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真训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二)思想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会议要求领导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这一要求体现了党( )</p><p>①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p><p>②努力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 </p><p>③改进作风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p><p>④加强党内监督,健全行政监督体系</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领导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这一要求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①③适合题意;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的主体是政府,②是错误的;这是加强党内监督,但不是健全行政监督体系,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月嫂的消费需求产生一定刺激,月嫂薪水飙升,进一步催热月嫂服务行业。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注: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39186263/SYS201801021904584997806965_ST/SYS201801021904584997806965_ST.001.png" width="404"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从材料可以看出,因为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因此,月嫂的需求量增加,①选项是指价格不变,需求量增加,说法符合题意;月嫂薪水飙升,进一步催热月嫂服务行业,这说明价格上升,供给增加,③选项说法符合题意;②④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7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一场题为“礼乐双修与走出半人时代”的讲座中指出,现代人的很多习惯是有失礼仪的。别以为向他人介绍妻子为“夫人”“爱人”就是文雅的表现,其实称“夫人”有自大的嫌疑,“爱人”是情人的意思。“老公”一词,在古代是太监的意思,称呼丈夫应称为“外子”。对此,一些专家指出,同一对象称呼很多,而且不同的称呼也应因时而变,其内涵也有所不同,不应固守传统不变。这体现了( )</p><p>A. 人们对同一个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p><p>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C. 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p><p>D.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称呼不同,说明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人们对同—个事物有可能相同的认识,排除;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民多而不富、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美”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发展,而股份合作农场是农民在农业经营体制方面实现上述蓝图的全新探索。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建立新型农村生产关系,使农村资源实现资本化、集约化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这说明,股份合作农场模式能够( )</p><p>①推动以工促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p><p>②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p><p>③促进土地流转,重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p><p>④实现土地增值,促进收入分配多元化</p><p>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农场模式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能够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增值,促进收入分配多元化,②④适合题意;以工促农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①;股份合作农场模式没有改变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仍是集体经济,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9日,随着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美国新一届总统尘埃落定,无论谁上台,我们都应该看到,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双方协调合作远多于摩擦冲突。未来,中美既有合作,也有摩擦,将是个常态。但总体看来还会合作多于斗争。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p><p>①分析中美关系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p><p>②中美之间的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    </p><p>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中美矛盾的关键  </p><p>④分析中美关系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但是我们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双方协调合作远多于摩擦冲突”“中美既有合作,也有摩擦,将是个常态,但总体看来还会是合作多于斗争” 体现了分析中美关系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中美之间的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③④与材料 无关。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某县曾是全国知名的国家级贫困县,为正确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该县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及莲子种植普遍的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莲子种植基地,改变了以农耕为主的单一业态,到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兴办家庭农场近百个,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创建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等形式入股,使农民获得合作社的利润分成,农民年人均收入2 000元以上,重点帮扶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在万元以上,走上富裕之路。</p><p>材料二 精准扶贫的成败在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核查是精准的靶心。为此某县采用了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县委牵头成立精准扶贫甄别工作领导小组,精选多名书记,派驻到136个帮扶单位;某县政府成立420个工作组进驻村组,收集村民意见建议6万条,拟定帮扶措施,核查调查处建档立卡贫困户5 780户,建立了精准施策的大数据平台;召开屋场院子会,让村民当裁判,民主评议筛选贫困户对象,对乡政府的甄别工作品头论足,火眼金睛地识别出“谁穷、谁不穷、谁真穷、谁最穷”,让干部负起责任,群众体现公心。</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某县扶贫措施对该县经济发展的意义。</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某县三位一体的模式对我国精准扶贫甄别工作的启示。</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发挥红色旅游和莲子种植的资源优势,发展多种业态,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县城经济发展。</p><p>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兴办家庭农场,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现代化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p>③创建多种形式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该县所有制结构。</p><p>④引导多种形式入侵,参与利润分成,有利于完善分配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分配公平。</p><p>(2)①某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挂帅帮扶单位启示我们做好精准扶贫的甄别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p><p>②某县政府组建工作队,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施策数据信息启示我们做好精准扶贫的甄别工作政府必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p><p>③村民积极参与屋场院子会,民主评议筛选贫困户,评议政府甄别工作启示我们做好精准扶贫的甄别工作公民应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改进政府工作。</p><p>【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分析某县扶贫措施对该县经济发展的意义。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试题,考生要解答意义类问题,首先要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本题考生主要可以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配机制,促进分配公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某县三位一体的模式对我国精准扶贫甄别工作的启示。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解析试题。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归纳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材料中“县委牵头成立精准扶贫甄别工作领导小组”启示我们做好精准扶贫的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再比如,材料中“某县政府收集村民意见建议6万条,拟定帮扶措施,核查调查处建档立卡贫困户5780户,建立了精准施策的大数据平台”启示我们做好精准扶贫的甄别工作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到行为处事,能折射出好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长辈在他成长中精心抚育的印记。可以说,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p><p>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风也要与时俱进,将不利于文明进步、社会和谐的因素剔除,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鉴于此,国家通过倡导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注入暖暖的正能量。</p><p>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风的形成。</p><p>材料二 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孙民胜、孙碧禄家庭热心慈善事业。孙碧禄的父母是新加坡归侨,含辛茹苦收养了12个孩子,他们乐善好施,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一直坚持着“邻里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同时,孙碧禄还秉持家族一脉相承的慈善心,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她与丈夫孙民胜经常冲在赈灾活动和慈善慰问活动的最前线。每逢岁末年初,走访慰问困难户;六一儿童节,为困难学生送上钱款及生活、学习用品;金秋时节,走入社区、敬老院和困难家庭,为老人送去关怀。2013年至今,孙碧禄担任厦门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慈善公益部部长,带领协会400多名姐妹做慈善,组织了80多场慰问活动。</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道理说明建设良好的家风有哪些作用。</p><p>(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说明孙碧禄的事迹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p><p>(3)建设和弘扬良好的家风,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请你为号召人们参与建设和弘扬良好的家风拟两条宣传标语。</p><p> </p></div></div>
<div><p>【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3分)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来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面和价值观。(2分)优良的家风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并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和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分)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加强社会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p><p>(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3分)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孙碧禄关心邻里,热心公益,把他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6分)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孙碧禄倾心公益事业,并带领其他人一起做公益事业,体现了这一点。(3分)</p><p>(3)加大宣传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如果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4分)</p><p>【解析】此题以家风为话题,分别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我们文化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p><p>(1)此题考查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问题指向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道理说明建设良好的家风有哪些作用。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其次,回扣教材知识,准确调动相关知识,包括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最后,理论结合材料,规范组织答案即可。</p><p>(2)此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知识限定明确,问题指向说明孙碧禄的事迹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其次,回扣教材知识,准确调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要求以及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和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等知识;最后,理论结合材料,规范组织答案即可。</p><p>(3)此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绕建设和弘扬良好的家风拟出两条宣传标语即可。如:加大宣传先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