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1:39:26

年高考政治哲学生活专题小练习之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2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正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时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 即数据处理技术时代。IT是以我为主,方便自我管理;而DT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了,你才会成功。由IT到DT,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转变,也会带来技术的巨大转变。这表明</p><p>①人的思维观念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有创造性   </p><p>②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p><p>③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p><p>④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和本质的差别  </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价值的创造与实现。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了,你才会成功,这表明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意识都具有主动创造性,不是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的意识才有创造性,①说法错误;④说法明显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互联网+” 时代,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A. 四五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p><p>B.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p><p>C.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p><p>D.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A适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B是错误的;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实际需要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C是错误的;实践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D是错误的。</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6年的万圣节,与往年相比似乎特别火热。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纷纷举办万圣节活动,组织小朋友们参加。这引发了不少家长的疑虑和社会的争议。</p><p>“洋节”并不可怕,节日已经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在世界迅速发展的今天,不仅中国人过“洋节”,外国人也过春节等中国节日。西方节日受到欢迎,一个原因是它形式丰富多彩、节奏欢快,契合了年轻人爱玩、爱闹的天性。与之相比,中国传统的过节方式则显得比较单调、沉闷。</p><p>但是,每一个节日都是特定民族和文化的产物,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节日背后不乏死亡、惊悚、恐怖等主题。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若不加甄别地一味照搬商业机构的活动形式,恐怕将事与愿违。</p><p>其实,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只要我们有心,民族传统节日同样可以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独具魅力,受到青少年的喜爱。</p><p>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角度,分析应如何看待西方的节日。</p></div></div>
<div><p>【答案】(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看,西方的传统节日既有优点,也存在不足.</p><p>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不同,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个节日都是特定民族和文化的产物,都有着丰富的内涵.</p><p>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论的统一.既要看到洋节的优点,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不足,对洋节中死亡、惊悚、恐怖等主题不能全盘照搬.</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角度,分析应如何看待西方的节日,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角度,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角度说明要看到西方节日的优点和不足;其次可以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说明要把西方节日放到各自的国度中认识;第三可以从坚持两点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把握主流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基系民族精神,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敦煌莫高窟旅游人数屡创高新,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使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若限制客流则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历时4年,投资3亿元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于2014年8月投入使用,将莫高窟单日游客承载量由3000人提升至6000人次,达到文化保护,游客承载量和游客文化体验提升的多赢效果,2016年5月,“数字敦煌”资源上线,30个经典洞窟首次亮相互联网,向全球开放</p><p>2016年9月,媒体爆出辽宁绥中“最美野长城”被破坏性修复成“平板路”的有关报道,再次引发全社会对长城保护的关注</p><p>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为什么要处理好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1)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游客增多加大了莫高痛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保护与利用的普遍矛盾要求耍承认它、分析它,进而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它.</p><p>②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够在有救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达到文物保护、游客承载量和游客文化体验提升的多赢效果.</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为什么要处理好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对立统一的观点,因此考生首先分析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以及方法论要求,然后说明保护和利用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应该正确处理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达地区要有新作为,欠发达地区也要有新作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欠发达地区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有</p><p>①重视技术创新、改革落后体制,让创新型人才有用武之地</p><p>②大幅增加财政支出,为创新人才提供优厚待遇,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p><p>③为发达地区人才、技术、专利向西部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p><p>④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优化创新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欠发达地区要重视技术创新、改革落后体制,同时欠发达地区在思想观念、营商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都要敞开怀抱,让创新型人才有用武之地,并为发达地区人才、技术、专利向西部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大幅增加财政支出的做法不妥,②说法错误;发达地区有技术优势而不是欠发达地区,应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部表示应将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纳入教育教学环节。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p><p>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为人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p><p>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p><p>③系统与要素互相影响,坚持分析的思维方式能使系统优化</p><p>④认识能指导实践,获得科学和深刻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服务实践</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创新的作用的知识。为人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的意识必须是正确、先进的意识,①表述片面;坚持综合的思维方式能使系统优化,③说法不准确;选项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漫画告诉我们(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5/10/ac64df79/SYS201901051004346107148613_ST/SYS201901051004346107148613_ST.001.png" width="98"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不破不立,不破除旧的思想,就不会有新的思想诞生,因此要有革命批判精神</p><p>②新事物的产生,既是必然,也是偶然</p><p>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p><p>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以及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知识。选项②说法错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必然趋势,故排除。选项④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根据漫画中的文字可以判断选项①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一机制有利于党员干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5/10/ac64df79/SYS201901051004347508744385_ST/SYS201901051004347508744385_ST.001.png" width="281" height="2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根据个人的想法自主决策,勇于担当</p><p>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履行法定职责</p><p>③不畏艰难曲折,敢于犯错,大胆作为</p><p>④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一机制有利于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②④适合题意;根据个人的想法自主决策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心主义的表现,①是错误的;敢于犯错,大胆作为说法错误,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量子通信通过单个光子携带信息进行传递,因光子状态不可复制,可以实现抵御任何窃听的密钥分发,进而能保证用其加密的内容不可破译,实现通讯的“无条件”安全。201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了量子通信技术,2017年3月,沪杭干线作为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正式全线接通,它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p><p>①量子通信的安全具有绝对性</p><p>②量子通讯的安全具有暂时性</p><p>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基础</p><p>④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社会需要加以利用</p><p>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201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了量子通信技术,2017年3月,沪杭干线作为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正式全线接通,这意味着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社会需要加以利用。故④表述与题意相符。题目中,现今看来,量子通信实现通讯的“无条件”安全,对于以后会怎样还是个未知数,故量子通讯的安全具有暂时性,故②入选。①选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③选项表述错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外部世界前提条件之一。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许多延续至今仍然兴旺的“老字号”人在现实中深刻阐释“工匠精神”,比如同仁堂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信条。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一代代匠人手中诞生过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中国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不仅仅是创造举世瞩目,技术辉煌的意志体现,更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即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产业工人在生产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依然举足轻重。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能够在制造中不断改进工艺、追求极致,成为整个国家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坚实人才基础。“工匠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爱国”“富强”的倡导最为一致,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各行业的敬业精神。</p><p>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说明“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弘扬“工匠精神”是立足我国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p><p>②能够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p><p>③能够提高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有利于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p><p>④能够推动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说明“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解决我国实际发展中的问题角度说明其显示意义,然后可以从对生产力的发展,对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高考政治哲学生活专题小练习之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