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2:22:44

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方国家已有几十年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历史。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条例提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根据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制定适当阶梯阅读方案,推广阶梯阅读。推广阶梯阅读应该</p><p>①忽略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分级阅读的影响 </p><p>②着重考虑同一年龄段每一位未成年人的不同阅读偏好 </p><p>③考虑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 </p><p>④借鉴西方国家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优秀理论成果</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推广阶梯阅读不能忽略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分级阅读的影响,①不选;推广阶梯阅读不是考虑同一年龄段,而是要考虑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需要,②不选;推广阶梯阅读应该考虑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应借鉴西方国家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优秀理论成果,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年来,中国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神舟飞天创造“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中国深度”,高铁飞驰跑出“中国速度”,北斗导航展现“中国精度”……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这说明科技创新</p><p>①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p><p>②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深刻影响</p><p>③是生产力中最核心的实体要素    </p><p>④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科技创新并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①不选;科技创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这说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深刻影响,②正确;科技创新并不是生产力中的实体要素,③错误;科技创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说明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击中了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该剧的热播表明(&#xa0;   )</p><p>①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       </p><p>②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括实践</p><p>③观众的喜好是评判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准 </p><p>④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民的名义》击中了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而热播,这表明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也说明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①②正确;实践是评判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准,③错误;社会实践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蜕变》讽刺了当前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启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39186263/SYS201801021904597184659777_ST/SYS201801021904597184659777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坚持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p><p>②牢记为民宗旨,审慎行使权力</p><p>③克服懒政现象,避免权力缺位</p><p>④加强廉洁自律,谨防有权任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官员的不正之风不是通过简政放权就能解决的,①不选;解决不正之风问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牢记为民宗旨,审慎行使权力,也应加强廉洁自律,谨防有权任性,②④正确,解决不正之风问题,与克服懒政现象无关,③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中国与芬兰不断深化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腾讯以8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芬兰手游公司Supercell的84.3%股权;湖北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在芬兰设立分公司,投资10亿欧元生产生物燃料。中芬加强高新技术合作能够</p><p>①提高中芬两国创新能力,共同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p><p>②发挥中芬两个国家各自的经济优势,实现互惠共赢</p><p>③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p><p>④加速两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代两国传统产业</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芬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的说法夸大,①不选;中芬加强高新技术合作能够发挥中芬两个国家各自的经济优势,实现互惠共赢,②正确;中芬加强高新技术合作能够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③正确;“取代两国传统产业”的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并强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规范学习管理,提高学习效果。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p><p>①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p><p>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p><p>③有利于抓住关键少数,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p><p>④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确立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国共产党不是行政机关,不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说法不正确,①不选;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抓住关键少数,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②③正确;党的执政地位早已确立,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对现行的民法通则作出了不少修改,内容涉及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诉讼时效期限、民事责任年龄、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方面。民法总则的通过表明( )</p><p>①我国致力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p><p>②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在不断扩大</p><p>③我国维护民事主体权益的法律日益完善 </p><p>④我国民事主体权益的保护有了法律依据</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民法通则修改的内容涉及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诉讼时效期限、民事责任年龄、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方面,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①正确;公民的基本权利扩大的说法错误,②不选;材料中民法通则的修改表明我国维护民事主体权益的法律日益完善,③正确;我国民事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早已确立,不是民法总则的通过才表明我国民事主体权益的保护有了法律依据,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银行贷款约1/4投向了房地产,新增贷款中45%是房地产贷款,利用银行贷款炒房现象突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p><p>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贷款规模减小——减少贷款购房需求</p><p>②适时开征房产税——增加房产持有成本——减少投资性购房需求</p><p>③出台房屋限购政策——减少楼市刚性需求——降低居民购房热情</p><p>④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严把购房贷款关——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会使银行贷款规模增大,①错误;适时开征房产税,会增加房产持有成本,以减少投资性购房需求,②正确;减少楼市刚性需求这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③不选;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严把购房贷款关,有利于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指出,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鼓励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方式,探索更多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途径。三权分置的积极影响是</p><p>①打破单一集体经营模式,激发经济活力</p><p>②明晰土地产权关系,维护农民经济权益</p><p>③转让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实现规模经营</p><p>④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流转,提高利用效率</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三权分置保留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这并没有打破集体经营模式,①不选;三权分置明晰了土地产权关系,维护了农民的经济权益,②正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并没有转让,③不选;三权分置引导了农村土地依法流转,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压仓石”。振兴实体经济,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至关重要。</p><p>材料一:不同于银行、股市、证券、博彩业等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大量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增长乏力。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总税率68%,而国际平均水平为40.6%;有关部门对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设置有形或无形的附加或限制性条款;众多实体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实体企业为取得贷款,往往要支付利息以外的额外成本……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让实休经济“实起来,务实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是物质资料价格体系,虚拟经济是资产价格体系。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但又有相对独立性。)</p><p>材料二:为了壮大实体经济,S市政协深入当地实体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形成调研报告,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振兴实体经济专题座谈会,面对面商讨振兴实体经济的措施;定期听取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通报工作进展情况。</p><p>(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让实体经济“实”起来的政策建议。</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s市政协是如何履行职能促进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必要性: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冲击实体经济,加大经济运行风险;当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p><p>政策建议:减税降费,减轻企业的负担;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完善支持实体企业的信贷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p><p>(2)开展专题调研,为壮大实体经济建言献策,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为政府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瓶颈助力;与政府部门面对面商讨振兴实体经济的措施,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听取政府部门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履行 民主监督职能,促进振兴实体经济政策的落实。</p><p>【解析】本题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投资与融资、资源配置、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协的职能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考生可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冲击实体经济发展,加大经济运行风险;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等方面进行说明。让实体经济“实”起来的政策建议考生可从减税降费、完善支持实体企业的信贷政策、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扩展说明。</p><p>(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政协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为壮大实体经济建言献策;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为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促进振兴实体经济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进行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