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1:46:41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12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指出,全国58.1万个村委会98%以上实行直接选举并制定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平均参选率超过95%。村委会直接选举</p><p>①是广大农村村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p><p>②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p><p>③实现了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p><p>④创新了基层自治,保障了村民的主人翁地位</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村委会直接选举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了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②③适合题意;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①是错误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方国家已有几十年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历史。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条例提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根据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制定适当阶梯阅读方案,推广阶梯阅读。推广阶梯阅读应该</p><p>①忽略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分级阅读的影响 </p><p>②着重考虑同一年龄段每一位未成年人的不同阅读偏好 </p><p>③考虑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 </p><p>④借鉴西方国家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优秀理论成果</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推广阶梯阅读不能忽略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分级阅读的影响,①不选;推广阶梯阅读不是考虑同一年龄段,而是要考虑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需要,②不选;推广阶梯阅读应该考虑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应借鉴西方国家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优秀理论成果,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实体经济与电商领域历来被视为水火不容的竞争关系,但在近年的“双十二”促销活动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率格力官方商城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携手推出“董东联合”却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实体经济为电商提供质量保证和实物体验,电商为实体经济拓展市场空间和广告效应,“互联网+”与供给侧首例跨界合作成功体现的哲理是</p><p>①矛盾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p><p>②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之和</p><p>③事物的价值变化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p><p>④矛盾双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互联网+”与供给侧首例跨界合作成功,表明事物的价值变化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矛盾双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整体功能是否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关键是看各个部分以什么样的状态组成整体,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看物的眼光有“直”与“曲”之分。直的,看到的是事物表面的姿态;曲的,看到的是事物的内部姿态及本质属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①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可以形成两个真理性认识 </p><p>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p><p>③人类的意识只有真正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具有主观能动性 </p><p>④人们的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分</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识活动的特点的知识。根据题意,人看物的眼光有“占”与“曲”之分,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人们对事物的反映不像照镜子,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具有主动创造性,也同时说明,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分,因此②④正确,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有且只有一个,因此①错误,③的说法太绝对,故正确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下列属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有(&#xa0;&#xa0; )</p><p>①保护企业产权→稳定投资预期→企业投资增加→激发经济活力</p><p>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流通量→激活资本市场→提升股市信心</p><p>③调低增值税起征点→减轻企业税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p><p>④坚持质量强国→完善质量法制体系→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属于推导型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保护企业产权有利于稳定投资预期,使得企业投资增加,从而激发经济活力,①适合题意;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增加货币流通量,从而激活资本市场,提升股市信心,这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不是实体经济,排除②;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才能减轻企业税负,降低经营成本,③是错误的;坚持质量强国,完善质量法制体系,有利于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击中了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该剧的热播表明(&#xa0;   )</p><p>①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       </p><p>②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括实践</p><p>③观众的喜好是评判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准 </p><p>④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民的名义》击中了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而热播,这表明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也说明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①②正确;实践是评判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准,③错误;社会实践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期,我国相关部门依法依规查出并曝光11起网上传播违法信息典型案例:经查,相关涉案人员利用互联网等平台传播涉暴力恐怖、民族分裂以及虚假谣言信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悉怖主义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上述事例启示我们</p><p>①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坚守法律法规底线</p><p>②无论是网站还是网民,都应增强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p><p>③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誊和利益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p><p>④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行使监督权</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错误,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誊和利益是公民的义务。④选项错误,其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对于网上传播违法信息的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故启示我们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坚守法律法规底线,无论是网站还是网民,都应增强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故①②选项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要求出口企业按照相同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逐步消除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产品“质量高差”,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扩大“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    )</p><p>①有利于促进供需结构优化,增加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p><p>②会增加企业生产负担,促进企业生产转型升级</p><p>③有利于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中国品牌走向世界</p><p>④旨在解决国内市场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扩大“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会逐步消除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产品“质量高差”, 解决国内市场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要,有利于促进供需结构优化,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①④项符合题意;扩大“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其目的是解决国内外产品质量不同问题,保证国内外同线同标同质,不会增加企业生产负担,②项错误;③项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的宁夏回民姬秀林今年获得了政府补贴近4万元,其中改造危窑补贴2.7万元,建牛棚补贴8000元,发展产业补贴2000元。精准扶贫政策正帮助越来越多少数民族贫困居民走出困境。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是</p><p>①我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p><p>②我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体现 </p><p>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p><p>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①④适合题意;②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员干部和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2017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对于这一年的经济工作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指明:稳中求进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p><p>材料一 2016 年,我国经济稳中趋缓、稳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这些都</p><p>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密不可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2017 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加强财税政策对振兴实体经济的支持,为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预算安排保障重点、关键领域的支出,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保障的支出。支持实体经济升级,严防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p><p>材料二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 2017</p><p>年中国楼市发展方向,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让住房回归其居住属性,抑制其作为投资品的资产属性。某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精神,以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等为抓手,提出了适应市场规律的包括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综合性调控新思路,努力化解人们“房不胜防”的住房焦虑,引导理性购房,抑制房地产泡沫,以推进楼市的稳健发展。</p><p>(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政策是如何通过影响供求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省政府在调控楼市、化解人们住房焦虑中的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加强财政政策对振兴实体经济的支持,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②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降低成本,增加有效供给;③财政支出突出针对性,预算安排保障重点、关键领域的支出,能优化产业结构,能增加有效供给;④企业税负减轻,从而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既可以增加供给,又可以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扩大消费需求;⑤财政优化资金流向,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加大民生支出,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推动消费需求的增长。</p><p>(2) ①该省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提出了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调控新思路,从而推动决策的实施,化解人们的焦虑。②该省政府积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建设职能,加强宏观调控,采取多种经济手段,提出综合性调控新思路,化解人们住房焦虑,有利于推动楼市的稳健发展,有利于满足人们“住有所居”的需求。③该省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行动,加强楼市调控,切实解决百姓住房困难,维护了人民利益。</p><p>【解析】此题以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我国2016年的经济形势为背景,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考查我们宏观调控、财政作用、财政政策和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宗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的相关知识。</p><p>(1)此题考查宏观调控、财政作用、财政政策。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题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①价格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实施减费降税政策使企业的税负降低,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领域,扩大供给。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针对性的财政支出可以有力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尤其是在一些投入较大,回报较小的领域。③企业税负降低意味着企业商品有更高的定价空间,消费者能买到更廉价的商品,促进消费。④财政支出偏向于民生领域体现出国家对社会公平的重视,通过扩大支出来刺激经济,减轻人们生活负担。⑤财政有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可以通过调整供求关系实现这一点。</p><p>(2)此题考查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宗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的相关知识。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题目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①我国的各级政权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地方位于中央关系上体现为地方对中央的绝对服从,地方政府在调控楼市的过程中严格遵照中央的指示,推进楼市稳健发展。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职能,地方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积极履行上述职能,对楼市进行综合性的宏观调控,推进楼市稳健发展。③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该省政府积极履行这一原则,加强楼市调控,切实解决百姓住房需求。</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