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届高三第九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反映了市场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经营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两种现象。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7/08/4cc64294/SYS201908070805174951465402_ST/SYS201908070805174951465402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企业规模越大,其竞争力及抗风险的能力会越强</p><p>②企业规模过大而管理无效,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p><p>③企业最佳规模点受经济规律支配,不会因加强管理而改变</p><p>④规模大的企业大量购入原材料和设备,有利于节约成本</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的知识。①表述错误,并不是企业规模越大,其竞争力及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由图可知,企业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其规模效益反而下降,出现“规模不经济”;②符合题意,由图可知,当企业规模过大而管理无效时,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反而会使其规模效益下降;③表述错误,企业最佳规模点受经济规律支配,但不是不能改变的,企业可以因加强科学管理而改变;④符合题意,在一定范围内,规模大的企业大量购入原材料和设备,有利于节约成本,带来“规模经济”。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这一要求( )</p><p>①能够促进各种要素自主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p><p>②体现了只有市场才能配置资源,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p><p>③旨在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p><p>④目的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p><p>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③:“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能够使各种要素根据市场需要自主流动,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①③符合题意。</p><p>②:资源配置也可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②错误。</p><p>④: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变革,④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20年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个体工商户按单位参保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照中小微企业享受减免;落实除高耗能行业外工商业电价阶段性降低5%政策。上述举措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径是</p><p>①缓解企业经营压力</p><p>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p><p>③增加市场消费需求</p><p>④助力企业复工复产</p><p>⑤促进经济平稳运行</p><p>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p><p>A.①→④→⑤→② B.⑥→②→③→⑤ C.②→⑥→④→③ D.⑥→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D:材料中政府制定政策减免中小微企业税费的举措,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D推导正确。</p><p>ABC:材料中对企业减税降费的举措,与消费需求和社会保障制度无关,ABC排除。</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 ( 2019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具体变动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知,我国(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4/065c245c/SYS202005251422591434888342_ST/SYS202005251422591434888342_ST.001.png" width="426"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p><p>②加强国际合作,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p><p>③完善市场秩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p><p>④立足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从图中可知,我国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国际合作,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①②符合题意。</p><p>③:题干不涉及引进来,③不符合题意。</p><p>④:题干体现不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④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各地涌现的“民主恳谈”“村民说事”等因地制宜的基层民主探索, 提出了“说、谈、问、办、评”等一系列相对制度化的做法,有效补充了村民代表大会、居民代表大 会等民主载体的不足,让民众真正参与到基层的常规决策之中。这些探索有利于( )</p><p>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基层自治组织体系</p><p>②激发群众首创精神,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p><p>③扩大基层民主权利,提高群众民主管理效能</p><p>④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④:提出了“说、谈、问、办、评”等一系列相对制度化的做法,有效补充了村民代表大会、居民代表大会等民主载体的不足,让民众真正参与到基层的常规决策之中。说明这些探索有利于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激发群众首创精神,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②④符合题意。</p><p>①:“基层民主权利”由法律规定,材料所述并不能扩大基层民主权利,①错误。</p><p>③:这些探索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管理,让民众真正参与到基层的常规决策之中,并没有创新基层自治组织体系,③错误。</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9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充分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意见和改革成果,完善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规定,明确了履行国有森林资源所有者职责的部门等内容,总体上趋向成熟。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p><p>①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立法质量②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落实代表提案权</p><p>③通过行使国家立法权规范国家治理④通过完善法制保证自身执法科学性</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草案充分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意见和改革成果,体现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立法质量,故①正确。</p><p>②:材料并未体现人大代表的提案权,故②不选。</p><p>③: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正案(草案)》。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使国家立法权规范国家治理,故③正确。</p><p>④:材料体现的是立法而不是执法,故④不选。</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9月4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修订后的《条例》着眼于分清责任、严肃问责,在问责原则中增加了“权责一致、错责相当”“集体决定、分清责任”等内容。增加了对间责程序的具体规定,从启动、调查、报告、审批、实施等各个环节对问责工作予以全面规范。这些增加旨在</p><p>①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p><p>②提高问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p><p>③完善党的外部监督,促进依法执政</p><p>④关注民生,把问责关进制度的笼子</p><p>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着眼于分清责任、严肃问责,强化了党委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提高问责的政治性;在问责原则中增加了“权责一致、错责相当”“集体决定、分清责任”等内容,增加了对问责程序的具体规定,对各个环节对问责工作予以全面规范,说明提高问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高问责精准件,①②符合题意。</p><p>③:问责条例加强的是党内监督,不是党外监督,③不符合题意。</p><p>④:这些增加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不是关注民生,把问责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④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中国园”里有一组石凳,上刻英文方块字书法,内容为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如要写一篇介绍,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有(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4/b89258b8/SYS202005251436018777938631_ST/SYS202005251436018777938631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述文明史,在中英结合的书写方式中回顾文字发展轨迹</p><p>②品传统味,在书法艺术欣赏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p><p>③结世界缘,在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中促进文化交流传播</p><p>④观外来风,在探索汉字发展方向的实践中借鉴外来文化</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传播。