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0:59:58

届山西省三区八校高三暑假末结业考试政治试卷 (解析版)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分)阅读材料。</p><p>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第一人力资源大国。到2014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8亿人。但是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才提升的 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在全社会营造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促进了更多科技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p><p>材料二  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宣布了一系列中国援助南部国家的新计划。其中包括:中国为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对最不发达国家到2030年的援助力争达到120亿美元,免除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国、岛国2015年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等。我国的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了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目前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类型。2008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最不发达国家 约23%的产品出口。</p><p>(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尊重人才”的经济学依据。(4分)</p><p>(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并就国家如何提高人才的积极性提出三点建议。(9分)</p><p>(3)有人对我国政府对外援助表示不理解,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相关知识,阐释对外援助的理论依据。(9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重视创新型人才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②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重视人才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③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也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重视人才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任意答其中两点得4分)</p><p>(2)①发挥财政的扶持作用。加大财政对人才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和科研经费的资助。②完善分配制度。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形成科学的重实绩、重贡献的资助。③发挥人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科学宏观调控,在落户、编制、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④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考生任意答出三条即可给9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给)</p><p>(3)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之间发展合作的基础。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符合国家间的共同利益。(3分)</p><p>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决定了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 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3分)③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突出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1)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回答我国“尊重人才”的经济学依据,关键点“尊重人才”,属于依据类的题。解答时,通过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整合教材“尊重人才”的有关知识,具体可从: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的竞争方面,规范答题即可。</p><p>(2)此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提高人才的积极性提出三点建议,属于建议类的题。解答时,通过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回扣教材知识,可从:财政的作用、分配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创新型人才等方面,精心组织答案。</p><p>(3)此题设问范围明确,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阐释,设问指向具体,针对有人对我国政府对外援助表示的不理解,阐释对外援助的理论依据,属于依据类的题。解答时,通过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以及设问中的问题意识,可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方面,加以分析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22分)中共中央2015年10月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为“文艺繁荣发展大计”垒基砌阶、立柱支梁。</p><p>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p><p>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竟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面对丰饶而富于创新性和成就感的时代文艺景观与现实文化生态,领首认同者有之,拊掌称颂者有之,不置可否乃至不为所 动和不予首肯者亦有之。对此,有专家认为,尽管见仁见智历来就是文艺作品和文化状况评判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正常现象,但以解读和阐释的方式对之进行拔翳纠谬,以求返璞归真,也还是必要的和可行的。</p><p>(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8分)</p><p>(2)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释材料中专家观点的合理性。(8分)</p><p>(3)结合材料,请你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6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主义文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产生深刻影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培育“四有”公民,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团结中华各族人民。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推动社会发展。(每点2分,共8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p><p>(2)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因社会地位、需要、立场、认识事物的角度等方面的不同,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对文艺作品和文化状况评判会产生不同的观点。(3分)②但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总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文艺作品和文化状况评判中产生的冲突,我们必须分辨出对错,对之进行拨翳纠谬。(2分)③对文艺作品和文化状况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到返璞归真。(3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p><p>(3)①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文艺发展与我国国情相结合。②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出高质量的精品力作。③立足于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汲取营养。(每条3分,答出2条即可。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1)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分析说明时,首先解读、获取和提炼材料信息;然后依据所获得的信息,回扣教材知识,可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塑造人生、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方面,展开具体说明。</p><p>(2)此题设问范围明确,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释,设问指向具体,阐释材料中专家观点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的题。解答时,通过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可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形成、特点、应遵循的标准方面,精心组织答案,规范答题。</p><p>(3)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属于开放性的题目。解答时,只要是围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的建议,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文艺发展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出高质量的精品力作;立足于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汲取营养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14年12月30日前提出意见。你认为以下哪些方式是切实可行的</p><p>①通过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p><p>②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并在信封上注明“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字样</p><p>③给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打电话,反映存款储蓄问题</p><p>④行使国家权力,积极建言献策</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公民可以通过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也可以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并在信封上注明“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字样,①②方式切实可行。