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1:43:34

湖北省黄冈市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23 - 27日,围棋人机大战2.0正式打响,AlphaGo以3比0战胜柯洁;5月26日,AlphaGo在人机大战团体赛中战胜陈耀烨、时越、芈昱廷、唐韦星、周睿羊。一些人不禁为此感到失望和担心,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则认为:“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承认人工智能 </p><p>①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思维与功能必然落后于人类</p><p>②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p><p>③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p><p>④代表着科技与未来,是与人类思维相平行的认识主体</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的本质的知识。①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这说明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②③适合题意;人工智能不能代表着科技与未来,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政府做好收入分配的调整,为此,政府要</p><p>①增加就业岗位,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p><p>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p><p>③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p><p>④逐步降低居民储蓄率,增加居民消费信心</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属于再分配,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因为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所谓“逆代购”,就是由于中国产品物美价廉,以至于海外的中国员工回国时,常有外国同事请求代购中国国货,或外国朋友回国时开始购买中国产品自用或送给家人朋友。逆代购现象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产生,正在走向世界。新兴的中国品牌不仅受到华人华侨的喜爱,也开始引领一些外国本地人士的消费潮流。“逆代购”表明</p><p>①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丰富且价格实惠的中国商品</p><p>②中国开始从模仿引进型创新向原始突破型创新的进步</p><p>③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变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下降</p><p>④企业对国内投资增加,投资收益率随之上升</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材料中讲到“中国产品 物美价廉”,从而引发“逆代购”,故①应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产生,正在走向世界”,体现了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卓有成效,②符合。“逆代购”并不能直接降低企事业的经营风险,故③排除;材料并没有反映对国内投资增减问题,故④与材料无关。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中所显示的是2017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同比涨跌幅,由此判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581e12e7/SYS201801022024568186818649_ST/SYS201801022024568186818649_ST.001.png" width="398" height="2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生产决定消费,我国经济发展平稳运行,总体水平提高</p><p>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提高</p><p>③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大大下降</p><p>④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应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的知识。图中显示的是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 指标,图中消费价格虽有不同程度地上涨,但总体上涨幅度并不大,可以推断生产决定消费,说明我们总体水平提高,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提高。但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不一定会大大下降,此时也不必加强宏观调控来稳定物价。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8月,共享单车现身黄州城区。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对共享单车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p>①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的商品交换形式</p><p>②能够充分实现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p><p>③生产者兼得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p><p>④实现单车价值是租赁方的使用目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知识。共享单车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的商品交换形式,它能使物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有效利用,①②正确。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要得到商品价值,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③说法错误;实现单车使用价值是租赁方的使用目的,④说法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以色列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当水螅身体片断再生时,它们使用绳状蛋白质纤维一一细胞骨架,重新排列细胞:当身体被切或者被撕裂时,细胞骨架模型将幸存下来,变成新身体的一部分。这证实了水螅具有“长生不老”的能力,可以逃避身体衰老进程,这表明</p><p>①改变创造条件可以克服规律的必然性</p><p>②新的具体联系建立在固有联系基础上</p><p>③若干要素重新组合后能产生新的系统</p><p>④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检验真理性认识</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联系的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真理的知识。规律是客观的,①说法错误,新的具体联系是建立 在事物固有联系上,②说法正确。该科学研究是在实践中发现和检验的,④正确。题中所讲述的水螅身体片断再生,并没有产生新的系统,③说法错误。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年度GDP增长目标中,2015年设定的是7%;2016年设定为6.5%~7%。2017年设定在6.5%。近年来我国GDP目标在合理下调的用意是</p><p>①既着眼于保障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又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现状</p><p>②既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考虑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需要</p><p>③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p><p>④既要运用法律手段又要运用经济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知识。我国GDP目标的合理 下调是为了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用意不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权衡,故③不符合题意。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故④错误。所以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第十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专题论坛上,中民投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张胜表示,建议进一步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降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以及消费金融等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企的准入门槛。这旨在</p><p>①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巩固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p><p>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探索股权多元化改革</p><p>③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放大国有资本功能</p><p>④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本题主要强调对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门槛的降低来实现国企改革。①说法错误,居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③说法不符合材料,选项②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下列有关宏观调控的手段说法正确的是</p><p>①国家税务总局提高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经济手段</p><p>②国务院要求互联网运营企业“降费提速”——法律手段</p><p>③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食品犯罪,保护舌尖上的安全——法律手段</p><p>④央行于一年内多次“降息、降准”——财政手段</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经济手段是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调节经济活动;法律手段是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的强制性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税务总局提高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是经济手段的财政政策,①正确;国务院要求互联网运营企业“降费提速”是行政手段,②错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食品犯罪,保护舌尖上的安全是法律手段,③正确;央行于2015年10月24日“降息、降准”是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④错误;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带领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最新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这对暗能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该项发现说明了</p><p>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p><p>②真理在不断否定自身中得到发展</p><p>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来源</p><p>④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①是错误的;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②是错误的;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来源,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08月23日12时50分,台风“天鸽”在珠海市金湾区登陆。截至17时,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55亿元。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预警?如何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p><p>A.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p><p>B. 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p><p>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p><p>D. 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产生的知识。本题材料中“人们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充分说明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社会实践活动,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中的观点表述错误,排除。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随着微信、陌陌、QQ等一系列社交APP的火爆兴起,“指尖社交”逐步取代了“言语社交”。逢年过节,人们不再互相电话问候,一条群发信息就完成了节日祝福,亲友相聚,人们不再围桌闲话家常,“低头娱乐”就度过了团圆时间。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单。这表明</p><p>①新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各种各样障碍</p><p>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p><p>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p><p>④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手机本来是让沟通便利,但过度使用,反而造成不利的影响,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②选项说法符合题意应选;使用手机超过一定的限度和实践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体现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引进质变。故③应选;①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选;④说法错误,不是任何事物的矛盾双方都是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犬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人制造强国行列。为实现该目标,以下哪些经济措施行之有效</p><p>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p><p>②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履行经济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p><p>③加快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各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p><p>④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市场配置资源、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知识。