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1:28:00

年高考政治重要考点练习卷: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世界人文大会于8 月6日在比利时列日拉开帷幕。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英特网极大地刺激了不同领域之间前所未有的广泛合作。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自然科学对人文社会科学活动的影响更趋明显,而自然 科学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探索,也离不开哲学思想的烛照。这说明</p><p>①英特网的发展巩固了自然科学对哲学的基础性作用</p><p>②哲学借助科技发展为自然科学探索研究提供具体方法 </p><p>③英特网使哲学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p><p>④科技进步不会削弱哲学对探索客观规律的指导作用</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①④适合题意;②中具体方法说法错误,排除;③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得辩证法的画家,是创作不出好的作品的。这一判断主要说明</p><p>A.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p><p>B. 哲学是一门科学之科学</p><p>C.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p><p>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不懂得辩证法的画家,是创作不出好的作品的”这一判断主要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A项正确;哲学并不是科学之科学,B项不选;材料没有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C项不选;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这表明( )</p><p>A. 哲学源于人们对人生的追问和思考</p><p>B. 哲学对“人生在世”具有决定作用</p><p>C. 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p><p>D.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这表明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哲学的作用,没有体现哲学的产生,A、D两项不合题意;哲学对人生有指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B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工作者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基于:</p><p>①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p><p>②哲学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p><p>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p><p>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基于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①正确;真正的哲学才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②不选;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③正确;设问是要求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作用,④描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这与设问要求不符,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郭沫若有一段名言:“诗人与哲学家的共通点是在同以宇宙全体为对象,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只是诗人的利器是纯粹的直观,哲学家的利器更多一些精密的推理。”某班同学对此观点展开讨论,主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其中正确的是</p><p>①诗歌与哲学都是为了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抽象规律</p><p>②诗人纯粹直观的作品能通过哲学家精密的推理表现出来</p><p>③诗人纯粹直观的作品有利于促进哲学家产生更精密的推理</p><p>④纯粹直观的诗歌作品能反映诗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诗歌并不是为了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抽象规律,①不选;材料并不能说明诗人纯粹直观的作品能通过哲学家精密的推理表现出来,②不选;具体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哲学的发展,诗人纯粹直观的作品有利于促进哲学家产生更精密的推理,③正确;具体科学可以体现哲学观点,纯粹直观的诗歌作品能反映诗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两种观点(  )</p><p>①同属唯心主义观点 ②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p><p>③同属唯物主义观点 ④都无法回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p>A. ①②    B. ③④</p><p>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认识。观点一是唯物主义观点,观点二是唯心主义观点,因此①③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思维寓于身体之中,但在人死亡时就成为离开身体的灵魂活动。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思考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一观点可以论证的问题是</p><p>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p><p>B. 哲学的基本问题</p><p>C.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D. 哲学与时代精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观点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这个观点属于_________的观点。( )</p><p>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p><p>C. 唯物辩证法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王充的观点认为人死不能为鬼,是唯物主义观点。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王充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适合题意,排除D;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C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1月30日凌晨.《自然》杂志首次在线发表我国首颗暗物质科学卫星“悟空”(DAMPE)的探测成果:中科院科研人员成功获得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确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这是粒子物理或天体物理领域的开创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p><p>①科研人员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p><p>②人类思维与未知世界具有同一性</p><p>③创新是推动认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p>④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2017年11月“悟空”的探测成果,增进科学家对主宰宇宙的暗物质的理解,是粒子物理或天体物理领域的开创性发现。说明认识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说明人类的思维能是可以认识未知世界的,即二者具有同一性,②④符合题意;科研人员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不选;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错误不选;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历史层面上,一方面与时代特征相联系,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变革相联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应从中国一百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变迁和它们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进行考察。”这一论述表明</p><p>①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如实反映</p><p>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变化发展的理论    </p><p>③真正的竹学应当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p><p>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未必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如实反映,①不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历史层面上,一方面与时代特征相联系,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变革相联系”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变化发展的理论,②正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应从中国一百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变迁和它们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进行考察”这表明真正的哲学应当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③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重现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东西方文明的对话,需要促进当代哲学创新。这种锐意创新的哲学必将因破解复杂的现实问题而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充分说明真正的哲学</p><p>①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能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p><p>③对时代发展有塑造和引导功能   ④是对社会具体规律的一般抽象</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充分说明真正的哲学,能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对时代发展有塑造和引导功能,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真正哲学的作用,①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哈佛大学的热门课程之一就是普埃特教授开设的“中国传统伦理与政治理论”,深奥的古代中国哲理为何能吸引众多的美国学生?《大西洋月刊》称,最主要的一点是这门课程中包含了伦理论证。此外,普埃特还大胆地向学生们承诺:“这门课程能够改变你的人生”。中式哲学在哈佛校园受欢迎表明</p><p>①中式哲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正确反映当代美国社会的变化</p><p>②中式哲学包涵着丰富的人生智慧,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认识与实践</p><p>③把中式哲学与不同思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能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p><p>④哲学就是对人生普遍规律的思考,中式哲学决定学生的人生态度</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错误,中式哲学是古代中国的哲理,未涉及鲜时代特征,也不是反映当代美国社会的变化;中式哲学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能影响学生的人生决定,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③④符合题意;③错误,哲学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具体的方法。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辩证法法则,就会懂得人生的幸福就是内心的和谐淡定与满足,就会有怀抱天地的胸襟,包容万物的情怀,去小气养大气,不汲汲于名,不戚戚于利;就有姜子牙垂钓渭河边的专注,诸葛亮躬耕隆中的从容,安然于“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冷清和“独上高楼”的寂寞。这说明</p><p>①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p><p>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p><p>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p>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p><p>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辩证法法则,就会懂得人生的幸福就是内心的和谐淡定与满足,就会有怀抱天地的胸襟,包容万物的情怀,去小气养大气,不汲汲于名,不戚戚于利,这说明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①②适合题意;本题没有体现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排除③;本题是强调哲学的作用,不是弱点和不足,排除④;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神学的研究。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理论。牛顿的科学研究历程说明(  )</p><p>①科学研究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科学研究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成败 ④唯心主义思想会把科学研究引向歧途</p><p>A. ①②    B. ①④</p><p>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牛顿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当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理论。牛顿的科学研究历程说明科学研究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唯心主义思想会把科学研究引向歧途;故②④入选。①选项强调科学对哲学的作用,与题意不符。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p><p>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p><p>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p><p>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p><p>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以爱因斯坦的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p><p>“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这表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①符合题意;“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表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③符合题意;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排除②;题中材料不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排除④。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p><p>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p><p>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发展历程</p></td><td style="width:291.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重要成果</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p></td><td style="width:29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p></td><td style="width:29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改革开放时期</p></td><td style="width:29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p></td></tr></table><p>&#xa0;</p><p>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正确总结。学#科网</p><p>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思想武器。</p><p>【解析】</p><p>试题本题设问指向让考生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的正确性。本题难度系数不大,考生只需要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解决本题。</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的正确性。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试题难度不大,考生可从“物质决定意识”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两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对应分析。</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1·全国文综)</p><p>材料四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p><p>(6)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p></div></div>
<div><p>【答案】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p><p>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p><p>【解析】</p><p>本题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的设问我们一定要审准,要求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现实意义,这要求我们综合历史知识去分析,本题的设计意图是影射考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热点。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着重可以从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以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高考政治重要考点练习卷: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