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2:21:39

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乡村老地名往往附着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记录着沧海桑田,见证着物是人非。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乡村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保护乡村老地名是基于</p><p>①老地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②老地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p><p>③老地名对守护人的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p><p>④老地名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排除选项②;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故排除选项④。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我国生产的M商品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417376415240_ST/SYS201801021840417376415240_ST.001.png" width="279"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人民币升值,引起国际市场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p><p>②取消M商品购置补贴,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变动方向</p><p>③M商品的互补品降价,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变动方向</p><p>④居民的收入预期提高,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到D2的变动方向</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如果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就要用更多的外币来购买同等价值的中国商品,国际市场对我国生产的M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此时D0会向D1移动,①正确;取消M商品的购置补贴,人们对M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D0会向D1移动,不会向D2移动,②错误;M商品的互补品降价,人们对M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D0应向D2移动,不会向D1变动,③错误;居民的收入预期提高,人们对M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D0会向D2移动,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期,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地方教材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说法,立足于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正确认识,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一修改</p><p>①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p><p>②说明人们对事物的完整认识往往经历一个过程</p><p>③体现了人类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p><p>④是在正确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的知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体现了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本质的回归,①符合题意;这一过程体现了对事物完整认识的过程,②符合题意;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真理,排除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颠倒了二者关系,表述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吕氏春秋·察今&gt;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潍水。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这就是典故“荆人涉潍”的由来。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个典故告诉我们</p><p>①要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p><p>②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p><p>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p><p>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而材料中的荆人没用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①与材料不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的范畴,④不符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31个省市自治区居民收入数据和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有24个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名义增速,改变了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GDP增长的局面。这说明我国</p><p>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分配中的比重提高</p><p>②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p><p>③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p><p>④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趋于同步</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根据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可以推导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趋于同步,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劳动报酬的占比情况,排除②;材料也体现不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情况,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针对某些行业中一些外销产品质量远高于同款内销产品质量的现象,2016年8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紧扣消费品质量安全要素,加快制定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提高消费品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这一要求</p><p>①会提升我国商品的国际形象</p><p>②能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p><p>③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表现</p><p>④有助于吸引我国居民境外消费回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提高内销产品的质量,使内销产品质量与外销产品质量一致,这与提升我国商品的国际形象无关,①不选;提升内销产品的质量,与加快“走出去”步伐无关,②不选;“加快制定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提高消费品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这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表现,③正确;提高内销产品的质量,有助于吸引我国居民境外消费回流,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启示我们要</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8125cc7/SYS201801021840423158380889_ST/SYS201801021840423158380889_ST.001.png" width="172"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p>B.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p><p>C. 把握关键部分的作用</p><p>D. 正确处理眼前的和长远的联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漫画中没有破洞的一侧的人因为暂时安全而心存侥幸,不去帮忙,却不知道如果破洞的一侧没有处理好,整个船最后都会沉没。这启示我们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要着眼长远,要正确处理眼前的和长远的联系,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没有正确把握漫画的中心思想,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健康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这既带动了医疗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的兴起,也在涉及环保、食品安全等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孕育了新的市场机会。材料表明</p><p>①生产能够为消费创造动力</p><p>②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p><p>③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p><p>④消费能够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消费水平的提升,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没有体现生产对消费的作用,①不选;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消费水平的提升,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表明消费能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也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p><p>近年来,互联网上不时出现虚构中国共产党及共和国历史、贬损英雄及领袖人物的言论,并被一些人起哄追捧,形成历史虚无主义的歪风邪气。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然而,有些人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恶意剪裁历史或编造谎言,肆意歪曲长征历史,抹黑红军的英勇事迹,丑化和矮化领袖。任由历史虚无主义泛滥,会腐蚀国家的共同记忆,更会破坏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精神价值,必须引起广大民众的高度警觉。</p><p>(1)结合材料,从“质量互变规律”角度,分析如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p><p>(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必要性。</p><p>(3)某校召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征文比赛,要求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假设你是参赛选手,请提出一条核心观点,并作简要阐释。(80字以内)</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向新的胜利,我党需要带领全国各族人员跨越一个又一个“雪山”“草地”,征服一个又一个“娄山关”“  子口”。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时机,果断促同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全党要抛弃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善于抓住机遇,进一步赢得主动和优势加快发展。</p><p>(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推动我国的发展。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坚决反对。③当今苏,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的重要因素。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会使中华民族失去凝聚力,割 我国的综合国力。</p><p>(3)①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不是还原历史。历史虚无主义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目的是通过恶意剪裁或编造谎言煽动群众,否定党的领导。②历史虚无主义以个人立场和观点解读历史,历史虚无主义对史料不作分析、比对和辨伪,甚至片面引用史料,根据自己的政治诉求,任意打扮历史。</p><p>【解析】本题以弘扬长征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文化与社会、历史虚无主义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本题考生可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必须要重视量的积累,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向新的胜利的过程中我党需要带领全国各族人员跨越一个又一个“雪山”“草地”,征服一个又一个“娄山关”“  子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全党要善于抓住机遇,进一步赢得主动和优势加快发展的角度进行回答。</p><p>(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文化对综合国力有重要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泛滥,会使中华民族失去凝聚力,降低我国的综合国力等角度去分析。</p><p>(3)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考生可从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不是还原历史,而是要否定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是部分人根据自己的立场及政治诉求,任意歪曲历史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目前,我国有400多万家网站,7亿多网民,每天产生300多亿条信息。规模如此巨大的互联网,足以使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但其前提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融入互联网。而有数据显示,我国部分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网络仍未形成足够的重视,官方网站长期不更新,成为僵尸网站,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则不善于网络办公,致使网站沦为应付检查的工具。</p><p>材料二    2016年,我国正式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十各个传统行业”,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p><p>(1)结合材料一,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尽快融入互联网。</p><p>(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积极意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网各办公系统的建设及运行状况,加快网上办公发展步伐。②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大力提升网上办公的水平,切实把网上履职作为信息时代政府治理的常态。③国家要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通过加大检查力度及问责等方式,促使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融入互联网当中来。④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从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依托互联网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和建议。</p><p>(2)①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发展。②有利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③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p><p>【解析】本题以互联网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政府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的权力受监督、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本题考生可从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促使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融入到互联网中来的角度进行回答。</p><p>(2)本题考生可从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等角度进行回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