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届高三政治专项练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般形层,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p><p>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p><p>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p><p>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p><p>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黎族许多文化成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其文化的鲜明民族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①项正确;阅读可知,黎族文化是产生于几千年前黎族人民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故②项正确;③项错误,文化的性质不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项错误,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但不是根本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它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材料说明()</p><p>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p><p>②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树一帜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p><p>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p><p>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如同一部部石刻的史书,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题中园林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说明园林艺术来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激发我们对民族的信心和祖国的热爱,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表述正确与题意无关;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和地方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 )</p><p>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p><p>③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我国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4月12日,《新华字典》获得“最受欢迎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p><p>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p><p>②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p><p>③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p><p>④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①③符合题意,应选;②④说法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它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历程</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萌动——春秋战国;诞生——秦统一;发展——汉代;强盛——隋唐;扩展——宋元明</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现与见证</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史书典籍以其自身的传承性,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铁榔头”郎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从“铁榔头”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p><p>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p><p>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p><p>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p><p>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从“铁榔头”身上折射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说明了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具有历久弥新的品质,故A符合题意。B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人人都在践行。C错误,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方向。D错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1月20日,北京海淀、河北廊坊非遗联展活动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此次联展既有彰显“京作”皇家宫廷艺术雍容风范和富丽华贵的京绣、彩塑京剧脸谱、京西皮影戏、京剧盔头制作技艺、北京绢人等非遗项目,也有体现燕赵之地古朴厚重、豪放大气的以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等“燕京八绝”为代表的廊坊市非遗项目精品。关于此次联展活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p><p>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p>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p>③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p><p>④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非遗联展活动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此次联展活动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③适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是错误的;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特别节目。该节目旨在让“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得到弘扬,并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为此,我们应该</p><p>①全面继承中华民族特有的“工匠精神” </p><p>②为“工匠精神”注入时代内涵</p><p>③以“工匠精神”为民族精神的核心 </p><p>④把“工匠精神”融入工作实践</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工匠精神”并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①不选;弘扬“工匠精神”,需要为其注入时代内涵,②正确;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以“工匠精神”为民族精神的核心说法错误,③不选;传承“工匠精神”需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工作实践,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旨在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由此可见</p><p>①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p><p>②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p><p>③长征精神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p><p>④长征精神根源于先进文化,适应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不选, 因为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②正确文化塑造人生,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正确,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发展,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④不选,因为长征精神源于社会实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我们未来的道路必能越走越宽。这是基于</p><p>①文物可以影响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p><p>②文物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p>③文物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p><p>④文物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一定的文化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达。我们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是因为文物可以影响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选A;②不选, 因为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不选,因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瓷是中国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等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p><p>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源远流长,绵延不绝</p><p>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青瓷艺术精美绝伦,以其极高的艺术成就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以及推陈出新,故B、C、D均与题意不符。</p><div><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right:auto; margin-left:auto;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rowspan="7" style="width:30.6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华</p><p>文化</p><p>基本特征(把握特征的区别)</p></td><td rowspan="3" style="width:2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源远流长</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42.6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现(见证):汉字、史书典籍</p></td></tr><tr><td colspan="2" style="width:342.6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衰微的时间和原因</p></td></tr><tr><td colspan="2" style="width:342.6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再创辉煌,续写壮丽</p></td></tr><tr><td rowspan="3" style="width:25.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博大精深</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独树一帜</p></td><td style="width:279.6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华文学艺术;中国科学技术</p></td></tr><tr><td rowspan="2"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多元一体</p></td><td style="width:279.6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原因: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p></td></tr><tr><td style="width:279.6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民族性: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p></td></tr><tr><td colspan="3" style="width:378.6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华文化呈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征的重要原因:特有的包容性</p></td></tr></table></div><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1日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团团长、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发表讲话要求,切实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原则的</p><p>①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左传》</p><p>②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p><p>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p><p>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①项意思是兄弟之间有了一些小的矛盾,但不影响亲戚关系,体现了团结的观点,与题意相符;②项意思是很多人用弓箭射击一个目标,一定会射中,体现了团结的观点,与题意相符;③项强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题意不符;④项体现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孔子生活在当今时代,并周游列国。当他去白宫拜访奥巴马时,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p><p>①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p><p>②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p><p>③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p><p>④世界各国文化只有交流、借鉴、包容,才能走向趋同</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观点正确,①应选;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②观点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③正确;世界文化走向趋同的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篮,到各地纷纷开展公祭活动,再到纪念馆里涌动的人群,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分外浓烈。这一浓烈的社会氛围</p><p>①能够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p><p>②有利于推动爱国主义由抽象转为具体</p><p>③能够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p>④有利于激发人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能够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人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故①④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故题肢②错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故题肢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幅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p><p>①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p><p>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p><p>③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p><p>④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材料中的漫画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选B;①④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九三”大阅兵是国容、军威和民族精神“三位一体”的展示,它是以外易于感知的方式,传递中国的和平理念,表达国家意志和价值诉求。材料表明</p><p>A.中华文化已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 </p><p>B.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 </p><p>C.中华文化是民族自立的精神基石 </p><p>D.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中华文化已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说法过于夸大,A项不选;“传递中国的和平理念,表达国家意志和价值诉求”体现了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D项正确;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民族精神是民族自立的精神基石,B、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p><p>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性。</p></div></div>
<div><p>【答案】①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有利于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p>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p><p>③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各族人民向劳模学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p>④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p><p>【解析】</p><p>试题</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劳模精神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故本题问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可以借用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来回答,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意义等角度对其展开具体论述。注意回答时要适时引入劳模精神。</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新疆维吾尔语称之为“坎儿孜”,汉语称为“坎儿井”。而内地各省的叫法也不一样,如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之为“地下渠道”。</p><p>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p></div></div>
<div><p>【答案】①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p><p>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记》对坎儿井的记载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p><p>③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不同地区对坎儿井的不同称呼反映了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p><p>【解析】审设问可知,“我们的中华文化”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为文学艺术独树一帜、古代科技独领风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和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然后分析解读材料,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调用与之相符合的原理组织答案。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新疆维吾尔语称之为“坎儿孜”,汉语称为“坎儿井”,陕西叫做“井渠”,山西叫做“水巷”,甘肃叫做“百眼串井”,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呈现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枕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开发布。《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主流是好的,同时,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意见》要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正确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以洋为尊、唯洋是从,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拓展爱国主义题材的表现空间,不断丰富形式,使文艺更加符合时代进步潮流,更好引领社会风尚。</p><p>分析材料中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做法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p></div></div>
<div><p>【答案】(1)正确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p><p>(2)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以洋为尊、唯洋是从,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思想文化的关系。</p><p>(3)增强“三个自信”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增强文化自信。</p><p>(4)拓展爱国主义题材的表现空间,使文艺更加符合时代进步潮流,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中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做法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正确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 近代以来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体现了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体现了正确处理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体现了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拓展爱国主义题材的表现空间”体现了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