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全国卷第21题针对性模拟训练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1月29 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利用“悟空”卫星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这将对判定能量低于1TeV(1TeV=l万亿电子伏特)的电子宇宙射线是否来自于暗物质起到关键作用,并有可能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新证据。这表明</p><p>①认识工具是影响人们获得认识成果的重要因素</p><p>②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成果是检验已有认识的标准</p><p>③认识是人们借助于一定工具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获得的</p><p>④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都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国科学家利用“悟空”卫星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这表明认识工具是影响人们获得认识成果的重要因索,也表明认识是人们借助于一定工具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获得的,①③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②错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都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说法绝对,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同历史阶段,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不同,这说明</p><p>①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表述是区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根据</p><p>②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p><p>③适应实践的需要真理在不断超越和推翻自身中向前发展</p><p>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应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p><p>A. ①③</p><p>B. ①④</p><p>C. ②③</p><p>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表述”并不能成为区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根据,①不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也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②正确;真理并不能推翻自身,③错误;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同,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应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系统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里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对改革的深入剖析有利于消除无谓的争论,从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面对改革,人们会有争论是因为( )</p><p>①认识客体具有复杂性,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p><p>②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价值选择会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p><p>③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没有可衡量的客观标准</p><p>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不同而不同</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面对改革,人们有争论,是因为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从客观条件看,认识客体具有复杂性,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从主观条件看,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价值选择会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①②两项符合题意;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但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真理具有客观性,③项观点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从一个角度出发,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间-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适用了,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表明</p><p>①真理和谬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p><p>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p><p>③创新是埘既有理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p><p>④真理是相对的,已有真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推翻</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没有体现真理和谬误相辅相成,①不选;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牛顿运动定律并不适合于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和微观运动领域,这说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也说明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②③正确;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人工智能充分展现了魅力与疯狂:搭载"百度大脑" 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凭借在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领域的深厚积累战胜人类最强大脑的名人堂选手王峰;人工智能“AlphaGO”的升级版“Master”横空出世,在围棋界展开疯狂“屠戮”,将世界围棋顶级大师悉数斩于马下,豪取60连胜。有人预测,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下列关于人工智能说法,正确的是</p><p>①人工智能可以模拟甚至超过个人分析记忆能力</p><p>②人工智能能模拟人类智能,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p><p>③科技进步使人工智能超越了对人脑的模拟阶段</p><p>④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不断提高,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谷歌公司人工智能“AlphaGo”以高超的运算能力和缜密的逻辑判断,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体现了人工智能可以模拟甚至超过个人分析计算能力,①项符合题意;人工智能是人意识的产物,是人的意识的创造性的表现,人工智能能模拟人类智能,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②项符合题意;人工智能能模拟人类智能,没有超越对人脑的模拟阶段,③项观点错误;人工智能不同于人脑,没有创造性,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文学家认为,每个星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有些星系中央的黑洞会吸积周围的物质释放高能辐射,这些星系核心被称为活动星系核。类星体是活动星系核的一种。过去人们认为,类星体会在数百万年内保持耀眼的光芒,然后花费上万年的时间逐渐暗淡。但观测发现,有些类星体只需几年时间便会变暗、消失。这一个观测结果表明</p><p>①认识会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p><p>②真理往往在与谬误的辩难中产生</p><p>③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曲折的过程</p><p>④认识永远在逼近真理的道路上前行</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认识的因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后期观测结果打破了人们以往的认识,反映当时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也说明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故本题①③正确;过去人们对类星体的认识并非完全是谬误,同时材料也没有体现真理与谬误相互间的辩难,故排除②;选项④表述错误,否定了人们获得真理的可能性。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长期被认为是脯部病变引起的,但最近研究发现,它可能源于肠道细菌,证据显示,随着肠道细菌控制食欲,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改变大脑结构,这一发现为探索帕金森病发病源及其诊疗方法提供了新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   )</p><p>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病变的人脑产生了错误的意识</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治疗疾病的需要推动对病因的认识变化</p><p>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理中的错误</p><p>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分析</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是治疗疾病的需要推动对病因的认识变化。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分析,②④项符合题意;帕金森病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错误意识,①项说法错误;真理在与错误的斗争中发展,但真理是经实践验证的正确认识,真理中并没有错误,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2018年世界睡眠日中国的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科学实验证明:熬夜会打破人体内精妙的时钟,疾病匍匐而来;熬夜将造成大脑开始吞噬自己;调节节律的关键基因失效后,会促使肿瘤发生。有关睡眠的科学实验进一步佐证了</p><p>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p><p>②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③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p>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有关睡眠的科学实验进一步佐证了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错误;实践是而不是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纠缠是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最著名的预测,它描述了两个粒子即使距离遥远,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2017年6月15日,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率先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此前,2016年12月,潘建伟院士及同事陆朝阳、陈宇翱等在量子信息科研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他们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最优的纠缠光子源,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这说明( )</p><p>①意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是客体通过中介作用主体的过程 </p><p>③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④已确定的真理不断在发展中超越自身</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意识活动没有直接现实性,①不选;实践是主体通过中介作用于客体的过程,②错误;“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率先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这说明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③正确;“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这说明已确定的真理不断在发展中超越自身,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一致同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p><p>①原有理论在新的实践过程中常常被推翻</p><p>②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p><p>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p><p>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A. ①②</p><p>B. ①④</p><p>C. ②③</p><p>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推翻,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认识的无限性并不能决定真理探索的过程性,应该是真理探索的过程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性,②不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以往科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体现了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③正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以“悟空”为名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目前在离子的电荷测量、能量测量、方向测量、粒子鉴别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现在还不能肯定已经找到暗物质。