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2:22:09

高考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五)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克强总理2016年10月29日与默克尔会谈时表示,中国有完备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技术,应推进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达成双赢。默克尔当即回应愿积极推动,力争对接取得早期收获。这体现了(  )</p><p>①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p><p>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p><p>③顺应时代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p><p>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渐发挥主导作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不是内容,故①错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故②正确;李克强总理10月29日与默克尔会谈时表示,中国有完备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技术,应推进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达成双赢,默克尔当即回应愿积极推动,力争对接取得早期收获,这体现了中国顺应时代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故③符合题意;④中“主导”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县在农村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干部群众以说事会形式,围绕本村需解决的事项,进行民主商议、科学决策、承办落实和效果评价。制度推行以来,群众满意度达98%。村民说事制度有利于(  )</p><p>A. 拓宽村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p><p>B. 创新农村基层政权的管理方式</p><p>C. 推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p><p>D. 夯实村民自治的基础</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主管理的认识。村民说事制度有利于拓宽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推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民主管理,不涉及民主监督,故A不符合题意;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是基层政权组织,故B错误;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央行官网发布了2017年度招聘公告。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研究所招聘从事数字货币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人员”的信息引起关注,被市场认为是“法定数字货币”渐行渐近的一大信号。近年来我国央行不断加快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工作,要求数字货币的设计应立足经济、便民和安全原则,切实保证数字货币应用的低成本、广覆盖。下列对数字货币(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理解正确的是(  )</p><p>①数字货币出现后,货币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p><p>②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 </p><p>③数字货币的发行将改变货币发行规律,提升货币发展阶段 </p><p>④可以降低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电子货币的知识。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其出现不能改变货币的本质及货币发行规律,①③错误;央行拟将发行数字货币,说明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②符合题意;“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要求数字货币的设计应立足经济、便民和安全原则,切实保证数字货币应用的低成本、广覆盖”说明数字货币可以降低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是新疆脱贫攻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5月,新增到疆资金112.8亿元(不含兵团),占全年计划援助资金144.8亿元的77.9%。2017年援疆项目已开工832个,占年度计划新建项目的51.7%。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帮扶( )</p><p>①是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p><p>②是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的措施</p><p>③是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首要举措</p><p>④是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帮扶,是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①正确;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帮扶,不是要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的自治权,②不选;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说法不科学,③不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帮扶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是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p><p>材料一 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扶贫先扶志”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扶贫必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要在扶德、扶智、扶志、扶能上用真功。</p><p>材料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提出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雪域高原到戈壁大漠,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p><p>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p><p>(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p><p>(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p><p>(3)写出两条你所了解的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采取的举措。</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扶贫开发。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要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远大志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拒绝等靠要。③意识具有目的性。只有扶志和扶智,才能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扶贫的目的,防止返贫。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扶志和扶智”有利于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不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又不消极等待,更好地实现扶贫目标。(每点3分)</p><p>(2)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为精准脱贫插上智慧和技术的翅膀。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精准扶贫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其他比如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等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每点5分)</p><p>(3)主要是考查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了解,只要写出与教育公平有关的政策措施即可。比如国家助学金体系、教育的城乡交流和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营养午餐计划、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措施、大学生支教等。</p><p>【解析】本题命题透析本题以围绕教育扶贫为情景,综合考查辩证唯物论,教育在文化传承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育在文化传承的作用,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首先,可以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属于意义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本题主要从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等角度进行思考,并结合材料展开分析说明即可,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出两条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采取的举措,属于措施类试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了解, 学生作答本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只要写出与教育公平有关的政策措施即可。比如国家助学金体系、教育的城乡交流和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营养午餐计划、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措施、大学生支教等角度进行作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国企改革继续推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2016年11月23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整体并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此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正式宣告成立;招商局与中外运长航合并;宝钢武钢合并,并通过联合重组鄂钢、昆钢股份,发展成为全球特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中国中纺整体并入中粮集团;中国国旅整体并入港中旅集团;中国建材与中国中材重组。至此,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调整为102家。</p><p>材料二 2016年8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国企改革最关键、最核心也是实施难度最大的部分就在于实现混合所有制,从而真正使得国企的经营效率提高。首批试点中,央企子公司数量为10家,地方国企为5~10家,遵守“以岗定股、动态调整”的原则。为了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意见》规定,实施员工持股后,应保证国有股东控股地位,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总股本的34%。员工持股总量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原则上不高于总股本的1%。此外,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统称科技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p><p>(1)说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员工持股对我国经济制度和国有企业经营的影响。</p><p>材料三 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2016年10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p><p>(2)结合材料三,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理解“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对我国经济制度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制度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国企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试点有利于完善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员工持股可以激励效率的提高,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前提。</p><p>对国企经营的影响:有利于国企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骨干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国企的发展活力,提高竞争力,更充分地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p><p>(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国企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国企发展。②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企改革和发展中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每点6分)</p><p>【解析】本题命题透析本题以国企改革为情景,综合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党领导地位、性质、宗旨和执政方式的相关知识。</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员工持股对我国经济制度和国有企业经营的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首先,对我国经济制度的影响,可以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各种所有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其次,对国企经营的影响,可以从有利于国企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骨干员工的积极性,更充分地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理解“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本题主要从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党的性质和宗旨等角度进行思考,并结合材料展开分析说明,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五)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