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1:11:15

人教版高中政治一轮复习选择题定向检测:《生活与哲学》高考定向专练(二)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读下面漫画,回答下列小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30/08/514dd81f/SYS201906300805550771234566_ST/SYS201906300805550771234566_ST.001.png" width="183"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关于漫画中人的世界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p><p>B.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p><p>C. 对世界的认识是合理的</p><p>D.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是错误的</p><p>【2】下列观点与漫画一致的是</p><p>A. 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p><p>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p><p>C. 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p><p>D.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p></div></div>
<div><p>【答案】</p><p>【1】D</p><p>【2】B</p><p>【解析】</p><p>本题以漫画“考试专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人的世界观;物质世界的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A错误,漫画中的世界观不属于哲学,不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B错误,漫画并没有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C错误,漫画是主观唯心主义,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合理的。D符合题意,漫画中“考的全会,蒙的全对,高分不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p><p>【2】A不符合题意,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物主义体系,与漫画不符合。B符合题意,漫画中“考的全会,蒙的全对,高分不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选项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认为人的理性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漫画一致。 C错误,人脑产生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是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D不符合题意,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是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与漫画不符合。故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月31日晚,天幕中上演了一场罕见的超级“蓝”月全食,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组团亮相,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此提前作出了准确预报。人类对天文现象的预报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p><p>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p><p>B. 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p><p>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问题</p><p>D.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材料没有涉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说明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与题意无关;C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不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此提前作出了准确预报”,说明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D符合题意;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下列观点与此寓意相符的是</p><p>①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p><p>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p><p>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p><p>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知识。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③符合题意,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不合题意,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不合题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规律是客观的,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下列观点是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的是</p><p>①子非鱼,焉知鱼之乐</p><p>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p><p>③人的感官是认识外界事物天然的界限</p><p>④静者静动,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①:“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阐释了人能否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属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符合题意。</p><p>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关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回答,②不符合题意。</p><p>③:“人的感官是认识外界事物天然的界限”阐释了人的感觉能否认识外界事物的问题,属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③符合题意。</p><p>④:静者静动,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没有回答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漫画《挖个坑也能钓大鱼》的寓意哲理相同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8/f1c111a7/SYS201905230841258607160021_ST/SYS201905230841258607160021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存在即是被感知</p><p>②气者,理之所依也</p><p>③人是万物的尺度</p><p>④水是万物之源</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漫画中,该钓鱼人挖个坑钓鱼的做法完全是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他把自己的主观精神当做是世界的本源,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③选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漫画寓意哲理相同。②④选项均属于唯物主义思想。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材料主要强调了 </p><p>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p><p>②哲学与世界观存在着严格的界限</p><p>③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p><p>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的相关知识。</p><p>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①错误,排除。</p><p>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经过系统化、理论化后就发展为哲学,②中的“存在着严格的界限”说法错误,排除。</p><p>③④: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③④正确。</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从哲学派别看,下列观点与此最一致的是</p><p>A.万物与我为一</p><p>B.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p><p>C.世上有鬼,此乃人精神之也,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p><p>D.夫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材料认为是心是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B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合题意。C认为“人病”是忧惧的根源,是唯物主义观点,不合题意。D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0月31日16时29分,西昌市磨盘乡发生5.1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地震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地震发生时,西昌市主城区提前2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攀枝花市主城区提前31秒收到预警。这佐证了</p><p>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p><p>②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p><p>③存在的发展依赖于思维</p><p>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西昌市磨盘乡发生5.1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地震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地震发生时,西昌市主城区提前2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攀枝花市主城区提前31秒收到预警。