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政治重要考点练习卷:实践和认识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中共基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而对社会矛盾判断所做的首次重大调整。这一判断的调查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p><p>①人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p><p>②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p><p>③真理在不断推翻自身中向前发展 </p><p>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中共基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而对社会矛盾判断所做的首次重大调整。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②④适合题意;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8月7日,云南农业大学教授魏红江携手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文章,宣布世界上首批对器官移植无毒活猪诞生。该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化最重要的安全性问题,被认为是异种器官移植科学研究进程中标志性、里程碑式成果,这也意味着停滞12年之久的异种器官移植将迎来春天。这进一步佐证了</p><p>①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p><p>②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p><p>③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p><p>④实践水平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国科学家在停滞12年之久的异种器官移植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进一步佐证了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但人类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随着实践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在不断深化向前发展。③④项符合题意;人的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①项说法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能消除矛盾,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极大陆98%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超过2000米的坚冰覆盖,其冰下世界“神秘莫测”。借助冰雷达等先进科学探测手段,科学家一点点揭开南极冰盖底部的神秘面纱。在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中,我国科学家发现南极冰盖下存在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以及“冰下湿地”的直接观测证据。这说明( )</p><p>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p><p>③自然界既是运动的也是静止的 ④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客观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科学家一点点揭开南极冰盖底部的神秘面纱,这说明人的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确;科学家通过科学探测手段揭开南极冰盖底部的神秘面纱,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正确;材料并没有说明自然界既是运动的也是静止的,③不选;材料并没有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客观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创新表明</p><p>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 </p><p>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p>③真理在不断推翻中向前发展 </p><p>④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具体性特征的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新实践经验的总结。这表明实践是理论之源,是认识发展的基础。②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做出的全新回答,促进党的理论创新。这表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正确;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①说法错误;真理的发展不是对原有真理的完全否定,而是一种超越。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那些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回家不用开锁,指纹或虹膜识别就能进门;搞卫生有扫地机器人和擦地机器人;坐在沙发上,一句口令就能打开电视、空调;网络预约、微信挂号,看病拿药更方便……由此可见 </p><p>①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p><p>②意识能够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变成现实</p><p>③人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p><p>④意识能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幻象的世界</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人们通过实践能够把观念中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在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那些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体现了这一点,②正确;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能动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科技工作者们通过不懈努力,将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逐渐变为现实服务人们的生活,体现了这一点。③正确。①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数次讲话中提到“强化看齐意识”,讲看齐,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决不允许出现与中央决定不一致的声音,决不允许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丑化党和国家形象,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始终不渝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者和忠诚捍卫者。这是基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p><p>①要随着客观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p><p>②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p><p>③具有相对性,都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 </p><p>④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有促进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客观性。“始终不渝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者和忠诚捍卫者”,是由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②④分别强调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的客观性和对实践的促进作用,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强调真理的相对性,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历经对一根神秘人腿骨化石的数年研究,中澳古人类学家用碳-14等测定法把化石主人生存年代定位为1.4万年前生活在云南蒙自的马鹿洞人。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一直生存到距现代人最近的古人种,很可能是一个史前全新人种。该研究具有</p><p>①自觉选择性,确定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是其最终目的</p><p>②社会历史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仍然具有不确定性</p><p>③客观物质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p><p>④直接现实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最终将由科学实验确认</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一直生存到距现代人最近的古人种,很可能是一个史前全新人种。该研究属于实践的范畴,具有客观物质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仍然具有不确定性,②③适合题意;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①是错误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最终将由实践检验,但不是科学实验确认,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量子纠缠提出疑问,激励着几代科学家不断研究验证。2017年6月16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p><p>A.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B. 解答科学疑问是推进有关量子纠缠认识的目的</p><p>C. 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着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不断深化</p><p>D. 