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2:23:28

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成语“纲举目张”,是说在撒网捕鱼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它的哲学寓意是:(   ) </p><p>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②特殊性的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一面</p><p>③主次矛盾的不平衡表现&#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④矛盾中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是主次矛盾的不平衡表现,矛盾中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应选;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通过立法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由此说明</p><p>①党为国家发展制定路线、方针、政策                   </p><p>②人民利益至上是党和国家的宗旨、目标</p><p>③统治阶级意志与党的领导相呼应</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说明人民利益至上是党和国家的宗旨、目标,人民利益至上是党和国家的宗旨、目标,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③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71亿人、6.98亿人、1.78亿人、2.16亿人、1.82亿人,比上一年有大幅度提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总参保率在97%以上,这是里程碑式的历史进步。可以看出(&#xa0;&#xa0; )</p><p>①为缩小贫富差别,国家财政做出巨大努力   ②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质的提高</p><p>③效率与公平在社会中的展示              ④社会再分配的能量充分释放</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比上一年有大幅度提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和参保率提高,说明为缩小贫富差别,国家财政做出巨大努力,社会再分配的能量充分释放,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从材料不能直接得出,排除;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提高公民意识,是近些年我国在人文思想教育中经常提到的一个口号,并以此作为公民精神的落实,显示其超越自我的精神。这种公民意识突出表现为(&#xa0;&#xa0; )</p><p>A. 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p><p>B.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p><p>C. 提升社会生活的能力,学会有序参与</p><p>D. 以积极热情的态度进行民主管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突出表现为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过程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这种思想突出强调</p><p>①各民族在统一融合中谋发展求进步                    </p><p>②全国各族人民承担的共同责任</p><p>③不同民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p><p>④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系</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承担的共同责任,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系,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房价出现了非理性上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高房价不仅增加居民的购房压力,而且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高房价对经济影响的传导途径</p><p>①居民用于购买住房的资金增加——消费支出增加——拉动经济增长</p><p>②居民购买其他消费品能力下降——消费需求减少——货币流通速度放缓</p><p>③房价严重背离价值——房地产市场占用资金过多——市场秩序遭到破坏</p><p>④大量资本流入房地产市场——实体经济融资困难——经济增长乏力</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高房价意味着房价严重背离价值,大量资本流入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房产库存增加,故选项③符合题意,应选;房价比较高,大量资本流入房地产市场,这会导致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故选项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居民用于购买住房的资金增加,消费支出增加,但是不一定能拉动经济的增长,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房价高不意味着居民购买其他消费品能力下降,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市场商品价格波动时,会造成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消费影响。下图中正确的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4f39ad55/SYS201801021855220701406955_ST/SYS201801021855220701406955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4f39ad55/SYS201801021855220701406955_ST/SYS201801021855220701406955_ST.002.png" width="167"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4f39ad55/SYS201801021855220701406955_ST/SYS201801021855220701406955_ST.003.png" width="145"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4f39ad55/SYS201801021855220701406955_ST/SYS201801021855220701406955_ST.004.png" width="169"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不会导致需求量的变化,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价格变动会导致需求量的急剧变化,故C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医学表明:胃肠是有感情的器官,人在愉快情绪下进餐,消化液会大量分泌,胃肠蠕动加强,从而有益于健康。相反,长期在紧张、忧虑等恶劣情况下进餐,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阻碍正常的消化活动。这表明  </p><p>①存在与思维之间有必然关系                          </p><p>②意识具有的能动创造性</p><p>③意识对人体活动有调控作用                         </p><p>④事物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在愉快情绪下进餐,消化液会大量分泌,胃肠蠕动加强,从而有益于健康。相反,长期在紧张、忧虑等恶劣情况下进餐,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阻碍正常的消化活动”,说明意识对人体活动有调控作用,事物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临泉县城区也有了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乱停、乱放,被踩坏、被扔进湖里等一系列问题。杭州一家公司基于过去“小红车”还车难的痛点开发出虚拟“电子围栏”,市民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微信端扫取“小红车”车身的二维码后,可实现“无卡操作”。通过设置“电子驿站”,在车载定位装置中,设置市区内可停车区域,通过客户端对用户进行提示,从而实现在可停车区域“无桩停车”。共享单车的变革促使人们规范的使用市场资源,自觉遵守市场秩序,在方便自己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人和社会。</p><p>材料二&#xa0;分享经济是“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重构资源,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如搭顺风车、百度外卖等,成本小、更灵活。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常态。分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当前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另外,资源分享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比较淡漠,分享经济涉及的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一直是被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关法律的调整跟不上其发展速度,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在分享经济面前也难以实施。