这佐证了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适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童年》是台湾歌手罗大佑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欢快的节奏,贴切的歌词,给人希望,让人充满无限的回味。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下而《童年&gt;的歌词中,能清晰地体现哲学这一界定的是:</p><p>①池塘边的椿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②阳光下蜻蜒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p><p>③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④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而有没有住着神仙</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②:“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阳光下蜻蜒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是事实和景物的描述,不涉及哲学的起源问题,①②不合题意。<br />③④:“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提出了关于世界的状态以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能够体现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④符合题意。<br />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要求(    )</p><p>①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主义</p><p>②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p><p>③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的客观依据</p><p>④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③④&#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③: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的客观依据,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主义,①③符合题意。</p><p>②④:②④属于唯物辩证法,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排除。</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回答的合理性在于</p><p>①真理在不同主体的讨论中被发现</p><p>②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个正确认识</p><p>③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p><p>④听取不同主体的认识有利于发现真理</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③④:唐太宗的话意思是作为一个君主,怎么做才能明辨是非,怎么做就会昏庸糊涂?魏征的回答意思是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魏征回答的合理性在于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听取不同主体的认识有利于发现真理,③④符合题意。</p><p>①: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而不是在不同主体的讨论中发现真理,①说法错误。</p><p>②: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他们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不具有同样的真理性,②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哲学角度看,下图强调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4/4a85114e/SYS202005251429206616542894_ST/SYS202005251429206616542894_ST.001.png" width="269"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受客观规律的支配</p><p>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p><p>③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④要承认事物处在绝对运动之中</p><p>A.①③&#xa0;B.②④&#xa0;C.①④&#xa0;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图中强调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没有涉及客观规律,①不符合题意。<br />②:图中“人生就像心电图,没有流动就证明你挂了”,表明了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符合题意。<br />③:图中强调的是事物的运动,不能体现事物的相对静止,③不符合题意。<br />④符合题意,图中所示流动就证明你活着,不流动就证明你挂了,说明要承认事物处在绝对运动之中,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恩格斯认为:“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恩格斯的观点表明</p><p>A.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经验&#xa0;B.客观事物是一切观念的来源</p><p>C.意识可能正确的或歪曲的&#xa0;D.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A: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在,A错误。</p><p>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正确。</p><p>C:意识可能正确的或歪曲的,是对原话的同义反复,C排除。</p><p>D:材料未能反映意识活动的复杂性,D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和新华社联合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来播放新闻。只要你输入要广播的内容,AI主播就能够一天24小时工作。这表明</p><p>A.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p><p>B. 人工智能是对物质能动地反映</p><p>C. 人工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p><p>D. 人脑是产生人工智能的生理基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材料表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A项符合题意;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本身没有意识,不具备意识的能动作用,BC项均说法错误;材料表明人能够通过制造机器人改造世界,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率领团队研究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被媒体称为“海水稻”。部分专家认为该项研究与“海水”无关,利用“海水”宣传是“浮夸和误导”,会产生海水稻是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东海渤海将成为米粮川等误读,丢了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严谨客观。从上述两种观点中我们可以认识到</p><p>①认为取名关系到科研的成败,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p><p>②浮夸会阻碍科研的发展,这是意识反作用的表现</p><p>③争吵不能判断对错,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p>④双方的辩论能加强对真理的认识,这是认识反复性的表现</p><p>A. ②③&#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从材料中的两种观点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浮夸会阻碍科研的发展,这是意识反作用的表现,争吵不能判断对错,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本题②③符合题意;认为取名关系到科研的成败,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①观点错误,应排除;认识的反复性是指我们要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双方的辩论不是认识反复性的表现,④应排除;本题应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益生菌作为肠道的健康卫士成为不少广告宜传的噱头,甚至有的酸奶或保健品也宣传其产品中含有百亿千亿的乳酸菌。对此,专家表示,益生菌虽对人体有益,但在食品中的含量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体现了</p><p>①物质的运动决定了世界不存在稳定联系     </p><p>②人类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p>③对事物的认识可能会因立场不同而不同     </p><p>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联系具有多样性,既存在稳定联系,也存在不稳定的联系,①表述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意识的产生,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生产者与专家对益生菌的看法说明了对事物的认识可能会因立场不同而不同,③符合题意。“益生菌虽对人体有益,但在食品中的含量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体现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坐火车时,相对于火车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不在前进;你站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一观点</p><p>①认识到物质是运动的</p><p>②认识到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和永恒的</p><p>③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p><p>④认识到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A. ①②&#xa0;B. ②③&#xa0;C. ③④&#xa0;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选项错误,运动是无条件的。