中国制造迈入强国行列,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的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同时还应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①④说法正确。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不符合材料中经济措施的要求,②错误。加快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应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③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2017年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建议地方安排不少于600亿元债务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节水两项工作,主要用于优势特色产业相关基础建设,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支持农业节水。关于国家实施该项措施的原因,正确的传导路径是</p><p>①农业发展新动力不足</p><p>②价高伤民</p><p>③农业供给减少</p><p>④农业产品价格下降</p><p>A. ④→①→③→②    B. ①→②→③→④</p><p>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①→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国家对农业支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业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农业发展动力不足。从而使农民积极性不高,农业供给减少,供小于求,价格上涨,使得价高伤民。所以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8月23日至27日,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行。重视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共识,触摸智能服务与智能设备共同搭建“未来生活”是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智能社会的基础支撑。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由听从简单指令向拟人、智能方向不断“进化”。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特种机器人、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手术、人工智能+无人超市……从“互联网+”到“智能+”,人工智能默默的填充、改变人类学习娱乐、生产生活。</p><p>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一种新型工具,人类智慧的“延伸”。专家相对一致的观点是,今天的人工智能在感知和认知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情感和自主意识方面,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存在鸿沟。</p><p>材料二    腾讯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最多,1078家;中国第二,486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诞生于1996年,2003年进入平稳期。相对而言,中国在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p><p>在面向2030年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的战略性部署中,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国际第一方阵,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动带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p><p>(1)根据材料一,结合思维的奥妙,阐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存在鸿沟的原因所在?</p><p>(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未来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而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意识的产物,不能取代和超过人类智慧。</p><p>②人类智慧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类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这些特点,不能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说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存在着鸿沟。</p><p>(2)①国家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作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p><p>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助推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与升级。</p><p>③通过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对人工智能行业和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出台人工智能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与氛围,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p><p>【解析】本题以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行这一时政热点为背景,以重视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共识,触摸智能服务与智能设备共同搭建“未来生活”是大势所趋为话题,从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p><p>(1)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一,结合思维的奥妙,阐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存在鸿沟的原因所在,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思维的奥妙的知识。这一知识只要包括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意识活动的特点。具体到本题,考生可以从意识活动的产生离不开人脑、意识活动的特点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p><p>(2)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未来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角度分析说明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然后可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识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p><p>“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共享。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p><p>(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来指导当前社会生活?</p><p>(2)“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为更好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设计两条宣传标语。</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二十四节气”,在指导生活时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不足,促进气象科学取长补短;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时要根据环境与社会的改变,与时俱进地指导当前社会生活;③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实践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对现代社会生活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p><p>(2)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中华文化闪耀世界;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p><p>【解析】本题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全面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来指导当前社会生活,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矛盾观,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进行说明;其次可以从辩证的看待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再次可以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p>(2)本题比较开放,要求考生“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为更好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考生所提标语,只要符合主题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案。</p><p>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明显下降。一要加快解决烯煤污染问题。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加大烯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东中部地区要分别于今明两年完成,西部地区于2020年完成。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加快秸杆资源化利用。二要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明确排放不达标企业最后达标时限,到期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三、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四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扩大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范围,强化应急措施。五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对偷排、造假的,必须严厉打击;对执法不力、姑息纵容的,必须严肃追究;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必须严格问责。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责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p><p>(1)根据材料,请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我们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p><p>(2)结合材料,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怎样打好蓝天保卫战?</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市场经济自发性和盲目性等弊端会导致一些无效供给,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p><p>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发展,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p><p>③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p><p>④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引导公众向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转变。(2)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必须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坚持系统优化方法以寻求整体目标最优。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体现了这一哲理。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要求我们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说明了这一哲理。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积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体现了这一点。④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重污天气,加强其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⑤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答满四点,言之有理即可.)</p><p>【解析】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为话题,从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的实质、抓主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知识。</p><p>(1)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请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我们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解答本题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然后要注意的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节约、全面小康、发展方式的意义进行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怎样打好蓝天保卫战,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因此考生结合着材料可以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我国的改革向前推进到了“深水区”。要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我们应</p><p>A. 实现生产力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p><p>B. 消除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p><p>C. 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p><p>D.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本题材料中所说的是“各项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不是生产力,,故A不符合题意,不选;B中“消除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的矛盾”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选;应遵循的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故C表述错误,不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故D符合题意,因此,答案是D。</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黄冈市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