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1:42:38

天津市红桥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边的漫面《盲目扶贫》启示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f6efd7e6/SYS201801022052388232703613_ST/SYS201801022052388232703613_ST.001.png" width="262"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要敢于胜利,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p><p>B. 要坚定信心,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p><p>C. 要全面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p><p>D. 要具体分析,依据致困原因制定脱贫办法</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题漫画《盲目扶贫》反映的是当地给扶贫者送 “羊”脱贫,这与当地的实际不符,因为当地“戈壁荒滩,没有草也没有水,怎么放羊”,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说法正确但都与漫画寓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个唯物主义自身的历史演变来看,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完成了由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各种形态的唯物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p><p>A. 正确认识了世界的本质</p><p>B. 反对把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p><p>C. 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p><p>D. 承认意识有重要的反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反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机械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上的原子作为世界本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认识了世界的本质,A说法错误;各种形态的唯物主义都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反对把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B正确且符合题意;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是可知论,而不是唯物主义的共同之处,应排除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意识有重要的反作用,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52处世界遗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拥有屋,由过去长期“跟跑”进入“并跑”“领跑”阶段,部分领域已由“技术接受国”变为“技术输出国”。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p><p>A. 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曲折的</p><p>B. 量的积累能为质的飞跃创造条件</p><p>C.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p><p>D. 事物总是处于不显著的进化之中</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中国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拥有屋,由过去长期“跟跑”进入“并跑”“领跑”阶段,部分领域已由“技术接受国”变为“技术输出国”, 这一现象量的积累能为质的飞跃创造条件,B正确且符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应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C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罗官章,退休后回到农村老家,为群众脱贫四处奔波,当发现本地适台种植天麻时,他通过技术学习、山上试种、联合开发,带领1500多户贫困乡亲成功脱贫,他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p><p>①提高个人素质有利于觌人生价值</p><p>②一个人的价值关键在于得到社会认可</p><p>③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p><p>④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体现</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罗官章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体现,提高个人素质有利于觌人生价值,①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上层建筑,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和杜会现象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联系,其中最根本的联系是</p><p>A. 与经济的关系</p><p>B. 与宗教的关系</p><p>C. 与道德的关系</p><p>D. 与文化的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上层建筑。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上层建筑,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和杜会现象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联系,其中最根本的联系是与经济的关系,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宋史·选举制》在谈到官员的选拔时说,铨选(选才授官)“以年劳取人,可以绝超躐(杜绝越级提拔),而不无贤愚同滞之叹;以荐举取人,可以拔俊杰,而不无巧佞捷进之弊。”由此可见,该书作者</p><p>A. 不大赞同官员铨选制度</p><p>B. 坚持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p><p>C. 主张由皇帝来任命官员</p><p>D. 看到了年劳制和荐举制的对立之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宋史·选举制》在谈到官员的选拔时,对以年劳取人和以荐举取人的分析坚持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B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宋代的蒋捷有一首《虞美人·昕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台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p><p>A.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不</p><p>B. 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p><p>C. 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p><p>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宋代的蒋捷的《虞美人·昕雨》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A正确且符合题意;B C都属于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但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应排除;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茗不与四时同”,春饮花茶长精神,夏饮绿茶身清凉,秋饮青茶可润燥,冬饮红茶暖心田。上述茶文化中蕴含的哲理是</p><p>①矛盾具有特殊性</p><p>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p><p>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p><p>④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饮茗不与四时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①正确且符合题意;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茗不与四时同”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说法正确但在材料都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要求我们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p><p>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努力为人民服务</p><p>②坚持群众观点,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p><p>③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p><p>④坚持依法行使权力,做到依法行政</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对人民负责、自觉站在最大人民的立场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要求我们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了解民意,为网民解疑释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努力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观点,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应排除;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同学在复习《百舸争流的哲学思想》时,绘制了右侧这幅图,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唯物主义”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f6efd7e6/SYS201801022052399014860653_ST/SYS201801022052399014860653_ST.001.png" width="397" height="2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不可知论。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旧物种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新物种取代旧物种时,不仅不捧斥,而且必须保留旧物种的某些特征。这是因为</p><p>A. 保留才能维系物种特征的永恒性</p><p>B. 保留的实质是“扬弃”,既继承又否定</p><p>C. 保留是新物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p>D. 保留是新物种取代旧物种的根本途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物种取代旧物种时,不仅不捧斥,而且必须保留旧物种的某些特征,这是因为保留是新物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正确且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错在“永恒性”;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继承又发展,B说法错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是新物种取代旧物种的根本途径,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够爬出来了。“螃蟹效应”对团队建设的启示有</p><p>①要促进事物整体的结构优化</p><p>②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p><p>③要注意系统内部要素的有序性</p><p>④要学会用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够爬出来了,“螃蟹效应”对团队建设的启示是要注意系统内部要素的有序性,要促进事物整体的结构优化,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未成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p><p>①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p>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p><p>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本题材料说明研究人员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说明了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检验,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p><p>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p><p>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p><p>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p><p>④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漫画启示我们要做一个</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f6efd7e6/SYS201801022052405108572151_ST/SYS201801022052405108572151_ST.001.png" width="84"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能创新、有竞争意识的人</p><p>B. 