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专题训练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鼓浪屿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见证,是体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现代人居理念的独特示范。在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有利于</p><p>①通过挖掘经济价值,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p><p>②提高遗产的知名度,获得各国的文化认同</p><p>③更好保护文化遗产,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p><p>④守护人类共同财富,增进国家间文化交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有利于更好保护文化遗产,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守护人类共同财富,增进国家间文化交流,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血脉,保护文化遗产在根本上在于发掘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①③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真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说明</p><p>A. 科学技术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p><p>B. 只有以经济为载体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p><p>C. 商业商贸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p><p>D. 博采众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A项错误;只有以经济为载体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说法绝对,B项不选;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民心相通的纽带,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说明商业商贸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博采众长,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宋代流行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类似现在的贺年卡拜年。到了明朝时期,出现了互相往拜于门的现象。进入网络时代后,QQ拜年、微信拜年又成为新兴的拜年方式。拜年形式的变迁表明</p><p>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p><p>②科技发展创新了文化的表现形式</p><p>③传统文化的内涵日益丰富</p><p>④文化多样性源自时代的变迁</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拜年互相贺喜的文化内涵没有变化,但形式上却在不断发生变化,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①正确;进入网络时代后,QQ拜年、微信拜年又成为新兴的拜年方式,这表明科技发展创新了文化的表现形式,②正确;材料没有表明传统文化的内涵日益丰富,③不选;文化多样性并不源自时代的变迁,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得益于《少林寺》的风靡一时,“中国功夫”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世界符号。然而近些年,“太极拳师”在现代搏击术下仓促落败,“气功大师”隔空打人演技浮夸……中华传统武术频频陷入争议,甚至让公众产生了“中国功夫是花拳绣腿”的疑惑。这一现象启示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 )</p><p>①面向世界、主动传播</p><p>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p>③批判继承,革故鼎新</p><p>④立足实践,注重实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中国功夫”本是中国文化的世界符号,但“太极拳师”在现代搏击术下仓促落败,“气功大师”隔空打人演技浮夸……这些现象让公众产生了“中国功夫是花拳绣腿”的疑惑。这启示我们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革故鼎新,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舍弃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落后腐朽的部分,②③符合题意;题干要求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答题,未涉及文化传播与立足实践进行文化创新,①④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有千年历史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木偶艺术。在世界木偶艺术濒临消亡的今天,泉州木偶艺人长期坚守,将高超的表演技艺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这说明</p><p>①只要融合民俗活动的文化传承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p><p>②提线木偶艺术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③独具特色的提线木偶艺术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色彩</p><p>④提线木偶艺术之所以富有活力就在于它扎根于社会生活</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创作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在世界木偶艺术濒临消亡的今天,泉州木偶艺人长期坚守,将高超的表演技艺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这说明提线木偶艺术之所以富有活力就在于它扎根于社会生活,独具特色的提线木偶艺术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色彩,③④正确;①中的“只要……就……”夸大了民俗活动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排除;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11/27/02/db9901bd/SYS202011270238265288494973_ST/SYS202011270238265288494973_ST.001.png" width="371"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意蕴。</p><p>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紫砂壶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p><p>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紫砂壶作为中华传统茶艺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器型、装饰、雕刻无一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p><p>【解析】</p><p>此题以我国的茶器紫砂壶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属于体现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即可。根据材料信息“紫砂壶的器型与镌刻内容的寓意”“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用于外事活动”,可以分别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传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角度具体阐释紫砂壶的文化价值。</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迅速改变的口味,古老的豫剧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革。豫剧工作者们将豫剧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从舞台布景到唱腔舞功,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西方乐器,将抽象化的舞台表现形象化,将传统戏曲的个人讲故事模式转变为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等等。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p><p>为了促进豫剧的传承与发展,河南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专业院团将常态性送戏曲进学校,坚持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深度融合,将戏曲融进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课外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魅力。</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探究豫剧是如何迎来“又一个春天”的。</p></div></div>
<div><p>【答案】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豫剧迎来又一个春天关键在于创新。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民族性。豫剧创新过程中挖掘了精髓,抓住了观众的民族情愫。③立足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④大胆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中外文化融汇,符合世界发展潮流。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群众生活实际,使豫剧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感染力更加强烈,赢得了群众喜爱。</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探究豫剧是如何迎来“又一个春天”的。</p><p>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豫剧迎来又一个春天关键在于创新。可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造的主体等方面,分析探究豫剧是如何迎来“又一个春天”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p><p>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p><p>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无直接关联,①不符合题意。②夸大了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作用,不选。该市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不仅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而且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p><p>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p><p>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①②符合题意。</p><p>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自身具有的,不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③错误。</p><p>④:革命文化具有价值,不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才有的,④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p><p>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p><p>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p><p>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p><p>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②③: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②③符合题意。</p><p>①:两国的红色文化有利于推动两国文化发展,但不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①错误;</p><p>④:④夸大了两国的红色文化的作用,说法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p><p>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p><p>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p><p>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p><p>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该剧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在今天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正确;文化的价值与赢不赢得市场没有必然关联,②错误;③说法过于绝对,不选;该剧融入了时尚元素,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这说明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p><p>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华的内涵。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③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p><p>【解析】</p><p>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回扣《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来分析说明德化瓷富有中华文化的内涵;“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可从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来分析说明;“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从尊重文化多样性,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来分析说明。</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