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针对性模拟训练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1月30日凌晨,著名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中科院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最新成果显示,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发现暗物质存在的国家。科学界普遍认为,如果这一发现成真,将是天体物理学界近年来最重大的发现。这一研究成果表明</p><p>①意识活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②人类对宇宙的新认识是进行太空实验的基础</p><p>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④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暗物质的认识不断深化</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科院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最新成果显示,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发现暗物质存在的国家。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暗物质的认识不断深化。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发现暗物质,说明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并未体现能动的改造世界,①不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错误。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集体学习。会议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基于</p><p>①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p><p>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p><p>③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p><p>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总是统一的</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表明了既要在尊重自然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节约保护等创造利用规律发生作用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即开展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①③符合题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②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总是统一的,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婴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哲学依据是</p><p>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p><p>②意识具有能动性,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p><p>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p><p>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宁夏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具有能动性,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①②适合题意;③④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让世界再次聚焦耀眼的“东方奇迹”。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干成了多件长期干不成的“大事”。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p><p>①是科技工作者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结果</p><p>②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修改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p><p>③凸显了意识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直接现实性作用</p><p>④凸显了意识活动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能动作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的成功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凸显了意识活动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能动作用,是科技工作者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结果,①④两项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修改客观规律,②项观点错误;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没有直接现实性,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时,提及河流与水,并以此详细阐释澜湄精神。“水是生命之源,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承载着数以千万计的人口。这个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动荡,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沿澜湄流域六国聚在一起宣誓一种精神,即同饮一江水,共为命运共同体的澜湄精神。”从哲学角度来看,总理讲话体现了</p><p>①物质与意识的关系</p><p>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p><p>③运动与静止的关系</p><p>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的主题是“河流与水,并以此详细阐释澜湄精神”。河流与水是物质层面的,以此详细阐释澜湄精神是意识层面的,主要涉及的是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2/bb8738e8/SYS201904061237268985999673_ST/SYS201904061237268985999673_ST.001.png" width="207"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崇尚空谈,不了解客观实际</p><p>B. 想入非非,不具备创新思维</p><p>C. 不懂得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p><p>D. 不考虑理想与现实的实际差距</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漫画中,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东西,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不懂得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故C选项入选。A选项强调的是不了解实际情况,排除。B选项中“不具备创新思维”的表述错误。D选项与漫画主旨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16年7月3日,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正式亮相。该会徽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会徽的设计体现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481d4d43/SYS201801021919463480969551_ST/SYS201801021919463480969551_ST.001.png" width="172"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有选择的</p><p>B. 人类艺术创作源于人的主观想象</p><p>C. 意识活动是人类大脑特有的机能</p><p>D. 意识活动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从而可以看出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有选择的。故A选项表述正确入选。B选项错误,人类艺术创作源于客观实践。C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D选项错误,意识不全都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3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强调:要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这要求我们</p><p>①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②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p><p>③要从贫困地区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p><p>④扶贫过程中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要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这要求我们要从贫困地区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主观符合客观,排除;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23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5次会议指出,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鼓励探索、大胆实践、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办法,带动全面改革。抓好各项改革试点的哲学依据是</p><p>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②在试点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做法对其他地方的改革有借鉴意义</p><p>③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p><p>④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我国在改革中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从中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其哲学依据在于在试点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做法对其他地方的改革有借鉴意义,②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过试点得出的经验,再将这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应用到其他改革地区,再进行探索实验,其哲学依据在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说法错误,③说法太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6日.欧洲梭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实验组宣布首次发现双粲重子,该发现由我国科学家主导。我国科学家高原宁表示:“发现粒子仅仅是个开始.由两个甚至是三个重夸克组成的重子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未来的研究依然会非常地激动人心。”这一研究表明</p><p>①人们的意识能够把观念变成现实</p><p>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p><p>③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p><p>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欧洲梭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实验组宣布首次发现双粲重子”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故选项④符合题意;“未来的研究依然会非常地激动人心”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故选项②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排除;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规律,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述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论述表明</p><p>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p><p>③人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④要在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中把握事物</p><p>A. ①②</p><p>B. ③④</p><p>C. ①④</p><p>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非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①错误;我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论述是从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得出的正确意识,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正确;我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论述是从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得出的正确意识,这表明了人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正确;我们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传统的观念中,亲友之间的交往行为以情感为本位,利益诉求被选择性地忽略和漠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人的亲情观念被重新塑造——“走亲戚吃饭”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还在于交流信息,沟通并分享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体现了( )</p><p>①客观存在的变化是重塑亲情观念的决定因素</p><p>②人的亲情观念是对客观条件变化的正确反映</p><p>③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p><p>④变化发展的亲情观念能够反作用于客观存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活动的特点、物质决定意识的知识。