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1:35:26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在消费某一物品时,随着消费数量(OQ)的增加,人们从每一增加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OMU)却逐步递减。这一心理现象可能会导致企业</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34651aba/SYS201801022031355066551947_ST/SYS201801022031355066551947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发展优势产品,扩大生产规模</p><p>②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p><p>③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消费者体验</p><p>④尊重消费者权益,加大广告投入</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经过分析材料“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可知,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刺激消费者增加消费,②③选项说法符合题意;①扩大生产规模、④加大广告投入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2月,享有新疆“东大门”之称的丝路重镇哈密迎来了国务院撤地设市的批复。撒地设市后,哈密将按照法律程序选举产生地级市的人大、政府和政协机构及领导班子,完善成型市级政府的组织架构。哈密撤地设市</p><p>①有利于提高该自治地方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 </p><p>②使哈密市在立法、决策等多方面拥有了自主权   </p><p>③有利于完善社会治理机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p><p>④使哈密市人大、政协等自治机关享有更多自治权</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题意,撒地设市后,哈密将按照法律程序选举产生地级市的人大、政府和政协机构及领导班子,完善成型市级政府的组织架构。哈密撤地设市使哈密市在立法、决策等多方面拥有了自主权,有利于完善社会治理机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故②③正确。①选项错误,与该地方的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无关。④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说:“春秋温,宜多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从哲学角度看,古人这一饮食观反映了饮食和季节的联系</p><p>①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是多样的,因人而异</p><p>③是具体的,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④是变化的,因时而异</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古人已总结了饮食与季节的联系,这反映了饮食和季节的联系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确;饮食和季节的联系因人而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对饮食和季节联系的正确认识才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饮食与季节的联系本身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③不选;春、夏、秋、冬四节饮食与季节的联系不同,这说明饮食与季节的联系是变化的,因时而异,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下面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哲理相一致的是                         </p><p>①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p><p>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体现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矛盾的具有特殊性,“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选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体现了我们要全面的看问题;“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联系的观点。</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年来,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保持开放包容的形象,仍然得到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近10年在香港居住的法国人翻了一番,总数达到2.5万人,香港已成为全亚洲最大的法国社群局地。喜欢浪漫的法国人如此钟爱香港,也是显示香港魅力的一个例证。香港中西文化荟萃,承担起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对世界不同民族的融合会有很大借鉴、帮助作用。风雨兼程二十载,浓墨重彩谱华章。在“一国两制”的基本 国策下,二十年来,久别重聚的中华儿女始终坚守着民族团结统一之根本,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也愈加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彩。</p><p>(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取得 成功的原因。</p><p>(2)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谈谈你对“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 的理解。</p></div></div>
<div><p>【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国两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确保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香港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p><p>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一国两制”是充分考虑香港经济基础状况作出顶层制度设,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能确保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因而是解决香港回归后的最佳制度、最佳方案。</p><p>③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国两制”方针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历史的必由之路。“一国两制”方针适合香港 的经济基础状况,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p><p>④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衡量当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一国两制”方针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的价值选择。它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p><p>(2)①“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得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香港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③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p><p>【解析】本题以“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取得成功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设问指向说明“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取得成功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实施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p>(2)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设问指向谈谈你对“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的理解。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指向: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进行分析。</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