</p><p>(1)结合材料,请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明在分享经济中守信的重要性,并分析我国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实现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家与公民应该扮演的角色。</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进而导致市场萎缩,经济衰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p><p>分享经济能够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降低消费成本,方便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水平;科技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为我国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p><p>(2) 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国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民主制度,激发社会活力,鼓励民众创造社会财富。</p><p>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既要珍惜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要自觉履行义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公民应正确处理好与他人和国家的关系,树立法治精神。</p><p>【解析】本题以当前热点话题“分享经济”为背景材料创设新情景,从经济生活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与就业、生产与消费的知识点;从政治生活角度考查政府的职能、公民的政治参与等有关知识点。</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请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明在分享经济中守信的重要性,并分析我国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诚信的重要性时,联系教材所学,可从诚信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重要性的角度说明;考生在分析说明其合理性时,结合材料,从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和发展新经济增长点、劳动与就业、生产与消费等角度作答。</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实现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家与公民应该扮演的角色,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主体明确,即国家和公民。考生从国家分析时,可从加强顶层设计、履行相关职能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生从公民分析时,可从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的角度作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 材料  我国文化建设怎么了?一段时间,我国文化市场上,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剧等充斥我们的眼球,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大的农村地区,图书馆、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基本没有;现实中充斥暴力、色情等腐朽思想的作品随处可见;全国人均年阅读量不足两本书。人们在疑惑、忧虑!</p><p>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一个重点方面,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低俗媚俗文艺作品得到遏制,社会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大增强,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全社会呈现出的正能量鼓舞人心,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表现突出。</p><p>    在当代中国,文化热正以磅礴之势席卷大江南北,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已悄然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生产生活中、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也日益成为文艺创作以及各类文化作品展开笔触的底色、着力书写的主题;追求高尚、礼赞人民、放歌理想、崇敬英雄……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多彩乐章的总基调。文化热的再度兴起,文化精神的激扬向上,因应着文化在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的时代特征,体现着近年来党和国家文化强国建设社会动员的实际成效,为文化的创新创造营造了良好氛围和条件。</p><p>(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矛盾主次方面的原理分析我国文化发展现状。</p><p>(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阐述由文化自信焕发出的文化力量的作用。</p><p>(3)请就我国文化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p><p>&#xa0;</p></div></div>
<div><p>【答案】(1)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又要看到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所在的努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毋庸置疑的;看本质、抓主流,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p><p>(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自信是民众对民族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肯定,积淀着民族文化的基因与精神;文化自信来自于社会实践,其焕发出的文化力量是国家内在经济、政治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自信融入文化建设中,引领和培育社会主义的新风尚。</p><p>(3)文化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文化健康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文化健康发展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的需求。</p><p>【解析】本题为综合性问答题。试题立足能力考查,紧扣时政热点;试题考查的主体知识、阅读容量、题目类型、设问表述和难易程度都凸显考纲精神。这启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做到常练基础知识、积累答题技巧,还要做到主干知识系统化,特殊考点加以巧记。同时考生也要关注社会,熟知时政热点、紧跟时代步伐。试题分设三个小题考查矛盾的观点、文化自信、文化的资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等有关知识点。</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矛盾主次方面的原理分析我国文化发展现状,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指向明确,即矛盾主次方面。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我们要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材料中强调我国文化发展的消极方面,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看问题,要分析其主次方面,对我国文化发展首先应持支持态度,同时不忽视其存在的问题。</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阐述由文化自信焕发出的文化力量的作用,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从文化自信的来源以及对经济、社会、综合国力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p><p>(3)本题要求考生就我国文化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所提建议言之有理即可,难度不大。如:文化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文化健康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文化健康发展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的需求。等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