③选项错误,题目中的观点没有割裂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你坐火车时,相对于火车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不在前进;你站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一观点认识到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同时也看到了相对静止,即认识到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④选项正确。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10月3日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大隅良典摘得。2000年来的17年间,日本共有17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曾经向中国学习的日本把中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中国家长强迫孩子在补习班、培优班、兴趣班里奔波,反而造成学生身心疲惫,效果不佳。中国是教育大国,为什么不是教育强国,这是因为 </p><p>①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认识活动,外来的干预不利于学习的进步</p><p>②学习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学习效果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p><p>③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课外补习不利于学生成长</p><p>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保证学习效果</p><p>A.①③&#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④:中国是教育大国,为什么不是教育强国,这是因为学习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学习效果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保证学习效果,中日教育的对比说明了这一点,②④符合题意。</p><p>①: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认识活动,但并非外来的干预都不利于学习的进步,①说法错误。</p><p>③:要辩证地看待课外补习,关键是看能否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兴趣爱好等,③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甘苦人生》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7528cd7/SYS201905280809254361554326_ST/SYS201905280809254361554326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矛盾即对立统一</p><p>②矛盾具有同一性</p><p>③同一性寓子斗争性之中</p><p>④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漫画《甘苦人生》指出人生有苦有甘,苦尽甘来。体现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的辩证法道理,①②项符合题意;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项说法错误;④项不属于辩证法道理;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中国国内经济面临提质换挡、转型升级,外部环境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但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基本现实。正确认识,牢牢把握、主动作为,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中国就能够一如既往地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愿景。这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p><p>①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p><p>②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p><p>③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p><p>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p><p>A. ①③&#xa0;B. ③④&#xa0;C. ①④&#xa0;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事实,说明我们要坚持矛盾分析法,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③适合题意;化危为机、转危为安,说明我们要处理好危与机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愿景,④适合题意;①项说法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材料没有体现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②项排除;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从哲学角度看,克服超限效应需要</p><p>①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p><p>②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p><p>③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p><p>④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p>A. ①④&#xa0;B. ①③&#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因此克服超限效应需要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①符合题意。</p><p>②:超限效应会导致适得其反,因此要克服超限效应需要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但量变只要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②错误。</p><p>③:孩子犯错,可以责备,但要注意方法,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解决矛盾,否则容易造成“超限效应”,③符合题意。</p><p>④:“超限效应”启示我们不要刺激过多,但不是要避免刺激,④不合题意。</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声音商标是由能够区别商品来源的声音构成的商标。通常情况下,只有消费者在某种声音与商品提供者之间建立起特定联系时,声音才可能被获准注册为商标。为顺应商标注册发展趋势和企业自主创新要求,新修改的《商标法》将声音商标纳入可申请注册范围。这说明</p><p>①事物具有内在异质性,这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根据</p><p>②要在联系中把握事物,事物属性只有在一定联系中才能表现出来</p><p>③尊重规律,推进创新,促进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变革</p><p>④上层建筑只有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才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p><p>A. ①④&#xa0;B. ②③&#xa0;C. ①②&#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声音商标是指能够区别商品来源的声音构成的商标”,这说明事物具有内在异质性,即矛盾具有特殊性,这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根据,①符合题意;“只有消费者在某种声音与商品提供者之间建立起特定联系时,声音才可能获准注册为商标”,这说明要在联系中把握事物,事物属性只有在一定联系中才能表现出来,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商标法》的修改,没涉及到社会制度的变革,也没有体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③④与题意无关。所以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正成为“遗失的美好”。要找回这种“遗失的美好”就应该</p><p>①坚持实践的观点,立足实际,实事求是</p><p>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批判否定,与时俱进</p><p>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创造条件,趋利避害</p><p>④坚持矛盾的观点,权衡利弊,扬长避短</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③④: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这启示我们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创造条件,趋利避害,矛盾有主次方面,要权衡利弊,扬长避短,③④符合题意。</p><p>①:材料不体现实践的观点,①不符合题意。</p><p>②:材料不涉及发展的观点,②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中国诗词伴着中国文化一路走来,达到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度,古典诗词的魅力也早已超出了特定受众群体的局限,成为全民追捧的文化大餐。下列诗句中与杜甫的“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体现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p><p>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B.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p><p>C.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p>D.