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接受科学实验的检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不选;推进有关量子纠缠认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实践的发展,并不是为了解答科学疑问,B项不选;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这说明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着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不断深化,C项正确;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在于认识是否能与客观实际相一致,并不在于是否接受科学实验的检验,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世纪之谜”的暗物质,科学家仅推测到它们存在,却无法探测到它们。然而,令人兴奋的是,紫金山天文台专家经过多年观测,捕捉到了很可能是暗物质留下的“足迹”——高能电子,这可能是暗物质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过程显示了( )</p><p>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能动的②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p><p>③观测设备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④所有假设一定能够被理论所证实</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被称为“世纪之谜”的暗物质,科学家仅推测到它们存在,却无法探测到它们。然而,令人兴奋的是,紫金山天文台专家经过多年观测,捕捉到了很可能是暗物质留下的“足迹”——高能电子,这可能是暗物质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过程显示了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①②适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③是错误的;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出</p><p>①认识具有反复性②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③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基础④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是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才推动认识的发展,正是由于事物自身的复杂性,才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到在地球不同的区域,水流的漩涡方向不同,体现出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成不变的事物不存在,①②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真理发展的基础,③项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真理并不与怀疑共同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正在推进的监察体制改革,首次明确用留置措施取代以往的“两规”做法,结束了23年的“两规”历史,实现了党纪与国法的对接,标志着反腐败工作在党的领导下走向了规范化与法治化的新境界。这表明</p><p>①反映社会规律的真理具有社会历史性</p><p>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p><p>③监察手段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完善</p><p>④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用留置措施取代以往“两规”的做法,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监察手段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完善,也从主观方面反映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②③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错误;随着实践的发展,真理会不断完善,④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年末,国内多所高校陆续公布了“双一流”建设方案。我国国际地位持续提升为学校面向世界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传统学科领域正进行大交叉大融合,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产业变革风起云涌,这既对学校深度参与推进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又为学校转变发展模式提供了可能性。由此可见</p><p>①对高校教育的认知经历了从谬误到真理的发展历程</p><p>②教育的复杂性决定教育规律的自我呈现有一个过程</p><p>③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推动高校教育理念的革新</p><p>④日益完善的客观条件为充分发挥高校功能提供前提</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以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为素材切入,考查实践、认识等知识以及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意可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理念的创新,也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推动高校功能的发挥,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以往对高校功能的认识并非是谬误,应该是真理不断超越自身,①表述错误;教育规律需由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去探索发现,而非自我呈现,②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哈佛大学某科研团队宣布将利用基因技术复活猛犸象。我国科学家表示,并不反对此类研究,但适者生存毕竟是物种进化规律,人类没必要执着于复活灭绝生物,而应将生物技术更多地投入到维护生物多样性、挽救濒危物种方面。我国科学家的观点意在强调</p><p>①科学研究只有服务于实践才有实际意义</p><p>②科学研究应致力于消灭规律的不良影响</p><p>③观念的存在通过实践才能够转化为现实</p><p>④科学研究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价值追求</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消灭规律的不良影响”说法错误,排除。③说法正确,但材料不强调观念的东西通过实践转化这层意思,排除。我国科学家表示将生物技术更多地投入到维护生物多样性、挽救濒危物种方面,就是说科学研究更多关注现实问题,为现实社会的实践服务,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8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因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SARS、甲流,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为了不让“猛虎”伤人,侯云德立志攻克难题。干扰素是病毒的“克星”,但长期以来我国干扰素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为让干扰素“平民化”,候云德团队克服极为艰苦的条件,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研制成功临床级干扰素制剂,并在美国的基因工程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一类新药—alb型干扰素使上千万名患者得到救活。如今,我国干扰素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价格大幅度下降,产生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p><p>2009年,甲流横行。侯云德团队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在疫苗注射问题上,侯云德力排众议坚持仅需注射一剂,推翻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两剂”的专家共识.临床检验有效。另外,侯云德主导建立的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网络体系”,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l0年来国内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为世界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p><p>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p></div></div>
<div><p>【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检验标准。侯云德团队根据国家需要选择科研课题,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科研成果,并应用于临床,接受实践的检验。</p><p>②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侯云德团队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直至成功。</p><p>③侯云德团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做到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p><p>【解析】</p><p>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p><p>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侯云德团队根据国家需要选择科研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直至成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接受实践的检验。可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等方面,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