这说明</p><p>①“悟空”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p><p>②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无法认识的</p><p>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暗物质的本质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p><p>④对暗物质的认识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目前在粒子的电荷测量、能量测量、方向测量、粒子鉴别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现在还不能肯定已经找到暗物质。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悟空”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同时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暗物质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①③适合题意;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②是错误的;对暗物质的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月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克隆猴主要用于更精确、更快捷地开发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同时减少实验室对圈养猴子的依赖。中国攻克这一世界难题的过程表明</p><p>①科学研究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p><p>②对克隆灵长类动物原理已有终极理解 </p><p>③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的目的 </p><p>④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国攻克这一世界难题过程表明科学研究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最终又要回到实践中去为人类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服务,①③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无限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追求真理永无止境,②项说法错误;④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期以来,菠菜作为一种有营养的蔬菜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近年来科学家经过研究实验,发现菠菜的草酸含量较高,大量或长期食用易与体内钙元素结合形成草酸钙而不能被人体吸收,被排泄掉而造成人体钙质的大量流失。上述材料从哲学上反映出:</p><p>①认识与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p><p>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p><p>③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p><p>④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历史的、有条件的</p><p>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意表明,人们对菠菜的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④符合题意。人们对菠菜的认识只所以产生反复就在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本质和属性的暴露受实践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制约,故②符合题意。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故①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的认识受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故③表述不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p><p>A. 根源于人们对新时代社会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化</p><p>B. 体现了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p>C. 体现了真理是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D. 表明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根源于客观存在,并不根源于认识的深化,A项不选;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符合时代现状,体现了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B项正确;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是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项不选;认识可以达成真理性认识,并不是总处于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丸”;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而言,这是一粒“活络丹”。这一做法说明 </p><p>①适应时代需要而变革上层建筑有利于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p><p>②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p><p>③适应实践的需要,真理在不断超越和推翻自身中向前发展</p><p>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应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延长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不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故①排除;“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做法说明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②正确;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③错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做法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应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 T-carbon(又名T-碳),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刚教授研究团队于2011年通过理论计算预言的一种新型三维碳结构。经过不懈探索,六年后,终于被西安交大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在实验上成功合成,证实了苏刚研究团队的理论预言,使T-carbon成为可与石墨和金刚石比肩的碳的另一种三维新结构,从而在碳家族中增加了新成员。这说明了</p><p>①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p><p>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p><p>③认识因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具有重复性</p><p>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T-碳成功合成的前提</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认识的前进性、上升性、反复性。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题中,从2011年的预言,到六年后被证实,这表明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同时也表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故①②符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重复性,故③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前提,故④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1.2017年11月17日,AICE2017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从医疗图像分析到临床诊断系统的颠覆,从金融风险监测到支付方式的革新,震撼的机器人与无人机的最新解决方案,惊爆眼球的视觉技术、智能安防,一切尽在北京聚焦。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p><p>①人工智能的诞生进一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p><p>②初步具备了能动性的人工智能毕竟是人类智慧的物化</p><p>③人工智能进一步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p><p>④人工智能将日益成为当今和未来改造世界活动的主体</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工智能的诞生进一步佐证了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确;能动性是人的思维所特有的,人工智能不具有能动性,②错误;人工智能进步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③正确;当今和未来改造世界活动的主体是人,④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漫画“拾脚印”(作者:刘志永)启示我们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a4938e2a/SYS201801021858181710373905_ST/SYS201801021858181710373905_ST.001.png" width="299"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经验是虚假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p><p>B. 一克的经验抵得上一吨的理论, 学习他人经验才是成才之道</p><p>C. 经验是一面镜子,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p><p>D. 经验是知识之父,要用科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经验未必就是虚假的,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也不是唯一的,不是一定要亲身实践才能获得,A项错误;“学习他人经验才是成才之道”说法绝对,B项不选;漫画启示我们不能盲目学习他人经验,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C项正确;漫画不是强调要学习他人经验,也不是强调要用科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蕴涵的哲学寓意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8a0982a1/SYS201801021913088788189067_ST/SYS201801021913088788189067_ST.001.png" width="382"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p><p>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漫画中,成功的人即使不知道路在何方,但他已经在路上,表明了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同时也说明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故①④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③选项与漫画中主旨不符。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教育部在2017年1月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似乎有悖于我们的常识,但“十四年抗战”有真实的历史事实支撑。随着人们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在不断纠正、改变历史的看法,努力做到趋向真实的历史。由此可见</p><p>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p><p> 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p><p> ③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p><p>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十四年抗战”有真实的历史事实支撑,表明了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故①入选。随着人们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在不断纠正、改变历史的看法,努力做到趋向真实的历史,说明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故③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④选项中“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的表述错误,排除。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1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它将与2013年9月发射成功的“风云三号C”卫星进行组网观测,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这表明</p><p>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利用规律</p><p>②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p><p>③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p><p>④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是进行科学实验的目的</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将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这表明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②③项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利用规律,①项说法错误;进行科学实验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在后续的日子里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并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上述材料说明</p><p>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p><p>②真理都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p><p>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p><p>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在后续的日子里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并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①③适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