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届高三政治专项练习: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23日,中央宣传部、组织部、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发文,在全国开展宣传推选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浓厚社会氛围。这有利于</p><p>①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p><p>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p><p>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p><p>④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开展宣传“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故②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不符合题意,排除;④说法错误,开展宣传“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修养,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价值的多元,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如“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质主义、“读书多无用、赚钱多才管用”的反智倾向、“口碑越差,越想围观”的审丑趣味等。这说明</p><p>①我们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p>②文化市场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p><p>③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p><p>④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与否取决于文化素养的高低</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中所举例子都是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在社会中的表现,启示我们应该弘扬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增强判断力,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市场的特点,②不符合题意;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相互影响,不是决定关系,④错误。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央视播出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反映强烈,它不仅勾起了很多人的历史同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这说明</p><p>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②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p><p>③优秀的文艺作品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p><p>④主流媒体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p><p>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文化有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也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观点错误;该文化作品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反映强烈,表明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②正确;该文化作品不仅勾起了很多人的历史回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表明优秀的文艺作品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③正确;只要是先进的优秀的文化都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文化,不一定必须是主流媒体的文化,④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活中,有人为了推销商品,采用带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洋招牌、洋商标;有人重建庙宇、祠堂,不是出于文化保护的目的,而是为了搞迷信活动、光宗耀祖。这说明</p><p>A. 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p><p>B. 要提高辨别和抵御腐朽文化的能力</p><p>C. 人们的文化需求多种多样</p><p>D. 对于落后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不是强调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A项不选;带有殖民色彩的文化是落后文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辨别和抵御腐朽文化的能力,B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人们的文化需求多种多样,C项不选;对落后文化要加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质疑“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炒作“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近段时间,网上出现不少恶搞、抹黑革命先烈、抗战英雄的谣言,混淆视听之余,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不良影响。这启示我们要</p><p>①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p><p>②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p><p>③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p><p>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p>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表明我们面对的文化有先进的和落后的,有健康的也有腐朽的,这说明我们要奏响文化主旋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②正确;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与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没有关联,③不选;材料表明要加强正确文化的引导,这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相关,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国家财政源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设立了少儿节目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鼓励和扶持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和国产动画原创作品的创作,生产和播映,强化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意识,这种做法有利于</p><p>A.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p><p>B.漫画作品创作面向市场,满足不同欣赏者的需求</p><p>C.大众传媒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D.相关产业注重产品的社会效益,舍弃经济效益</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鼓励和扶持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和国产动画原创作品的创作,强化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意识,有利于国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以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C符合题意。A错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故B与题意不符。D错误,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管理、如实行微博实名制,加大对散布谣言、传播色情、网络欺诈、非法网络公关等各种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等。这些做法</p><p>A. 不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p><p>B. 能够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p><p>C. 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p>D. 有利于净化文化环境,抵制不良文化危害社会</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管理,加大对各种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利于净化文化环境,抵制不良文化危害社会,D正确且符合题意;这些做法有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A说法错误;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B;这些做法和目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小人物的善举唤起社会的道德感。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动的生活状况、道德行为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的感动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这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p><p>①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p><p>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p><p>③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④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p><p>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的感动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体现了我们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①②正确;③④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这启示我们</p><p>①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p><p>②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p><p>③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p><p>④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影响</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强调文艺作品“洋适从,去中国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④说法错误,错在“抵制外来文化影响”;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但不论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不能动摇。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p>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p><p>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p><p>③有利于强基固本,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p><p>④有利于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p><p>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故排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故题肢②③正确;题肢④说法错误,错在物质保障,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坚持三十年扎进太行山,用科技力量帮助百姓脱贫致富、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山区人民爱戴。李保国的行为 </p><p>①践行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p><p>②体现了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统一</p><p>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 </p><p>④传授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奠定物质基础</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李保国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用科技力量帮助百姓脱贫致富,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体现了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统一,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④错误,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李保国的行为传授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思想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集装箱码头发生剧烈爆炸。在这样一个令举国人民悲恸万分的事故面前,天津消防人员冲在险情第一线,不顾生死,忘我战斗。他们的一句又一句朴实无华的言语,直戳我们的累点。泰达医院的医生在给一位消防队员做检查的时候,他满身烧伤,戴着氧气面罩吃力地问了一句:“大夫,火灭了吗?”医院肾内科医生李青说有一个消防队员告诉她:“现场进去了有可能就出不来,可没有办法,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悲情下的正能量,显得更为壮烈,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奉献。这告诉我们 </p><p>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p><p>②倡导奉献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p><p>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p>④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p><p>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一句:“大夫,火灭了吗?”“现场进去了有可能就出不来,可没有办法,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悲情下的正能量,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奉献,这告诉我们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不对,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不是倡导奉献。③说法不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但我们的消费市场一直面临着“供需错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适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p><p>材料二 形形色色的文化生态,特别是庸俗、媚俗甚至低俗文化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存在,这一方面说明人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追求在发生分化,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们的文化供给出了问题,是不良的供给培养出了不良的需求。这对于文化的启示是,如果增加市场上高雅艺术供给,以此引导人们的审美品味,对高雅艺术的需求就增多,反之亦然,这正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逻辑所在。</p><p>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国家在文化供给侧改革中应有的作为。</p></div></div>
<div><p>【答案】①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正确引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p><p>②大力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p><p>③奏响文化发展主旋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让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p><p>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p><p>【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可从国家在文化供给侧改革中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阆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支持谜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等角度作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强有力的武器。</p><p>材料 过去10多年来,随着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传统媒体更多转向了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主的网络新媒体。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 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 3%。每天大量社会热点,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都是在网络媒体上迅速生成、扩散、发酵的,加之新媒体的快捷性、虚拟性、趋利性,常常导致各种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p><p>(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必要性的认识。</p><p>(2)在网络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请就个人如何传播正能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民的急剧增加,文化生活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有利于抵制新传媒的弊端。</p><p>②随着文化思想交流、交织与交锋,不同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的碰撞,需要通过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p><p>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求必须通过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来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p><p>④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体现。</p><p>(2)①积极传播好人事迹。②对坏人、坏事就批评。③拒绝转发诋毁国家的政府的信息。</p><p>【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必要性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结合材料可从大众传媒、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角度进行阐述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就个人如何传播正能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所拟答案要围绕“网络传媒”“传播正能量”这两个主题。如:积极传播好人事迹;对坏人、坏事就批评;拒绝转发诋毀国家的政府的信息。等等。</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贺词中带火了一个词:家风家教。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著名的《游子吟》,讲述了“家”的重要性。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在这个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里,把每个人的“小家”提到和国、天下同等重要的地位,发出这样的勉励性信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不是仅在标语教材里出现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贴近我们每个人,需要我们去践行、去倡导、去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价值观的强大,让我们从注重家庭开始。在这个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可或缺,都至关重要。</p><p>(1)在营造良好家风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充分发挥了“传世家训”的作用。请运用所学“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传世家训”的认识。</p><p>(2)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加强家风建设? </p></div></div>
<div><p>【答案】(1)①“传世家训”作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会对良好家风的营造起到促进作用。②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对于“传世家训”中的积极内容我们必须传承和发展。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世家训”我们应该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p>(2)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共识去培育家风建设。②在家风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在家风建设中,要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④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在家风建设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p><p>【解析】(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可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世家训”会对良好家风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世家训”的继承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世家训”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等方面展开论述。</p><p>(2)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指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本题可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论述如何加强家风建设。</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