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中,“碧显白”、“青衬红”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中,噪与静、鸣与幽之间相互依存,D体现的哲学道理与题意相一致;A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与题意不符;BC体现了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边漫画告诉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8/08/74a8555d/SYS201909180804484986228361_ST/SYS201909180804484986228361_ST.001.png" width="129"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p><p>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p><p>③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用一般指导个别</p><p>④矛盾双方相互联结,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p><p>A. ①②&#xa0;B. ②③&#xa0;C. ①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漫画中的文字“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表明“约束”与“保护”之间相互联结,我们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④正确;同时也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约束”虽在一定程度了限制了我们的行动,但这也对我们起到了“保护”的作用,①正确;材料未涉及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相关内容,②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相关内容,③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国际讲台上,习近平主席经常借中国古代的诗词、格言,为当今世界的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下列习近平历次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引用的诗词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p><p>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p><p>②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p><p>③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p><p>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二者均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④所体现的哲理符合题意。</p><p>②: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②所体现的哲理与题意不符。</p><p>③: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意思是说,风吹浪翻,好像许多花片飞舞一样,时暗时明,非常美观;彩云过后晴空一碧,雁群凌空飞翔,好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迹,③所体现的哲理与题意不符。</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8年以来,从克隆猴首次诞生到人造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问世,从港珠演大桥开通到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从我国第二艘航母首次出海试验到嫦娥四号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一系列重大成果见证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蜂的坚实步线。这表明</p><p>①科技创新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p><p>②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③人类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p><p>④创新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第一动力</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材料中的科技成果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结果,这说明科技创新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故①正确;2018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这说明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②正确;材料没体现人类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③排除;一方面,材料不涉及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排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五代十国时期李煜的这首《长相思۰一重山》描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对这首小令理解正确的是</p><p>①枫叶与思妇的思念心绪之间存在偶然联系</p><p>②花开花残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p><p>③“一帘风月闲”表明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p><p>④作者以景衬情表明人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建立新的联系</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长相思۰一重山》描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首小令表明枫叶与思妇的思念心绪之间存在偶然联系,而“一帘风月闲”则表明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①③项符合题意;花开花残是自在事物的联系,②项说法错误;作者以景衬情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能根据实际的需求建立新的联系,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9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中国经济“成绩单”:2018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6.6%,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回答下列小题。</p><p>【1】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依然是稳定全球经济的压舱石。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p><p>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p><p>②局部的发展推动了整体的发展</p><p>③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优化趋向    </p><p>④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p>【2】面对全球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投资大幅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及单边主义盛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 5%和3.6%。下调增长预期</p><p>①揭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 </p><p>②展望了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并不反映当前现实</p><p>③反映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p><p>④体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相结合</p><p>A.①②&#xa0;B.②③&#xa0;C.①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p><p>【1】A</p><p>【2】D</p><p>【解析】</p><p>本题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为背景材料,考查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按客观规律办事等。</p><p>第(1)小题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局部的发展能够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的是部分对于整体的影响,而不是强调整体对于部分的影响。</p><p>第(2)小题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相结合。</p><p>【1】①②:材料强调了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强劲引擎和压舱石,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用局部的发展推动了整体的发展,①②正确。</p><p>③:材料不体现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优化趋向,③与题意不符。</p><p>④:材料反映的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④与题目主旨不符。</p><p>故本题选A。</p><p>【2】③④:针对当前全球经济状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了全球经济发展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相结合,③④正确。</p><p>①:下调预期并没有揭示全球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规律,①不符合题意。</p><p>②:下调预期是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作出的,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错误。</p><p>故本题选D。</p><p>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p><p>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p><p>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p><p>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9年9月5日,苏玉琴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从癌症患者到公益达人,苏玉琴的身份在变,但梦想始终未变——要让生命更有价值。她说,“幸福延伸出去,就变成了更多的幸福;爱心播洒出去,就能收获更多的爱心。”苏玉琴的事迹告诉我们(    )</p><p>①正确人生道路的选择需要人生价值观的引领</p><p>②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p><p>③人既是价值的追求者,又是价值的奋斗者</p><p>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p><p>A.①②&#xa0;B.②④&#xa0;C.①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正确人生道路的选择需要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引领,①错误。