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乐而思中心届高三政治专题专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16年12月29日,甘肃省临夏州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授牌暨模范集体模范个人表彰大会召开。2016年临夏州通过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创建活动,取得了多方面的显著成效。这</p><p>①说明临夏州铲除了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p><p>②充分保证了临夏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p><p>③是临夏州各个民族实现平等的物质保障</p><p>④是临夏州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生动体现</p><p>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反映了临夏州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实现是基于我国已经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阶级根源,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①②正确符合题意。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的物质保障,③观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团结,④不符合材料主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到宁夏调研。回答题。</p><p>【1】在银川市新城清真寺调研时,习近平说,希望大家继续发扬爱国爱教传统,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发挥积极作用。在场的伊斯兰教界人士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既念好古兰经,又念好致富经,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材料旨在强调</p><p>①要积极运用行政力量去管理和发展宗教</p><p>②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p><p>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p><p>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宗教自身的要求</p><p>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p><p>【2】习近平曾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好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之所以强调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因为</p><p>①它是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前提和基础</p><p>②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准 </p><p>③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p><p>④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保证</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p><p>【1】A</p><p>【2】C</p><p>【解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到宁夏调研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1】用行政力量发展宗教观点错误,①不选;“既念好古兰经,又念好致富经,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这是强调我国宗教界要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②正确;伊斯兰教界人士表示要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材料这是强调从事宗教活动要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③正确;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并不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p><p>【2】强调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因为它是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前提和基础,①正确;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准,②错误;③与设问重复,不是强调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的原因;强调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因为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保证,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的2015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宗教学)于9月18-20日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与宗教对外交流为主题,百余位专家学者、政界人士、宗教界人士出席论坛,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宗教的关系开展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积极为国家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材料主要说明</p><p>A. 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p><p>B. 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p><p>C.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p><p>D. 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我国的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能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材料中宗教人士“积极为国家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推动新形势下新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决定,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这说明</p><p>①没有国家的投资新疆地区就不能发展</p><p>②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p><p>③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p><p>④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央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②④正确。①说法片面,排除。我国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但这不单指民族经济,④观点绝对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到宁夏调研。为落实“十三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进行,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这要求我们( )</p><p>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短期内消除民族间的不平衡</p><p>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p><p>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在地位上一律平等,在发展程度上还存在着不平等,短期内并不能消除民族间的不平等,②不符合题意;自治权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不是由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④错误。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立法工作始终坚持“在本地特色上下功夫,在有效管用上做文章”,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为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由此可见</p><p>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p><p>②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p><p>③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由当地的入大及其常委会统一行使</p><p>④民族区域自治能够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相结合</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地方特色加强立法工作,是行使自治权的内容之一,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当地人大和政府,故排除;人大立法突出民族特色最终推动自治区的发展,说明实行区域自治能够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相结合,故题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座寺庙里,小李看见住持送给游客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的卡片上有这样的话:“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这反映了在我国( )</p><p>①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p><p>③宗教的一些教义具有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 ④宗教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p><p>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解答本题时,通过审读材料可知,住持送给游客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的卡片上的话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说明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题肢①③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题肢④不符合实际,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许多人选择在传统节日到寺庙焚香祈福。为此,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在宗教界广泛开展“推动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活动,引导广大信众和游客文明敬香,自觉抵制烧高香、烧天价香、烧头柱香等不良风气。这体现了我国( )</p><p>A.鼓励和支持群众信仰宗教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p><p>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保护各种宗教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宗教界广泛开展“推动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活动,体现了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故排除。选项C项与题意不符。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因此选项D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国家宗教事务局确立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尊重、包容、团结、合作”,即坚持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凝聚力量、和衷共济。这符合宪法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明确规定,有利于增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材料体现了</p><p>①我国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 </p><p>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p><p>③我国坚持政教分离,对待各种宗教一律平等一视同仁</p><p>④在我国宗教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增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表明我国坚持政教分离,对待各种宗教一律平等,一视同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③正确;材料并没有描述保护宗教活动,①不符合题意;我国宗教的本质并没有改变,④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政治优势不容削弱。这“三个不容”,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不断发挥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p><p>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p></div></div>
<div><p>【答案】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青海,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采取有效举措,汇聚起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p><p>运用所学知识,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分别说明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p><p> </p></div></div>
<div><p>【答案】国家:</p><p>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p>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p><p>④维护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p><p>个人:</p><p>①遵守宪法和法律。</p><p>②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性义务。</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分别说明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属于措施类试题,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从党和国家角度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从公民角度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