①:材料中的书写方式并不能讲述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未涉及文字发展轨迹,①不符合题意。</p><p>②③:材料中的书写方式既有中国书法也有世界文字,这说明作者在品传统味,在书法艺术欣赏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也体现作者在结世界缘,在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中促进文化交流传播,②③符合题意。</p><p>④:材料没有涉及借鉴外来文化,④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8月,我国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20点意见。可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p><p>①体现了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持久和深沉的力量</p><p>②能进步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p><p>③旨在更好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p><p>④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②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能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②④符合题意。</p><p>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①错误。</p><p>③:材料强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科学文化素养,③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漫画,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要有容错的氛围,主要是因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4/b89258b8/SYS202005251436068111701212_ST/SYS202005251436068111701212_ST.001.png" width="124"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谬误中也包含着真理</p><p>②做任何事情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p><p>③敢于实践才能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p><p>④认识在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推动下向前发展</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真理与谬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两者不能相互包含,①错误。</p><p>②:“做任何事情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犯错误是完全有可能的,②排除。</p><p>③:“试错”是在实践中“试错”,“容错”的氛围能够鼓舞人们勇于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正确。</p><p>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真理与谬误既斗争又同一,推动了认识的发展,④正确。</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在应对疾病方面各有所长,应坚持优势互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的哲学依据是</p><p>①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p><p>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p><p>③立足整体,实现整体最优目标</p><p>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p><p>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①错误。</p><p>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与发展,中西医优势互补能够促进医学的进步。②正确。</p><p>③:为建设健康中国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体现立足整体的思想。③正确。</p><p>④:材料强调部分影响整体。④不选。</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区块链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一个前沿阵地,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大浪潮,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区块链技术还不够成熟,在面对新的复杂应用场景时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对此,从哲学角度来看,我们应该</p><p>①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p><p>②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p><p>③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事物性质</p><p>④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p><p>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①③:材料阐释的是区块链技术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这说明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也启示我们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事物性质,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p><p>②:材料未涉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就未体现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不符合题意。</p><p>④:材料阐释的不是主次矛盾的关系,也就不体现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④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2016--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0/f3baef4c/SYS202007220042250758536522_ST/SYS202007220042250758536522_ST.001.png" width="203"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0/f3baef4c/SYS202007220042250758536522_ST/SYS202007220042250758536522_ST.002.png" width="245"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材料二高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产业数字化规模增长迅速,达到24.9万亿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化,加速了资源流动和协同分工。制造业数字化水平由2015年的14.2%增长到2018年的18.2%。服务业领域、同样“提档升级”,2019年上半年,中国网上零售交易额达4.8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智慧旅游、数字农业、数字文创、网络直播等新模式,拉动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p><p>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经济是怎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的?</p></div></div>
<div><p>【答案】信息:2016年——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高于同期GDP增速,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逐年上升,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p><p>怎样成为:</p><p>①数字经济能够催生断产业、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引擎。</p><p>②数字经济能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p><p>③数字经济催生了新的消费方式,激发了消费潜能拉动就业,增加收入,推动经济发展。</p><p>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加速资源流动,形成协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p><p>【解析】</p><p>本题以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生产与消费、市场配置资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培养公民政治责任感。</p><p>本题设问指向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经济是怎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本题第一问是图表题,做图表题时一定要注意看标题,看图表,看注释,并注意图表中数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做到“横比、纵比、综合比”,横比找差距,纵比看变化,表间找关系,然后透过现象提炼本质。根据图表及注释看出,2016年—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高于同期GDP增速,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逐年上升,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问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化,加速了资源流动和协同分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智慧旅游、数字农业、数字文创、网络直播等新模式,拉动就业岗位”,调动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劳动和就业、市场配置资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知识分析回答。