不张扬、脚踏实地的人</p><p>C. 会感恩、有合作意识的人</p><p>D. 肯奉献、服务社会的人</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漫画骂别人,毁自己,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做一个会感恩、有合作意识的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说法正确但都与漫画寓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刘邦率军攻入威阳,打的是。除秦苛法一的旗号,但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出于维护秩序的需要,又逐步恢复了旧有的法律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九章律》为核心的法律制度,这就是历史上“汉承秦制”说法的由来,它告诉我们</p><p>①政治人物应该讲诚信,不能说一套、做一套</p><p>②法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内在的继承性</p><p>③任何变革都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对前人经验教训的扬弃</p><p>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辩证的否定观。历史上“汉承秦制”说法的由来,它告诉我们法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内在的继承性,任何变革都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对前人经验教训的扬弃,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发展的实质是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唐代的陆贽,为官清廉,皇帝曾劝他:“像马鞭、靴子之类的小礼物,受亦无妨,无伤大雅.”但陆赞却认为,“贿道一开,展转滋甚”,受贿之门一旦打开,欲望一定膨胀,一开始是马鞭和靴子,接下来就会是黄金和美玉。这表明</p><p>A. 反腐败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p><p>B. 反腐败必须紧抓大案要案</p><p>C. 反腐败需要从点滴小事抓起</p><p>D. 反腐败需要加强制度建设</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受贿之门一旦打开,欲望一定膨胀,一开始是马鞭和靴子,接下来就会是黄金和美玉,这表明反腐败需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小事抓起,把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根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科学家之所以要懂哲学,主要是因为</p><p>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p><p>B.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p><p>C.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p>D. 哲学对具体学科的研究有指导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科学家之所以要懂哲学,主要是因为哲学对具体学科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正确且符合题意;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不一定科学,A说法错误;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虽然知道没有什么用·但面对自己孩子即将参加的高考·不少人还是参与到祭天地、拜圣人、烧香磕头的“高考迷信”中去.这启示我们</p><p>A. 要勇于创新,因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p><p>B. 要热爱真理,因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p><p>C. 要知行统一,因为脱离实践的认识是没有意义的</p><p>D. 要具体分析,因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虽然知道没有什么用,不少人却为了自己的孩子参与到祭天地、拜圣人、烧香磕头的“高考迷信”中去,这启示我们要知行统一,因为脱离实践的认识是没有意义的,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的设立①在事物原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联系</p><p>②表明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其属性的发现</p><p>③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p><p>④印证了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决定作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哲学上讲述的事物的价值是指其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④选项错误,理论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题目中,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人们在事物原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联系,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故①③入选。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竞对人民的庄严承诺。</p><p>材料二:辽宁阜新的老李是传统养牛户,有经验但缺乏资金.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中,政府摸准了“老李们”的脉,对症下药,先判断因何致贫,再研究如何帮扶,实施精准扶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p>(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们党为什么要。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p><p>(2)材料二中对症下药、“精准扶贫”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哪些?</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这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 向、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 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的体现。</p><p>(2)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道理;体现了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p><p>【解析】本题以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针对第一个问题,答题的知识范围限定为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我党要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主要可以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等角度进行表述即可。针对第二个问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二中对症下药、“精准扶贫”体现的哲学道理。这个题目的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一个理解与运用能力。首先,从唯物论的角度,考生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从辩证法的角度可以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北宋年间,一场大大将皇宫烧毁,丁渭受命重建官殿,面对近处无处取材,搬运物资困难、建筑垃圾无处存放三重困难,丁渭经过反复思考,想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但提前完成了这项工程,而且节省了大量金银:首先,在皇宫前的大道上挖沟取土烧砖,解决近处无处取材的难题:然后引水入渠。利用河道运送建筑材料,解决搬运物资的困难;最后,将大量建筑垃圾统统埋进放完水的沟渠,重修皇宫前的大道,解决了建筑垃圾无处存放的问题。这就是被誉为“一举而三役济”的“丁渭造宫”。这种综合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一种典型的系统工程思想,是非常值得学习的。</p><p>请运用“系统优化方法”说明“丁渭造官”的合理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整体性。丁渭从建设宫殿这一过程的全局出发,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 性。挖沟取土烧砖、运送物资、填埋垃圾要按顺序进行。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丁渭着眼于建造皇宫这一系统工程的 整体,把各个部分、要素联系 起来思考,形成了完整准确的认识。</p><p>【解析】本题请考生运用“系统优化方法”说明“丁渭造官”的合理性,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系统优化方法”,问题指向是说明“丁渭造官”的合理性,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等方面来分析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全社会创新创业全面展开,在年初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p><p>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可以创造更大价值。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 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更好地实现商品价值,扩大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经济国 际竞争力。</p><p>【解析】本题请考生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本题的知识范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从价值的含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等方面来分析说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更好地实现商品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经济全球化曾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中方认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不能就此把它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我们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往和节奏;我们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p><p>上述材料中,中方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认识及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建议蕴含着哪些哲学道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中方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认识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关于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建议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主动作为、 适度管理,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客观性的统一;②顺 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③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 济全球化的好处,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回答上述材料中,中方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认识及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建议蕴含着哪些哲学道理,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哲学道理,问题指向是上述材料中中方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认识及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建议蕴含着哪些哲学道理,属</p><p>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中方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认识及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建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相关哲学道理来组织答案:中方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认识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动作为、适度管理,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客观性的统一;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 济全球化的好处,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津市红桥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