题意强调不同时代受社会变迁、客观条件的影响,人们对亲友间交往的认识、评价不同,这体现了①③。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②错误。题意与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作用无关,④不选。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井》给我们的启示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920b41cb/SYS201801021910133092589175_ST/SYS201801021910133092589175_ST.001.png" width="566"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p><p>②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p><p>③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保护和利用水资源</p><p>④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借助工具利用水资源</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通过漫画中祖辈的井、父辈的井与子孙辈的打水井上的绳子的变化可以看出,子孙辈的井绳是最多的,这启示我们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故②③入选。①④选项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自卑心理》的哲学寓意是:</p><p>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d12a15b/SYS201904081010458268416949_ST/SYS201904081010458268416949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意识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人的素质</p><p>B. 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p><p>C.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主动创造性</p><p>D. 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反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文字“越是心理自卑的人,越希望看到别人当众出丑”,说明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反映,故D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体会诗词之意境。诗词之意境在于它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是一种令人意味无穷却又难以言传的美,下列说法对以上理解正确的是</p><p>①“意”是指诗人对“象”的“妙悟” ,是诗人本人修养的体现 </p><p>②“意”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想象,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p><p>③“意”具有自觉选择性</p><p>④“意”与“境”难以有同一性</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意”不是诗人纯粹的主观想象。④选项表述错误,此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题目中,诗词之意境在于它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是一种令人意味无穷却又难以言传的美,“意”是指诗人对“象”的“妙悟” ,是诗人本人修养的体现,“意”作为一种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故①③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 8年中国将承办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这是我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总括一般,仰视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p><p>①哲学从具体科学规律中抽象出最一般的规律</p><p>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p><p>③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p><p>④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哲学是从各种特殊规律概括和总结出的最一般规律,②项观点错误;哲学不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体科学</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3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研究</p><p>对象</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整个世界</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某一特定领域</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任务</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p><p>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p><p>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p><p>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p><p>③“气者,理之依也”与“未有这事,先有这理”</p><p>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者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①中前者是辩证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者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没有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故①错误;②中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入选;③中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符合题意,入选;④中的“道”指的是一种规律、真理,是把客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意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辩证法的观点。没有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故④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早在1965年,苏联科学家曾预言,天然气的水合物可能存在海洋底部的地表层中。随着的研究与调查勘探的进展,“可燃冰”不断被发现,其形成、性质、储藏等也不断为世人揭晓。这再次佐证</p><p>①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 </p><p>②科学发现能使物质成为真实存在 </p><p>③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p><p>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p><p>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随着的研究与调查勘探的进展,“可燃冰”不断被发现,其形成、性质、储藏等也不断为世人揭晓。这再次佐证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同时说明意识能能动的认识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①④适合题意;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客观存在,②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反映,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一则关于左右脑年龄的测试“刷爆”朋友圈。有程序员指出,答案是随机生成的,题目跟脑年龄没有关系。这些题目来自智力测验,包括操作智力测验和语言智力测验等'通过几道题来得出大脑年龄是不科学的。由此可见</p><p>①规律是事物运动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能将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p><p>②事物联系随条件发生变化,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p><p>③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p><p>④要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测试题的答案是随机生成的,与脑年龄没有关系,认为测试题与脑年龄有关,是人主观臆造的联系,是偶然的,不是规律性的联系,说明规律是事物运动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能将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①项符合题意;测试题与脑年龄之间的联系是人主观臆造的,所以我们要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没有体现条件性和多样性,②项不合题意;事物的真实联系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材料中的联系是人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感悟》(作者:张书信)反映了(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8/10/ba6f2b0b/SYS201902281001459113274931_ST/SYS201902281001459113274931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心理活动的变化影响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p><p>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变化</p><p>③事物变化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④不同的主体对年日长短的反映具有差异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日短年长、年短日长仅仅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而不是规律,①错误;“短”看到了绝对运动,“长”看到了相对静止,不管“年短日长”还是“日短年长”都看到了事物变化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由年轻到年老,人所经历的事情、生活的环境等发生了变化,所以对年日长短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漫画反映了同一主体在不同阶段对于年日长短的不同认识,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8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据好工作节奏和力度。“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p><p>A. 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p><p>B. 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p><p>C.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p><p>D.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A项错误;“稳中求进”并不是强调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也没有蕴含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的哲学道理,B、C项不选;“稳中求进”中的“稳”强调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进”强调的是事物的绝对运动,故“稳中求进”蕴含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哲学道理,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不仅表达了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而且呈现出南宋山河破碎的屈辱历史。这表明( )</p><p>①诗歌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当时国家命运的反映</p><p>②诗歌是对现实的写照,此词真实折射了当时国家危亡的现实情况</p><p>③诗歌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作者的“再造”现实的创造力</p><p>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的伟大价值推动了当时社会、历史的进步</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诗歌的内容是客观的,源于社会现实,是对现实的写照,此词真实折射了当时国家危亡的现实情况,诗歌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作者的“再造”现实的创造力,①错误,②③适合题意;本题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