</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事业不断发展。司法机关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我国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p><p>2019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部落实司法责任制新规,给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基本制度框架再添砖加瓦,也为构建审判权力运行和监督管理的新机制新格局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司法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的指导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试行)》,明确院庭长、审判组织和承办法官依法行使职权的边界和责任;印发《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方案》,释放诉讼服务制度的活力。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健全与司法责任制相适应的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发布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明确由检察官、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办案事项作出决定并依照规定承担相应司法责任。</p><p>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司法责任制改革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重大作用。</p></div></div>
<div><p>【答案】我国有关部门通过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基本制度建设为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提供制度保障。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好审判权、检察权,贯彻以人民中心的理念,坚持司法为民,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改革获得感和诉讼体验。司法机关通过司法审判程序、监督、职权责任划分以及诉讼服务制度改革,确保司法公正正义、高效权威,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完善司法监督机制,做到有序放权、有效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p><p>【解析】</p><p>本题考查依法治国。需要联系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回答。</p><p>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基本作用:为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提供制度保障。</p><p>从司法的本质角度:有利于坚持司法为民,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改革获得感和诉讼体验。</p><p>从司法的程序角度:确保司法公正正义、高效权威,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p><p>从司法监督的角度: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做到有序放权、有效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任务。</p><p>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p><p>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于敏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p><p>为国需要,放弃兴趣毅然前行。1961年,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核竞争,组织决定让正在研究原子弹的于敏转而投身到氢弹研究中。这让已经在原子弹理论研究上初露头角的于敏始料未及,但于敏没有犹豫,他说“搞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压过兴趣,好!我转!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p><p>在氢弹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国产”科学家,“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他曾经直言,“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他用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坚定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1)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于敏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对培育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p><p>(2)结合材料并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分析于敏“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对个人成长的启迪。</p><p>(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请你为更好地学习榜样提两条方法论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于敏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助推时代新人的健康成长。②于敏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增强时代青年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③于敏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引导时代青年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p><p>(2)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于敏立志报国,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把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人生价值。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于敏隐姓埋名,默默从事理论物理研究,为民族自立和国家强盛作出了贡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于敏正确处理了个人追求与国家需要的关系,在献身国防、报效国家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于敏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p><p>(3)①脚踏实地,埋头苦千,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把实现人生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p><p>【解析】</p><p>本题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为背景话题,从《文化生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生活与哲学》实现人生的价值的角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決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于敏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对培育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设问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材料中“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说明于敏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助推时代新人的健康成长;</p><p>材料中“为国需要,放弃兴趣毅然前行”,说明于敏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增强时代青年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p><p>材料中“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说明于敏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引导时代青年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分析于敏“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对个人成长的启迪。设问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实现人生的价值”。</p><p>材料中 “为国需要,放弃兴趣毅然前行”,说明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于敏立志报国,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把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人生价值;</p><p>材料中“于敏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说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于敏隐姓埋名,默默从事理论物理研究,为民族自立和国家强盛作出了贡献;</p><p>材料中“搞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压过兴趣,好!我转!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于敏正确处理了个人追求与国家需要的关系,在献身国防、报效国家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生价值;</p><p>材料中“他用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坚定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于敏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p><p>(3)本题要求学生为更好地学习榜样提两条方法论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灵活性强。学生要抓住题目要求,抓住“学习榜样”这一要求,围绕《生活与哲学》知识提出方法论建议。可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等角度进行展开。</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