</p><p>②:从癌症患者到公益达人,苏玉琴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能让生命更有价值,②入选。</p><p>③④:苏玉琴为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表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③说法不准确,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对下漫画所包含的哲理解释合理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8/174a533d/SYS201905230843126980150778_ST/SYS201905230843126980150778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p><p>②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p><p>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p>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p><p>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漫画主旨“不要抱怨机会太少,而是我们需要的太多”,从唯物论角度看是启示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坚持用正确的意识指导自己的实践,体现了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③项符合题意;漫画主旨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项符合题意;漫画主旨没有体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①项不合题意;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完成下面小题。</p><p>【1】大桥工程团队在隧道深埋技术,桥梁建设技术、海上防灾减灾技术等诸多领城实施科技创新,直面伶仃洋上复杂的自然环境、苛刻的生态保护要求,克服千难万险,建成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说明</p><p>①人们可以努力建立起促进自身发展的联系</p><p>②办事情应将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p><p>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通过意识活动得以形成</p><p>④要素的功能及其变化对系统的功能起决定作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2】大桥建设者们在技术封锁、羞辱式嘲讽、天价咨询费面前,以民族振兴为已任,殚精竭虑造就凝聚超凡智慧的超级工程,成就光耀大地的人生丰碑。这体现出</p><p>①对社会的独特贡献旨在释放人的个性光芒</p><p>②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个人为中心两种价值观的统一</p><p>③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p><p>④正确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有着推进作用</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p><p>【1】    A    </p><p>【2】    D    </p><p>【解析】</p><p>本题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为背景,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p><p>【1】①符合题意,工程团队运用技术创新克服困难,说明人们可以努力建立起促进自身发展的联系。②符合题意,工程团队运用科技,不惧怕千难万险,说明办事情应将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表述错误,要素对整体不起决定作用。④表述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形成。故选A。</p><p>【2】①表述错误,释放人的个性光芒不是对社会贡献的目的。②表述错误,这两种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价值观,无法统一。③符合题意,大桥建设者们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④符合题意,他们以民族振兴为己任,最后成就超级工程,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有着推进作用。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科技这把钥匙既可以打开天堂之门,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这启示科技工作者</p><p>①必须明确科学研究的价值判断标准</p><p>②科技的价值与其自身的属性无关</p><p>③要领悟价值判断是科技评价的本质</p><p>④科技创新要受到科技伦理的限制</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③:科技这把钥匙既可以打开天堂之门,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这启示科技工作者必须明确科学研究的价值判断标准,领悟价值判断是科技评价的本质,要站在人类的整体利益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③符合题意。</p><p>②:科技的价值体现在科技以其自身的属性来满足人类的需要,②说法错误。</p><p>④:材料强调科技工作者应正确对待科学研究,不体现科技创新要受到科技伦理的限制,④与题意不符。</p><p>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们在作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心理学称之为“沉锚效应”。如条件相当的两家粥店,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探其究竟,效益好的粥店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服务员的问题不一样,顾客考虑的自然也不同。可见</p><p>①两家粥店的服务员对客人想法复杂性的认识总是不同的</p><p>②客人对两家粥店服务员提问方式的判断缺乏真理性认识</p><p>③两家粥店的服务员的提问方式对客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p><p>④客人对两家粥店服务员提问的判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率</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③④&#xa0;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从材料可以看出,两家粥店的服务员的提问方式对客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而客人对两家粥店服务员提问的判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会把思维固定在某处,引起“沉锚效应”,③④项符合题意;两家粥店的服务员对客人想法复杂性的认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总是不同,①项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真理性认识,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秦朝刑法严苛,百姓苦不堪言,刘邦入咸阳后,“缓刑弛禁,以为期望”;书中刘璋长期暗弱,豪强专权自恣,刘备入蜀后,诸葛亮“威之以法”“限之以爵”,“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给我们今天治国理政的启示是</p><p>①事异则备变,上层建筑要与党情、世情、国情相统一</p><p>②法古不泥古,党的政策要从实际出发</p><p>③民之所盼为政之所向,治国理政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p>④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顶层设计要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给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启示是,政策要符合社会实际,符合老百姓的利益,①③项符合题意;②项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群众的作用,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这一要求强调了</p><p>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p><p>②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p><p>③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p><p>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査实践和认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体现了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②正确;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体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④正确,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而非群众观点,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③排除;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我和群众同劳动》(作者:巫德华)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提醒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1/08/506ab1b7/SYS201911010803278778678694_ST/SYS201911010803278778678694_ST.001.png" width="314"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团队工作需要互相照应      ②正确的价值观不可或缺</p><p>③认清问题必须抓住本质      ④调查研究需要量力而行</p><p>A. ①②&#xa0;B. ②③&#xa0;C. ①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②③:漫画《我和群众同劳动》讽刺了一种在错误政绩观支配下不脚踏实地、弄虚作假、搞表面文章的社会现象,提醒我们认清问题必须抓住本质,不能只看表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③符合题意。</p><p>①:漫画不体现团队工作需要互相照应,①与题意不符。</p><p>④:漫画警示我们干事情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体现调查研究需要量力而行,④与题意不符。</p><p>故本题选B。</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高中政治一轮复习选择题定向检测:《生活与哲学》高考定向专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