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 必修3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词曲作者小虫诠释了老子“一生万物”的本意。“一”中有运笔姿势,“一”中有中华汉字的结构,“一”中有中华古老风韵,“一”中有委婉含蓄的爱情传说。用“一”构筑浅显框架,体现了</p><p>①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特征</p><p>②中华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p><p>③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和弘扬</p><p>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归属感</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的丰富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符合题意。词曲作者小虫诠释了老子“一生万物”的本意,同时又赋予“一”新的内涵,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传承性,②符合题意。传承文化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弘扬,③表述不正确。④材料没有体现,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具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数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材料说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p><p>①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p><p>②能独树一帜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p><p>③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p><p>④在世界文学宝库中长期占有重要的位置</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数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②符合题意。材料表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③符合题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主要组成部分,①表述错误。园林艺术不属于文学艺术,排除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这四颗璀璨的明珠</p><p>①折射出中华文艺的内容极为丰富</p><p>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向往</p><p>③囊括了中华民族创造的科技成果</p><p>④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p><p>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由题意可知,这四颗璀璨的明珠指的是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折射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内容丰富多彩,①符合题意。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②符合题意。科技成果不属于文学艺术,排除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排除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8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回答下列小题。</p><p>【1】历届文艺会演期间,少数民族演员满怀激情载歌载舞,展示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蓬勃活力。可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体现了</p><p>①中华文化的异彩纷呈 </p><p>②民族文化是优秀文化 </p><p>③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p><p>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2】文艺会演参演剧目主题突出、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点鲜明,同时又极具现代气息,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其中的地域特点鲜明是基于</p><p>A.各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p><p>B.受各区域历史和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影响 </p><p>C.各区域文化相互独立并保持各自传统特色 </p><p>D.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p><p>【3】每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都是精品力作荟萃,令人振奋和欣喜。这些精品力作</p><p>①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p><p>②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p><p>③能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p><p>④能展示民族文化风貌,彰显民族文化的共性 </p><p>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p><p>【1】C</p><p>【2】A</p><p>【3】B </p><p>【解析】</p><p>【1】通过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折射出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特点,故①②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②观点不科学,排除。③与题意不符合,排除。</p><p>【2】文化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A符合题意。历史条件不属于自然因素,排除B。CD是对文化区域性的释义,不是其原因,不符合题意。</p><p>【3】由题干信息可知,这些精品力作都是少数民族文化。①②是对民族文化的正确描述,符合题意。③中的“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说法错误,排除。民族文化彰显的是民族文化自己的特色,排除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右图中两种房屋建筑,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这说明 </p><p>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c54b56f5/SYS201801021801583781815246_ST/SYS201801021801583781815246_ST.001.png" width="208"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A.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共性 </p><p>B.文化是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反映</p><p>C.文化对人们改造自然有重要影响 </p><p>D.文化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p><p> </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图文材料揭示了造成文化独特性的原因之一是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这说明文化的形成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AC与题意无关。B观点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落后文化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反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结构。其中56个民族各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多元”的方面;而56个民族在历史上又有一个主体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结构“一体”的方面。统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能够承担这个“主体文化”使命的,只能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于其对于构成中华民族共同要素的血缘世系、语言交流、文化性格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命运跌宕起伏。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儒家文化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进行更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新阶段。</p><p>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p></div></div>
<div><p>【答案】①儒家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佐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p><p>②儒家文化鲜明的独特性和民族性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p>③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结构说明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p><p>④儒家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p><p>④儒家文化在挑战中不断进行更新,发展到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p><p>(如从中华文化的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皆可)</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设问指向对中华文化特征的理解。回忆课本知识,中华文化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性、包容性等特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可获取准确信息,对应中华文化的各个特征。</p></div>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0日,中西部十七省(区、市)人大民族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省份。近年来,河南省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掘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2016年年9月,河南省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蔡文姬》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得了剧目银奖,全省3处清真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项少数民族项目、5位传承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河南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因。</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其强烈的民族认同感。②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可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皆可)</p><p>【解析】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知识,范围较广。答题指向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因。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答案时可以从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要理论联系材料进行分析。</p></div>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茶文化意蕴深厚,以茶为生、以茶修为、以茶联谊、以茶论人、以茶入艺、以茶作画、以茶兴文、以茶施礼,可谓茶中有品格,茶中有人生。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茶文化</p><p>①是中华文化的书写者和传承者</p><p>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p><p>③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p><p>④体现了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④符合题意。汉字书写和传承着中华文化,①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