③与题意无关。④与题意不符,是说政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省制定的艾滋病防治和管理办法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得受任何歧视,依法享有公民应有的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不得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的权利。不能将病人的姓名、地址及有关情况公布和传播。”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p><p>①艾滋病病人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②艾滋病病人合法权利受到保护</p><p>③艾滋病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不统一                  ④艾滋病病人并没有特殊权利</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某省制定的对艾滋病病人的防治和管理办法的规定,说明艾滋病病人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没有特殊权利,体现了艾滋病病人合法权利受到保护,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对,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2014年2月,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在这一活动中,各省区市党委要高度重视,抓好领导协调工作;市县党委要切实履行活动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精心组织;乡镇街道党委要积极参与,自觉行动。这一要求</p><p>①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了事物的整体性</p><p>②承认了个性与共性相互联结,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p><p>③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p><p>④坚持了实践的观点,看到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p><p>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协调工作、精心组织”体现了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事物的整体性,①符合题意。“各省区市党委、市县党委、乡镇街道党委”的做法,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符合题意。②中个性与共性相互联结,④中改革,材料均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公民王某掌握了某市发改委主任李某收受他人贿赂的材料,决心将他绳之以法。以下是王某可采取的措施,认识正确的是</p><p>A.将材料寄往中纪委举报——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p><p>B.将材料在某网络论坛曝光——社会与公民的监督</p><p>C.将材料寄往省法制部门——司法部门的监督</p><p>D.将材料寄往省政法委——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公民王某掌握了某市发改委主任李某收受他人贿赂的材料,王某可以将材料在某网络论坛上曝光,通过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将李某绳之以法,B说法正确。A说法不对,中纪委是指党的监督,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C说法不对,省法制部门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不是司法部门的监督。D说法不对,省政法委是指党的监督,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定下表是某年度A、B两城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支出的数额。同年,C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5%。据此,判断A、B、C三城市的消费水平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41d0b046/SYS201801021754151562516794_ST/SYS201801021754151562516794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市>C市>B市    B. B市>C市>A市</p><p>C. C市>B市>A市    D. B市>A市>C市</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的表述,可以分别计算出A市与B市的人均恩格尔系数,A市的是6000÷17000=35.29%。B市的是7500÷22000=34.09%。故ABC三城市的消费水平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B市>C市>A市。故B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因特网已经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资源网站的建立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方便。但大多数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是有偿的。即人们要想获得某网站的信息。一般都需要交费注册。资源网站提供的有偿服务的信息(   )</p><p>①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p><p>③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④其价值是虚拟的</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 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资源网站提供的有偿服务的信息属于无形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①②说法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有偿服务说明有价值。④在其价值是虚拟的说法不对。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26年。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他去世后,中宣部追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其“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材料体现了</p><p>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p><p>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p><p>③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有可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p><p>④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他的人生轨迹</p><p>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他去世后,中宣部追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其“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材料体现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说明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有可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①③说法符合题意。②说法不对,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不是关键。④说法不对,价值观不起决定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的画师借助于哈哈镜观察创作对象,把现实中的“瘦子”画成了“胖子”。图中画师完成的作品</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41d0b046/SYS201801021754164063545272_ST/SYS201801021754164063545272_ST.001.png" width="176"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A.忠实再现原型又不拘泥于原型</p><p>B.完全是该画师丰富想象力的产物</p><p>C.摆脱原型的制约,实现了主体的创作意图</p><p>D.实现了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事实的统一</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图中的画师借助于哈哈镜观察创作对象,把现实中的“瘦子”画成了“胖子”表明,画师的作品是在原型基础上加上自己主观想象的产物,实现了主体的创作意图,而非完全想象的产物,也不是再现原型,C说法正确,A、B说法不对。D不符合漫画寓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哲学角度看,下图“等”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41d0b046/SYS201801021754167813463816_ST/SYS201801021754167813463816_ST.001.png" width="118"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分清主流和支流 </p><p>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p>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漫画中的主人公,只是消极等待工作,并没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④说法符合漫画寓意。①②均不符合题意,漫画并没有体现出要重视量的积累和分清主流和支流的问题。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做到改革不停顿。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是因为</p><p>①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          ②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p><p>③改革能够根本解决我国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p><p>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说法不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本题强调“改革”,是因为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②④说法正确。③说法不对,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山西省三区八校高三暑假末结业考试政治试卷 (解析版)