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乐而思中心高三政治专题专测:文化与社会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p><p>①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自然表现形式 ②《庐山图》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p><p>③《庐山图》是自然美在文化上的反映 ④《庐山图》是社会实践的产物</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艺创作属于文化活动,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故题肢①表述错误;《庐山图》体现的是独特的自然文化,故题肢②表述错误;题目中,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说明了《庐山图》是自然美在文化上的反映,而就这幅画《庐山图》而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由此可知,文化就是指</p><p>A. 人类改造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先天受教育的程度</p><p>B. 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先天受教育的程度</p><p>C.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p><p>D.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内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著名思想家爱默生认为“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强调了文化的作用,又指出了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项符合题意;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以及人们受教育的程度都是文化的部分表现形式,且人们的受教育程度都是后天的,不存在先天问题。AB项均不能准确概括文化的含义,说法错误;文化不仅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D项说法不全面;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一词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是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铜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表明</p><p>A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 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p><p>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该题是从广义上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广义上看,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人猿相揖别”表明人类社会的产生,从最初的“只几个石头磨过”到现代的“钢铁炉中翻火焰”,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D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创造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不是文化的生产,故A错误;B项所指的是狭义的文化,故排除B;材料未涉及文化的载体,故排除C;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拾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p><p>A. 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p><p>B. 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p><p>C. 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p><p>D.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所起的作用。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在解答本题时要准确审题,把握题干意思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强调文化的力量对民族的影响(,即民族凝聚力,故B符合题意;此题并没有涉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A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CD。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泰山雄伟壮观,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之首”的盛名称誉古今。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下列泰山景观中属于文化景观的是</p><p>A.旭日东升 B.孔子登临处 C.天烛峰 D.云海玉盘</p><p> </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根据题目可知,解答此题要从文化的概念入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旭日、云海、天烛峰是自然现象不能体现泰山文化,故ACD错误;孔子登临处属于精神产品能够体现泰山文化,故B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生活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p><p>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p><p>②上海市设立自由贸易免税区</p><p>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7日闭幕,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主题</p><p>④2016年10月18日,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在福州举行</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化的含义。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经济、政治、文化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在福州举行属于文化活动,故④符合题意;《世界记忆名录》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延伸,有利于珍贵文献得到保护和传播,故①符合题意;上海市设立自由贸易免税区属于经济现象,故排除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7日闭幕,是政治现象,故排除③。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书法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这说明( )</p><p>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p><p>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p><p>③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 </p><p>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书法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也不涉及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由此可见( )</p><p>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B.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p><p>C.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p><p> </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题目中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认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说明了经济发展状况由文化反映出来。故B选项表述符合题意入选。A选项强调的是经济决定文化,而题目中说的是文化反映的是经济问题。C、D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某公司提出“智谷产业”的新概念,欲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文化创意生产、创意成果数字出版、文化类产品和产权交易的生态产业链。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彰显</p><p>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p>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p><p>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文化产业的消费渠道实现</p><p>④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应该得到扶持和倡导</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中某公司提出“智谷产业”的新概念充分说明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进一步佐证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①②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及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实现,故③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故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 )</p><p>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p><p>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p><p>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p><p>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的文化字眼折射出了人们的政治地位差别,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②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③不选;古代人们用服装文化字眼来表明人们政治身份地位的不同,这折射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皖江澎湃八百里,淮河生息五千年。到徽州人间无梦,登黄山天下无山。”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这首饱含激情的诗,描绘出了安徽文化的无穷魅力。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采取了切实措施,推动本省文化繁荣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p><p>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知识。</p></div></div>
<div><p>【答案】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这首饱含激情的诗,描绘出了安徽文化的无穷魅力。②文化反作用经济。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p><p>【解析】本题以安徽省大力实施“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本题要求考生充分解读材料,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故考生着重可以从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28日,在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唐山视察,对抗震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希望唐山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弘扬抗震精神,再接再厉、不懈努力,把唐山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美,使这座英雄的城市再创辉煌。这是总书记对唐山提出的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必将激励起唐山人</p><p>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抗震精神的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要追求物质的现代化,也要追求精神的现代化。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中国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弘扬抗震精神,不仅有利于促进唐山人民“再创辉煌”,也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精神力量。</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属于意义类主观题。本题限定的知识点非常精准,即文化的社会作用这一知识点。回忆课本关于这一知识点的内容,结合材料的抗震精神,即可作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