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0年第16期《求是》杂志载文指出:划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是正确理解“中国奇迹”的另一把钥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p><p>①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p><p>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p>③民主真实性的内容与多样性的形式的有机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p><p>④民主制度完善,民主实现程度高</p><p>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低碳减排和保护环境,某市要对电价水价进行调整。但由于各县区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差异较大,某市不会用“一刀切”的方式统一每个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用电用水量,而是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最低用电用水量。这种做法体现了</p><p>①正确的价值观符合我市所有人的利益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p><p>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p><p>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秋裤楼”到“马桶盖”,近年来,奇怪的建筑不断在各地涌现。对漫画《奇怪建筑诞生记》的正确理解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a4938e2a/SYS201801021858526255481319_ST/SYS201801021858526255481319_ST.001.png" width="110"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政府和设计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p><p>②政府应加强对自身权力的约束,审慎用权</p><p>③政府应该自觉接受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p><p>④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漫画中奇怪建筑之所以不断在各地涌现,是因为有些官员对设计师的干预所导致,作为政府应加强对自身权力的约束,审慎用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以防止权力的滥用,而不是干涉,②③符合漫画寓意。①④均与漫画寓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很快,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到2015年前后,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传统电力上网电价将可能持平,2020年后起,其上网电价将低于传统电力上网电价。由此可见( )</p><p>①科技发展是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降的重要因素</p><p>②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用时越长电价越低</p><p>③现代社会,成本低的东西价格就低</p><p>④加强自主创新的光伏企业会有较好的成长空间。</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很快,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说明科技发展是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降的重要因素。加强自主创新的光伏企业会有较好的成长空间。故②③项错误。本题选B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除了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大以外,还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由此可见</p><p>A.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最主要因素 </p><p>B.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创造条件加以改造</p><p>C.任何事物都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 </p><p>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A说法不对,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最主要因素。B说法不对,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题干中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大有关,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C符合题意。D题干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其中,教育支出11228亿元,增长13.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38亿元,增长7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801亿元,增长1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432亿元,增长20.9%。越来越大的“民生蛋糕”反映了我国</p><p>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p><p>B.财政收入增长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p><p>C.财政支出的结构得到优化且重点突出</p><p>D.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越来越大的“民生蛋糕”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得到优化且重点突出,C当选;A不选,应该是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B不选,属于无关选项;D不选,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历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p><p>(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以“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之路”为题,写一篇短评。</p><p>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p><p>材料二: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全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p><p>(2)“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请用矛盾的观点加以评析。</p><p> </p></div></div>
<div><p>【答案】(1)示例:科学研究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勇敢接受了挫折与考验。他们经历数百次实验,积累一点一滴的收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成功制取青蒿素。他们自强不息,不断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将中医典籍和西医技法结合起来,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造福人类。</p><p>(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中医西医是不同的医学体系,有各自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方法。矛盾双方又具有同一性,中医西医是互补的,具有统一性。</p><p>【解析】(1)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结合材料可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量变质变;人生价值的实现等角度写一篇短评,要注意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p><p>(2)本问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结合矛盾观点,可从中西医存在斗争性又具有同一性的角度来论述此观点的合理性。</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某市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法治文化长廊,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发制作《普法总动员》、《开心学税法》等学法动漫游戏。除了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主阵地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外,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车载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等现代传播方式,打造法治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p>材料二: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p><p>中国的法治进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p><p>材料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结合山东实际,山东省委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加快建设法治山东;其关键在于落实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坚持法治山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知知识,分析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做法的科学性。</p><p>(2)结合材料二,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过程的认识。</p><p>(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共山东省委在推进法治山东建设过程中遵循了哪些辩证法方法论?</p><p> </p></div></div>
<div><p>【答案】</p><p>(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营造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有助于人们树立法治观念,将法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实践。(3分)</p><p>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2分)</p><p>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并使法律为人们所理解并内化为行为准则。(2分)</p><p>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法治文化建设要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人成为法治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2分)</p><p>(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根据社会发展实际,解放思想,不断实现依法治国认识的发展。(2分)</p><p>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我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入认识和把握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2分)</p><p>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2分)</p><p>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不同时期社会建设有不同特点,从而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不断发展。(2分)</p><p>⑤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十五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是逐步积累发展的过程。(四点即可) </p><p>(3)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山东省委树立全局观念,重视部分的作用,围绕总目标,用法治山东建设推动法治国家建设。</p><p>②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系统设计法治山东建设。</p><p>③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法治山东建设的关键。</p><p>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山东实际作出具体部署。</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本题属于原因类简答题,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运用“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知知识,分析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做法的科学性。答题时要紧密结合材料,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选准角度,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等方面分析说明</p><p>(2)本题属于认识类简答题,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过程的认识。答题时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实现哲学原理、方法论和材料的有机结合。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方面分析。</p><p>(3)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共山东省委在推进法治山东建设过程中遵循了哪些辩证法方法论。答题时要紧密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材料中分析所体现的辩证方法论。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握系统优化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面分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