体现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C项不选;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2月16日20时至21日24时,北京市政府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汽车单双号限行,停止土石方施工作业,部分工业企业停限产;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情况错峰上下班、调休或远程办公。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课,中学实施弹性教学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p><p>①履行职能,推进依法治霾</p><p>②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p><p>③制定法规,推进生态建设</p><p>④执政为民,坚持科学决策</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中政府的行为是其履行相关职能的体现,有利于推进依法治霾,①正确;材料中政府的行为体现了其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制定法规,政府也没有制定法规的权力,③不选;政府是行政机关,不能“执政”,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餐馆营业税改增值税后,适用税率3%。张先生与朋友在该餐馆消费共500元,店家以礼品代替发票,张先生获得一瓶价值5元的饮料。上述做法</p><p>①属于骗税行为              </p><p>②属于偷税行为</p><p>③使国家流失10元税款       </p><p>④使餐馆多获得10元收入</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骗税是指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或骗取自然灾害税收减免的行为,材料中某餐馆的做法不属于骗税行为,①不选;偷税是指以欺骗或隐瞒的方式不交税或少交税款的行为,该餐馆不开发票的行为属于此列,②应选;该餐馆应交税款为500×3%=15元,它不开发票的行为使国家流失15元税款,不是流失10元税款,③错误;不开发票,该餐饮“省下了”15元,再去除饮料的5元,该餐馆实际多获得10元收入,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和乙合开了一家手工面包房。开始时,两个人分别做面包,甲一天做50个,乙一天做60个。后来两人分工,一个负责面包制作,一个负责烘培,一天可以做100个面包。这个小事例表明</p><p>A. 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p><p>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p>C.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p><p>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中的分工协作不属于科技创新,A项不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选;由各做各的到分工协作这是两之之间生产关系的变化,它使最后的生产力情况(面包数量)发生了改变,这说明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项正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下列做法中能够准确体现“精准扶贫”的是 </p><p>①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制定扶贫措施        </p><p>②注重扶贫工作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p><p>③具体分析造成对象贫困的具体原因        </p><p>④将扶贫与贫困户的自立自强相结合</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的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制定扶贫措施这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正确;注重扶贫工作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这没有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不选;具体分析造成对象贫困的具体原因这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正确;将扶贫与贫困户的自立自强相结合这体现了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辩证观点,没有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后汉书》中提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与这句话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p><p>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p><p>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p><p>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p>D.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强调了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强调了外因对人的影响作用,A项正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强调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与材料寓意不符,B项不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强调的是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与材料寓意不符,C项不选;“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强调了要事情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材料寓意不符,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观点寓意文学创作要坚持</p><p>A. 正本清源,独树一帜</p><p>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p><p>C. 与时俱进,映照现实</p><p>D.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说写文章要贴近现实,贴近事实,要把握时代脉搏。“正本清源,独树一帜”没有体现这一观点,A项不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说文化应具有包容性,也与题意不一致,B项不选;“与时俱进,映照现实”体现了要贴近现实,贴近事实的观点,C项正确;“各美其美,和而不同”是说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也与题意不一致,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些商品需求弹性曲线图,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一般情况下,下列推断合理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aa1d339f/SYS201801021836368215330643_ST/SYS201801021836368215330643_ST.001.png" width="235"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aa1d339f/SYS201801021836368215330643_ST/SYS201801021836368215330643_ST.002.png" width="235"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A商品与B商品相比,更富有需求弹性</p><p>②A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B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p><p>③A商品与B商品相比,更适合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p><p>④AB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同向变化</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甲乙两图中,B曲线比A曲线平缓,这说明在同样的价格变动区间,B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幅度比A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幅度要大,这说明B的需求弹性大于A,①错误;相比而言,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应是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应是生活必需品,A商品比B商品需求弹性小,所以A有可能是生活必需品,B有可能是高档耐用品,②正确;需求弹性大的商品更适合降价促销的方式,所以B商品更适合降价促销的方式,③不选;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同方向变化,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中学高三学生小林今年年满17周岁,下列活动中,他目前可以参与的是</p><p>①参加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p><p>②就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向相关部门进行质询</p><p>③向社区提出整治环境的建议 </p><p>④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中高考改革”听证会</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小林未满十八周岁,没有选举权,不可能参加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①不选;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小林仅是一名高中学生,没有此项权利,②不选;作为公民和社区居民,小林可以向社区提出整治环境的建议,③正确;作为高中生,小林可以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中高考改革”听证会,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由图中汇率变化整体趋势我们可以推断2016年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aa1d339f/SYS201801021836372121572111_ST/SYS201801021836372121572111_ST.001.png" width="492"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美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成本提高了,变得不划算了</p><p>②中国游客去美国旅游成本提高了,变得不划算了</p><p>③中国出口企业在美国的价格竞争力增强了,订单会增多</p><p>④中国进口企业从美国进口产品更划算了,进口数量会增加</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上图中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在一路走高,这说明美元在不断升值,而人民币在不断贬值。美元升值,同样的美元可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此时美国游客来中国旅游的成本会降低,①错误;人民币贬值,此时中国游客去美国旅游的成本会提高,不划算,②正确;人民币贬值后,可以用较少的美元购买中国商品,变相增加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③正确;美元升值,此时进口美国产品不划算,进口数量会相应减少,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所学请你判断,下列俗语或广告词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是</p><p>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保险</p><p>②薄利多销——需求缺乏弹性</p><p>③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p><p>④物以稀为贵——价格影响供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保险具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特点,①正确;个别商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的需求弹性大,不是缺乏弹性,②不选;贷款消费可以做到“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③正确;物以稀为贵强调的是供求影响价格,不是价格影响供求,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