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0年元旦期间,昆明出港航班机票价格上涨。下图P代表价格,Q代表数量,S代表供给,D代表需求,E为供需均衡点。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序号对相应坐标图判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11/27/03/098fa41f/SYS202011270302002490861498_ST/SYS202011270302002490861498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机票价格上涨,消费者对高铁需求产生的影响</p><p>②元旦期间出行人数增加,昆明出港航班增加,票价上涨</p><p>③受冬天气候变化影响,昆明出港航班数量减少,票价上涨</p><p>④增加昆明高铁始发班列,对昆明出港航班带来的影响</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元旦期间出行人数增加,昆明出港航班机增加,机票价格上涨,②正确。</p><p>③:受冬天气候变化的影响,昆明出港航班数量减少,票价上涨,③正确。</p><p>①: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机票价格上涨,消费者对高铁需求增加,①错误。</p><p>④:增加昆明高铁始发班列,昆明出港航班减少,④错误。</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0年元旦过后,昆明某旅游公司对元旦期间的昆明旅游消费市场进行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下面是不同消费群体的基本情况和旅游情况调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11/27/03/098fa41f/SYS202011270302003740588650_ST/SYS202011270302003740588650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此可见</p><p>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根本因素</p><p>B.收入差别决定了不同消费群体旅游消费不同</p><p>C.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占比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p><p>D.受到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的影响,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选择不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收入差别决定了不同消费群体旅游消费不同,B正确并且符合题意。</p><p>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生产是消费的根本因素,A说法错误。</p><p>CD:图表未体现恩格尔系数及消费心理,CD与材料无关。</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去中心化、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信息不可篡改和匿名性。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兴起正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企业既要抓住发展机遇又要迎接挑战,应加快研发和应用区块链技术。企业加快研发和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意义是</p><p>①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催生新业态,增强营利能力</p><p>②发挥区块链技术人才的作用,拓展区块链新技术应用范围</p><p>③促进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p><p>④形成自己竞争优势,产生高额垄断利润</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③:企业加快研发和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意义在于能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催生新业态,增强营利能力,能促进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①③正确并符合题意。</p><p>②:属于措施不是意义,②与题意不相符合。</p><p>④:“垄断利润”是不正当竞争,④不选。</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用金融手段激励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企业技术创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0年2月以来,云南省多家商业银行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放贷款12亿元,期限为5年,贷款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上述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p><p>①科学宏观调控能力 ②助力创新产业发展</p><p>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④降低企业经营成本</p><p>⑤增加基础业务总量 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p><p>A.①→③→⑤→④ B.⑥→④→①→② C.③→⑤→④→② D.③→④→②→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B:宏观调控的行为主体是政府,不是企业,排除含①的答案,AB不符合题意。</p><p>C:“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与“增加基础业务总量”不存在合理逻辑,“③→⑤”传导错误,C排除。</p><p>D: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发挥作用的正确传导路径是③→④→②→⑥,D正确。</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治理有效”是十三五期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云南不少地方在乡村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村委会通过让村民参与村务决策、民主管理、民主评议村干部、村民自治等方式,保障了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上述做法有利于</p><p>①扩大村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p><p>②方便村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p><p>③完善基层政权内部监督体系</p><p>④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的治理效能</p><p>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②④:“村委会通过让村民参与村务决策、民主管理、民主评议村干部、村民自治等方式,保障了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②④符合题意。</p><p>①:公民政治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未经相关法律修改,公民民主政治权利不能改变,故“扩大村民的民主权利”说法错误,①不选。</p><p>③:村委会不属于基层政权,③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0年2月10日,继中共黄冈市委免去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一问三不知”的唐志红黄冈市卫健委主任职务之后,湖北省委免去张晋的省卫健委党组书记职务和免去刘英姿的省卫健委主任职务。上述对不作为的领导干部严肃追责问责,旨在要求领导干部</p><p>①审慎用权,执政为民②牢记初心,不忘使命</p><p>③民主决策,提高威信④敢于担当,提高效率</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④:材料中不作为的领导干部严肃追责问责,旨在要求领导干部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敢于担当,履行职责,提高效率,②④表述正确并且符合题意。</p><p>①:执政为民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①与材料无关。</p><p>③:中表述与材料中的领导干部“一问三不知”的不作为行为无关,③不选。</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20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新年首访选择缅甸。2020年1月19日回国时前往云南省边疆腾冲县和顺古镇考察调研,与游客、村民亲切地打招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p><p>【1】习近平主席赴缅甸开启2020年的首次出访,这也是他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四次把新年首访国选择在了亚洲。习主席在与缅甸总统温敏会谈时说,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乃是此访的重要内容。这表明</p><p>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p><p>②维护国家间共同的根本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p><p>③促进共同发展符合中缅两国的共同利益</p><p>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首先从睦邻富邻开始</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2】云南省腾冲县和顺古镇,列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等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和顺古镇的“河顺”是“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和顺古镇建筑多为中西合璧,具有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又包含了南亚、东南亚的建筑风格,宅院里还有不少西洋的工艺品和现代化用品。这说明</p><p>①古镇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古镇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p><p>②和顺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受到游客的喜欢</p><p>③和顺古镇文化融入了外国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p><p>④和顺古镇文化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更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活力</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p><p>【1】D</p><p>【2】B</p><p>【解析】</p><p>本题以边疆腾冲县和顺古镇为主题背景,考查国家利益、文化的载体、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等知识和运用。</p><p>【1】①:材料指中缅两国的“发展”问题,“和平与稳定”与材料无关。①不符合题意。</p><p>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表述错误。</p><p>③④:缅甸是中国邻邦,促进共同发展符合中缅两国的共同利益,③④正确。</p><p>故本题选D。</p><p>【2】①④:和顺古镇的“河顺”是“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这体现了古镇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古镇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顺古镇建筑多为中西合璧,这体现了和顺古镇文化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更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活力。①④符合题意。</p><p>②: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说法错误。</p><p>③:文化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材料蕴含的探索世界知识有</p><p>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必须遵循客观规律</p><p>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优化社会治理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p><p>④培养人类文明生活方式,离不开正确意识的指导</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④: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这启示我们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垃圾分类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培养人类文明生活方式,离不开正确意识的指导。②④符合题意。</p><p>①:材料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无关,①不符合题意。</p><p>③:属于唯物史观内容,③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中国农科院首席科学家王克剑带领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水稻亩产量。