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调研卷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之后,一批十九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怀着忠心、真心、爱心,扎根基层,引领群众奋斗在生产第一线。这表明</p><p>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依法治国</p><p>②人大代表在生产中密切联系了人民群众</p><p>③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p><p>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人民的正确选择</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十九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工作,扎根基层,引领群众奋斗在生产第一线,表明十九大代表作为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十九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广泛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依法治国”,排除①;十九大代表和人大代表不是同一概念,排除②。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 材料一 音乐产业在经历了柱式唱片、胶片、卡带、CD 时代后,迎来了全新的数字时代, 这中间以网络数字音乐最为强劲。截至 2017 年底,手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 4.89 亿,较 上年增加 2138 万,占手机网民的 67.6%。各家数字音乐平台纷纷推出收费会员服务,以“XX Music”和“XX 音乐”为例,它们的收费和服务如表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0/567d8ef7/SYS201904131054284656217272_ST/SYS201904131054284656217272_ST.001.png" width="471"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材料二 在数字音乐不断兴起的今天,人们的知识版权意识越来越强烈,国家也出台了 各类保护政策,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数字音乐市场。但是,网友似乎习惯了网络上“免费 的午餐”。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数字音乐用户付费意愿整体来看不是非常乐观(见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0/567d8ef7/SYS201904131054284656217272_ST/SYS201904131054284656217272_ST.002.png" width="289"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结合表 1 概述两家数字音乐平台营销策略的共通之处。</p><p>(2)有人认为,“网络是共享的空间,即使是正版音乐,在互联网上付费收听也不合理。” 请你反驳这一结论。</p></div></div>
<div><p>【答案】(1)①有明确的市场定位,瞄准特定消费群体;②通过价格优惠吸引用户,开 发衍生产品,增加利润来源;③关注用户使用体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p><p>(2)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正版数字音乐是商品,互联网上收听应当付费。</p><p>②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音乐作品具有知识产权,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收听应当付 费。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付费收听是对音乐人劳动的尊重,有利于鼓励创 作,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p><p>【解析】</p><p>本题以数字音乐发展为背景设题,考查《经济生活》中商品经济、价格、消费、市场经济、分配等有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p><p>(1)首先审设问,题目未给定明确的作答范围,所以必须充分结合材料来解答本题。材料一部分是文字信息,另外给出一个表格信息。从两个音乐平台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招揽会员,定向收取会费,说明两个平台确定了明确的消费群体,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新歌单曲首听价格优惠,音乐会门票打折,优先出票等措施说明平台利用价格优惠吸引消费者;平台上播放无损音乐、不加广告、家庭成员共享播放等措施体现了关注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优质的质量和服务。最后按照材料的顺序,组织答案。</p><p>(2)审问提供了一种观点:网络音乐应免费听取。设问指向是反驳这种观点,即认识到这种的不合理之处,结合所学经济学知识,可以从商品的含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等角度进行分配。</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