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1:39:20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届高三政治专项练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荷塘月色》中的“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    )</p><p>A. 古今整合都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 中外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p><p>C.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作品创新    D. 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把握题意。从“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代歌词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歌词创作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又体现了时代精神,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骑楼适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的印记。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好骑楼,正确的做法是(  )</p><p>①修旧如旧、禁止利用</p><p>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p><p>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p><p>④社会主导、市场运作</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既要保护,也要开发与利用,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属于公益性的事业,而不能采用社会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否则破坏的可能会更加严重,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媒体人员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①新闻传媒必须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p><p>②关注百姓需求就是文化的主旋律</p><p>③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新闻媒体的责任</p><p>④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必须坚持正面报道</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说明新闻传媒必须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新闻媒体的责任,①③适合题意;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六尺巷”的故事世代称颂。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己及人,善心善行”的新型人际关系仍然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践行友善。这体现了传统文化(  )</p><p>①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p><p>②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p><p>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p><p>④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主要源泉</p><p>A. ①②    B. ①③</p><p>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题肢④说法错误,文化发展的源泉是实践。古今都有类似的传统美德,说明了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今天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推已及人,善心善行”的新型人际关系仍然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践行友善说明了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故①③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p><p>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xa0;&#xa0;&#xa0;&#xa0;&#xa0;&#xa0; )</p><p>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p><p>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p><p>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p><p>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p><p>A. ①②</p><p>B. ①④</p><p>C. ②③</p><p>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 抓住材料关键词“红色文化魅力”、“中国红色旅游项目”,①不是主导因素;②满足两国民众需求;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④规定文化内容是错误的,所以,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纪录片《超级工程Ⅱ》,大量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和航拍等特殊摄影技术将偏专业的工程学名词等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可视化语言,为观众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视听体验,采用国际化的视听语言,讲述了中国当代的工程故事。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叫好不叫座的怪圈,在具备较高文化品质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这表明</p><p>①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p><p>②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力求形式新颖、内容独特</p><p>③文化创作应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p><p>④文化创新要摒弃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p><p>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中“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和航拍等特殊摄影技术将偏专业的工程学名词等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可视化语言”表明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故排除;“打破叫好不叫座的怪圈,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说明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要,贴近群众,故题肢③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p><p>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p><p>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p><p>③中华文化在很久以前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p><p>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这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能被其他国家所共享,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正确;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④正确;美国借鉴和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不能就此证明中华民族很久以前对世界就有很大的影响力,③错误;②强调的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因<br />&#xa0;</p></td><td style="width:352.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文化因不同而交流,因交流而精彩。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要求。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只有加强交流才能取长补短,发展自己。③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要求。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br />&#xa0;</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态度<br />&#xa0;</p></td><td style="width:352.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br />&#xa0;</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则<br />&#xa0;</p></td><td style="width:352.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br />&#xa0;</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途径与手段<br />&#xa0;</p></td><td style="width:352.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大众传媒<br />&#xa0;</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任务<br />&#xa0;</p></td><td style="width:352.9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br />&#xa0;</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样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微文化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全员参与。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课、微店的汇聚融合。微文化正以其无微不至的影响,迅速走入并影响公众生活。这说明</p><p>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p>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课、微店的汇聚融合”,体现了新的科学技术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推动了微文化的发展,“微文化正以其无微不至的影响,迅速走入并影响公众生活”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故②③符合题意,应选;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如今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排除;④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文化的前进方向,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0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9.5pt"><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途径</p></td><td style="width:346.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体表现</p></td></tr><tr style="height:19.5pt"><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商业贸易</p></td><td style="width:3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p></td></tr><tr style="height:6.75pt"><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人口迁徙</p></td><td style="width:3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p></td></tr><tr style="height:6.75pt"><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教育</p></td><td style="width:3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p></td></tr><tr style="height:6.75pt"><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其他途径</p></td><td style="width:3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p><p>这进一步佐证了(&#xa0;&#xa0; &#xa0;)</p><p>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文化永葆生命力</p><p>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p><p>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p><p>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p><p>A. ①②</p><p>B. ①③</p><p>C. ②④</p><p>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 本题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考查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运用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只有创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故题肢①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故题肢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逢传统节日,人们借传统习俗、文人墨客通过吟诗作域寄托情感。下列传统习俗与诗句对应正确的是</p><p>①元宵观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p><p>②中秋赏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p><p>③登高赏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p><p>④爆竹辞岁: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描述的是中秋赏月的习俗,故①排除。“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p><p>”描述的是元宵节的习俗,故②排除。“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描述的是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故③符合题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述的是春节爆竹辞旧岁的习俗,故④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为某报刊登的一则新闻,对该新闻理解正确的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0d3700d7/SYS201801021952248178626682_ST/SYS201801021952248178626682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体现了同学们对市场动态的把握</p><p>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p><p>③同学们的成功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首要作用</p><p>④同学们在奉献社会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近2000只造型各异的超萌玩偶鸡在鸡年庙会上格外受欢迎,卖到火热,而卖这些玩偶的庙会摊主是一群中学生,这说明同学们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①适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是错误的;同学们的成功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但不是首要作用,③是错误的;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同学们在奉献社会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目前,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p><p>2016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习近乎指出,卢克索是古埃及文明的集中体现,这里的建筑反映出了古埃及人民令人惊叹的智慧和科技水平。中埃都是文明古国,我们有必要加强人文交流,深化民间友好,巩固两国合作民意基础,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塞西表示,埃方对伟大的中华文明饱含敬意,愿深化两国文明交流,永远做中国真诚的发展伙伴。</p><p>(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对我国的积极影响。</p><p>(2)请你为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有利于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强国。)</p><p>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p><p>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p><p>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p><p>(2)示例:通过商业贸易传播中华文化;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把更多的中华书籍翻译成多国语言文字,传播中华文化;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如在国外创办孔子学院。</p><p>【解析】(1)设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对我国的积极影响。答题时要明确知识范围,结合材料,选准角度,注意分析文化交流对我国的积极影响。从有利于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等方面分析说明。</p><p>(2)题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为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议。答题时要结合材料, 理论联系实际,选准角度,从通过商业贸易传播中华文化,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把更多的中华书籍翻译成多国语言文字,传播中华文化,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如在国外创办孔子学院等方面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的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材料文脉,就是文化脉络,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传统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栽体。石库门是海派文化的结晶,它不仅是建筑,更承载了上海独有的市民文化、城市个性和交往方式,彰显了海纳百川、多元、务实、追求卓越、创新、法治的城市精神;从祈年神殿到长城垛口,从街巷胡同到四合院落,这些最经典的北京元素,形成了北京的“大气醇和”的特质;从汉长安城遗址到西安城墙,无不展现着西安3100年的建城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需要加强对文物、传统建筑的保护。</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文物和传统建筑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物是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可以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呈现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质。</p><p>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保护传统建筑有利于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透视城市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p><p>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保护文物和传统建筑,延续历史文脉,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创新。</p><p>【解析】 文物属于文化遗产的范围,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本题可从保护文物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底蕴;保护传统建筑有有利于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届高三政治专项练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