材料说明</p><p>①真理性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结果</p><p>②科学实验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p><p>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p><p>④实践基础上人为事物联系可以造福人类</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③④:“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该成果的推广运用大大提高了水稻亩产量”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基础上人为事物联系可以造福人类。③④正确并且符合题意。</p><p>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而不是“实践与认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①说法有误。</p><p>②: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0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要求。下列对材料的哲学解释正确的是</p><p>①坚定信心——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p><p>②同舟共济——坚持社会与个人具体历史地统一</p><p>③科学防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p>④精准施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③④:科学防治体现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准施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④符合题意。</p><p>①:正确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①说法有误。</p><p>②:应该坚持个人与社会具体历史地统一,②说法有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0年春节以来,我国多地医务工作者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驰援湖北,冲锋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最前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精神,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的信心。材料说明</p><p>①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行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p><p>②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精神是战胜疫情的决定力量</p><p>③医务工作者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p><p>④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精神,是战胜疫情的强大物质力量</p><p>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③:医务工作者冲锋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最前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精神,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这说明了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行动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抗疫的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③表述正确并且符合题意。</p><p>②:“决定力量”夸大了“精神”的作用,②说法有误。</p><p>④: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精神,是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是战胜疫情的物质力量,④说法有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2020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中之重。</p><p>材料一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世界减贫做出中国贡献。2019年8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是衡量贫困人口是否真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真脱贫、脱真贫,让“两不愁”真不愁,让“三保障”真保障。今天,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没有解决的老百姓“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p><p>材料二 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决策部署,做到了:一、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二、强化责任抓政策落实;三、提高效率稳定脱贫质量。截至2019年末,全国有340个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p><p>(1)结合材料一,运用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解决“两不愁主保障”的经济意义。</p><p>(2)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1)①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调动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②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③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④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有利于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激发劳动者创造性。⑤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p><p>(2)①政府在党的领导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吃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等民生问题。③依法行政,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认真履行经济文化职能、加强社会建设,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发挥积极作用。</p><p>【解析】</p><p>本题以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财政的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的工作原则等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审题时要求提炼关键词,回答问题时要求经济、政治教材原理加材料。</p><p>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解决“两不愁保障”的经济意义;本题属于经济原因类问题,难度较大。可以运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财政的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角度和知识进行回答阐释。</p><p>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发挥怎样的作用;本题属于政治措施类问题,难度适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属于民生问题,《经济生活》知识主要包括分配、收入、消费、共同富裕、小康社会等知识;《政治生活》知识主要包括政府的性质、工作原则及要求、职能等知识。</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科学技术奖鼓舞着新时代创新者前行的步伐。</p><p>材料一 2020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曾庆存两位院士颁发奖章和证书。习主席强调,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p><p>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利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p><p>2019年中国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创新型国家建设突飞猛进</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11/27/03/098fa41f/SYS202011270302013147704458_ST/SYS202011270302013147704458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5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以14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力压排名15名的日本,并成为排行榜前20名中唯一的发展中经济体。</p><p>(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谈谈你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的理解。</p><p>(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加快科技创新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p><p>(3)创新型国家是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强大并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请你为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两条政策性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撑。②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加快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制度保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发挥促进作用。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全民族思维的能力和水平,助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p><p>(2)①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我国科技注入时代内容,可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中国成为日益强大并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②科技创新推动科学实验发展,科学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研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头支撑。③科技创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索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④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p><p>(3)①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②加大财税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进新旧动能转换。</p><p>【解析】</p><p>本题以创新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哲学生活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与经济政治关系等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审题时要求提炼关键词回答问题时要求——教材原理加材料。</p><p>第(1)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谈谈如何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的理解,属于哲学措施类设问,难度适中。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人类思维等的作用结合材料阐释即可。</p><p>第(2)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知识,谈谈科技创新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属于文化意义类设问,难度大一些。需要将科技创新与文化生活全书线索联系,可从科技与经济及综合国力的关系,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及国民素养,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关系等角度展开阐释。</p><p>第(3)问要求学生为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两条政策性建议;该问属于《经济生活》范畴的开放性设问,学生必须明确政策性建议的行为主体是政府。</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